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园博园和博物馆纪行

前天 21:31   发表于 文学   阅读 825   回复 1
荆门园博园和博物馆纪行
        (一)
        鲜花盛开的乙巳年五月十五日,我有幸参与了市教育局机关老干部党支部的党日活动,前往荆门市参观园博园和博物馆。
        在园博园公司的会议室里,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有关论述,重温了“入党誓词”。这种每年一次的仪式感,让我们在肃穆庄严的氛围中,提醒自己的身份嬗变与责任担当,坚定人生的理想信念,明确晚年发挥余热的紧迫感与自省力。
        (二)
        乘坐游览车近一个小时,环绕荆门园博园一圈,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据导游介绍,该园博园,是湖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所在地(前两次分别在黄石和荆州举办)。它位于荆门市漳河新区政务中心西侧,占地面积约2094亩,项目总投资12亿元。该园博园依山傍水,自北向南,整体近似矩形布局。分为园林生活区和灵秀荆楚区南北两大片区。该园室外展园32个,包括市州展园、县市区展园、国际友好城市展园、国内友好城市展园、教育展园等。该园共建有公共建筑20多处,包括自然博物馆、先农阁、三处入口广场及建筑群和九座服务驿站。

        沿途走马观花,一个个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从眼前闪过,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
        比如武汉园的“知音台”、“东流亭”、“水云榭”等,以“高山流水、写意园林”为特色,彰显省会城市作为“百湖之市”的灵魂。
        襄阳城的古城风貌、汉江水韵,以古城墙城垛博得“华夏第一城池”的称号。
        宜昌园以“生态长江、世纪三峡”为主题,打造了一个以钢架结构的圆形中华鲟图案,令人仿佛与“古生物的活化石”近距离触摸;而其三峡大坝和五级船闸的造型,仿佛在迎接屈原、王昭君从历史文化的呼唤中重返故里。
        黄石园以“黄石新港、矿冶文化”为主题,展现了“导弹护卫舰”黄石舰的巍峨雄姿与弧形浮雕墙的历史底蕴。
        十堰园以武当山、丹江水和汽车城为主题,将问道强身、药膳康养和得道修心的理念贯穿于景物之中。
        荆州园将三国故事与荆楚文化融汇于园林小品之中,以“楚城、楚台、楚水、楚王和楚歌、楚舞”雕塑,形象再现了千年荆楚的历史厚重。
        鄂州园以“汉阙、松风阁”为载体,将“三国东吴文化”与陶侃、葛洪、李白、苏东坡和黄庭坚的名人故事巧妙融汇其中,似乎能够聆听到他们的诗文吟诵。
        孝感园以“孝文化”为核心,打造了孝文化展示区、灵秀石、凤凰台、凤栖梧桐、孝子亭、孝感天地、孝观天下等情景体验点。
        黄冈园以“跟着东坡游黄冈”为主线,以文峰塔、赤壁怀古、禹王城和玻璃屏风景点为载体,展现其文韵之美,诠释了“中华诗词之市、中国书法城”的内涵。
        咸宁园以“香城泉都”为主题,以景石为主体的“百桂墙”镶嵌着不同字体的桂字,让人仿佛置身于嫦娥蟾宫折桂飘飘欲仙的幻境。
        还有随州园的“青铜之乐、神农传说”,恩施园的“世界硒都、巴楚秘境”,仙桃园的“世界冠军的摇篮、祥云散桃”,潜江园的“红色文脉、水乡美景”,天门园的“状元之乡、陆羽茶文化”,神农架园的“绿色生态文化”等等。
        这些各具地域特色的汇集与展示,是湖北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的集中亮相,也是先贤崇尚“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的现代实践,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

        作为钟祥人,近距离游览钟祥园,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作为“世界长寿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一江两湖”(汉江、莫愁湖、镜月湖)为依托,将宋玉的传世名篇和莫愁女的阳春白雪的传唱,化为白雪楼、百岁老人照片的福寿之墙、明显陵建筑、老少的太极推手雕塑等具象的灵气和福脉。徜徉其间,我想,原来我们所生活的地方,是那么令人羡慕的幸福之景遇,是那么地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游览园博园,真是一种别样的生态教育课啊!

        (三)

        2022年建成的荆门博物馆新馆,位于掇刀区荆山大道28号。新馆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主馆和战国专题展馆两部分。现有馆藏文物6万余件。以“龙腾漳汉·凤翥荆山”为主题,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为基础,设有《远古传说·汉漳晨曦》、《上古传奇·汉漳漪澜》、《惊世典籍·郭店楚简》、《中古传承·星汉灿烂》、《百年风云·洪波涌起》、《雄楚烈烈·日月昭昭》等六个固定陈列及两个临时展厅。

        从展馆中得知,我们的祖先,在陵原兼有、河湖密布的中原地带生存,数千年间,瓜瓞绵绵,生生不息,在历史的不同时间节点上,留下了多彩而又独特的文明。比如,中华第一县——权县,中国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中国第一漆画——迎宾出行图,中国古代第一孝子——老莱子,中国古代第一射手——养由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中国最大的明代单体帝陵——明显陵,第一部受到毛泽东肯定的志书——清乾隆版《荆门州志》。这些值得后人骄傲的历史文物与时光碎片,使我们明确鉴往知今的历史责任与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

        漫步于博物馆内,我们静静地在观摩中穿越、在辨识中沉浸、在对比中感受、在反思中品味。其文物的有形有色,其历史的有味有声,非走进博物馆而不能感知。看看那些吧,我们的先人在新石器时代的城址兴盛,是怎样惊喜了考古者的眼光?荆楚历史第一县——权县的诞生,是怎样丰富了地方吏治的文史档案?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和儒家的佚籍——郭店竹简的出土问世,是怎样惊艳了中国思想史的天空?秦汉明清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其车轮矛戈等器具实物的展示,告诉我们,在政治文化一统中是怎样实现中华文明的赓续与发展的?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奋斗史中,其雕塑、史料与文献的证明与揭示,是怎样唤醒亿万民众图存谋强的雄心与气概的?荆楚之地的煌煌鼎盛与速衰悲歌,是怎样在郭家岗一号墓和严仓一号墓主人的见证下,获取一种“国殇”的历史教训?

        是的,在博物馆漫步,是沉重的历史包袱在释放出一种喟叹、质疑、惊魂、侥幸和醒悟的心曲:一个民族的命运是国运的证明,是文化的造化,是创造力的塑造,更是时代伟力的运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有幸生于华夏;在筚路蓝缕的奋斗拼搏中,我们有幸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在面对屈辱落后的困境险境时,我们有幸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与慷慨悲歌的英烈。我想,博物馆的存在与免费开放参观,其价值与意义就在此吧。

        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历史与现代气息的熏陶,在对比中感受了现代生活的美好与珍贵。作为一名退休人员,我们不虚此行,我们也获得了一种灵魂洗礼与情感发酵的机会。
        (写于2025.05.19  约2480字
  • 回复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56

20小时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