电影《山里山外》各路名家影评摘录
好山好水好茶 至真至善至美
竹溪县拍摄的数字电影《山里山外》,表现了山区人民艰苦创业的质朴精神、敢爱敢恨的纯真情感,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变化,主题鲜明,思想积极,是一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好作品。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连生
一盏清茶作者:蔡华东 蔡华东:高级记者,法学硕士,现任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曾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三届“湖北新闻名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山说你可爱,水说你可爱,有一朵白云飘过来......”,恬淡甜怡的歌声中,看完影片《山里山外》,那悠悠的尾韵,恰像品茗罢了口头胸中升腾起一股津津的回味…… 《山里山外》,一盏清茶。 它植根溪山,忠实生活,带着泥土的芬芳。 影片《山里山外》取材、取景均在鄂西北边陲竹溪,真实、切实表现出那里的山川风物、人情民俗。影片起首,那云缠雾绕、峰岭青葱的画面,就给人世外桃源般的美感。与都市影片“水泥森林”充斥眼帘、车水马龙喧嚣刺耳绝然相反,这部片子大部分场景映现的是牛哞鸟唱的山村、绿绿的茶场、清亮亮的小溪、静谧的茶庄与神思飘逸的茶艺,那般舒缓、宁静、纯净,像一朵幽幽雅雅的山花孕蕴并吐放出大地泥土的芬芳,浸润耳目,沁透肺腑,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舒适与温馨。影片的语言,也是深富“朝秦暮楚”地域风味。依据不同的人物用活乡言土语,如“茶好千里香,茶坏一包草”,“咱家有房咱家有粮你还怕啥啦”,“宁做牛蹄筋,不做软豆腐”,俗得典雅,朴实得机智,直白得风趣,往往脱口而出,会心传神。 它直面社会,反映变迁,充盈时代的气息。 山路弯弯,山路长长,山路漫漫。“只有你自己真正有能力,才能报答那些养育你的人”。同是从那山那溪中走出的两代人,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现实面前,共同直面社会问题和由此带来的个人痛苦,勇敢向城乡差距产生的巨大心理鸿沟、观念差异、就业歧视等等社会问题发出了挑战。吴总趟开了路子,凤娇又跟了上来。只是,他们相同的个人遭遇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悲喜色彩或叫悲欢结局——农村青年小吴被迫与女知青红云天各一方,有情人不成眷属,即使若干年后建功立业成了“吴总”,蹉跎的青春、远逝的爱情也只能令人唏嘘;但同为山村青年的凤娇,却在进城务工的大潮流中比较迅速地自立、自强并获得社会承认,从业、学艺、获奖、任职,“户口”不再重要,前途自己把握,生活在于创造,从而有可能在爱情、婚姻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有了自尊、自主的选择权。影片的故事情节启示人们,人生际遇,如春花知风、滴水映辉,鲜明地感知和折射出时代前进、社会发展的印迹。 它贴近民众,讴歌良善,洋溢人性的光辉。 国际著名导演索伦兹曾说,影片必须有一个道德核心,影片应该发挥的一个作用就是道德评论员。可以说,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每一部影片必须具有的功能。 但是,我们确实也看到如今的影坛,西风横荡,存在许多的怪状。黑色惊悚、血色暴力、黄色情案,如苦咖啡般刺激;贺岁喜剧、搞笑闹剧,又如蜂蜜拌肉般油滑厌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衷心推崇《山里山外》,它恰似清茶淡淡,自有着清心醒脑、涤怀提神的性能。大道在民间。影片中的几位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山里人。麻爷爷麻奶奶担当起养育孤儿的责任,凤娇“吃百家饭”长大成人自强不息,“竹溪茶客”长年匿名资助不求任何回报……人间的真情大爱美德,几乎是在不动声色间渗透观众的心田。有人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人,“要找到你的灵魂”,这个灵魂也许是真爱,也许是正义,也许是良心。而《山里山外》给人们的,真爱、正义、良心……总之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这不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纯洁晶莹的高尚灵魂吗? 一盏清茶,茵茵可人,幽香袅袅,回味无穷。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