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后再发布主题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30天
选择浏览方式:

李官桥的记忆

情系钟祥 09-03 22:09 阅读 5170 回复 17
淅川县李官桥的前身叫顺阳。顺阳的历史顺阳,古县名,在淅川县李官桥镇南五公里的顺阳村,也就是说:顺阳村是古时顺阳县(郡)的治所,有城隍庙为证。因为顺阳在顺水(均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历史上曾有顺阳王、顺阳侯、顺阳公主之称呼。发展历史:公元前三十一年,西汉成帝刘骜封刘音的三子刘共为“顺阳侯”,始建城于此。公元前七年汉哀帝刘欣封孔光为博山简烈侯,改顺阳县为博山县。东汉汉明帝刘庄将博山县更名为顺阳县。三国时期,在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顺阳县属南乡郡所辖。东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顺阳县属顺阳郡管辖。南朝齐时期,梁武帝父名“萧顺之”,避帝讳“顺”字,改顺阳具为从阳县。《梁书》称顺阳郡为南乡郡。西魏析置郑县,改为清乡。隋朝复名顺阳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立顺阳县,公元623年降为顺阳镇,属冠军县。公元981年又改顺阳县。公元1336年废顺阳县立顺阳镇入内乡县,后改顺阳镇为李官桥镇,于新中国成立划归淅川县。顺阳郡一一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相当于现今地级市。在中国历史上曾四次在顺阳设置顺阳郡。1.东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郡治南乡县(淅川滔河乡老人仓一带)。历时40年,公元338年恢复南乡郡。2.刘宋时期(公元420一479年),又改称顺阳郡。3.南齐(公元479一502年)时,因避讳梁武帝父名,改顺阳郡(县)为从阳郡(县)。建武五年(公元498一534年),仍为顺阳郡,郡治移治顺阳县。西魏时又改为南乡郡,隋初被废除。顺阳侯一一中国古代的一种受封爵位。历史上被封为顺阳侯有六人。他们分别是:1.刘共,公元前31年由汉成帝刘骜所封。2.刘嘉,公元37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所封。3.刘参,袭封为第二代顺阳侯。4.马廖,公元79年被汉章帝所封。5.周千,公元386年道武帝所封。6.李冲,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所封。顺阳王一一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历史上被封为顺阳王的有六人,他们分别是:司马畅,司马懿之孙,公元286年受封。刘休范,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八子,公元456年受孝武帝所封。拓跋郁,北魏桓帝之后,先封顺阳公,后追封顺阳王。李泰,李世民四子,公元643年被封。兀都思不花,元仁宗次子,公元1320年由安王降封。朱有煊,朱橚第三子,公元1402受封。顺阳公主有三位:她们分别是前秦苻坚长女;北魏孝文帝女;北周武帝妹。楚始都丹阳在顺阳楚始都丹阳在淅川顺阳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论证:一.有关资料记载,古人把以陕西商县、商南流至河南淅川县南河流称之丹水,而汉语,以山南水北为阳,因此丹阳当因在丹水之北而得名。二.巜禹贡》记载证明,丹水流域是楚人最早期活动地区,都城应该就在这块。古代农耕条件,楚人只会在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春秋初年,巴国想与邓国交往,请楚国作中介,这也说明楚在巴邓之间。三.淅川下寺令尹子庚墓发现,子庚,姓芈,氏熊,是楚庄王的儿子。起初是楚国司马,辅佐令人子重,是掌握国家军事的,相当于国防部长。后来担任令尹,外主军事,内主政治,集军政一身。其身份相当于古代的宰相和现代的国家总理。一个楚国宰相葬在顺阳,说明此时的楚都就在顺阳。克黄,姓芈,名斗,公元前648年一一公元前580年以后人,是春秋楚国的“箴尹”,相当于现在国家的监察委员会主任,古代叫“谏官”。他属于楚国贵族,其基在和尚岭,距子庚墓只有400米,两大贵族墓在一个地方,说明了什么?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始都丹阳在顺阳川。据淅川县有关史料记载,位于李官桥镇外四、五里地,距丹汉汇流处(丹江口市)30多公里有个叫“龙城”的地方,有一座方方正正占地面积约八十万平方米的古城轮廓遗址,城墙是夯土所筑,土层中有西周时期的陶鬲、陶罐、陶盆和其它绳纹陶片,而且遗址外依稀可见护城河的影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此城遗址就是楚始都丹阳。李官桥镇李官桥镇的前身叫顺阳镇,明朝嘉靖年间,在丹江河上原来有一座木桥,但每逢涨水桥便被冲走或冲毁。为了方便两岸人们来往、出行方便,在朝为官的李宗木、李蓘、李荫父子三人,捐出俸禄,在丹江河架了一座石桥。为了感谢和纪念李氏父子三人的善举,当地人就把顺阳镇叫做李官桥镇。李官桥镇在历史上的归属有过多次变化,曾经是邓州、内乡、淅川治辖,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才正式划归淅川县。李官桥镇是丹江河上四大名镇之一,水旱码头,非常热闹和繁华。李官桥镇城池功能完备,城墙周长十余里,城墙顶部可以通行小汽车。建有宝塔式五座城门,每个城门各建有三层碉堡一座。碉堡上配有大中小炮百门。其中一门“将军炮”上的“大明洪武”字样犹为醒目。城池面积6.75平方千米,城内有四大街三小街,青石舖路,黑漆门面。镇上的清真寺、火星庙、三官庙、药王庙、十王殿、平浪宫和具有北方风格的山陕会馆,使儒、释、道、伊斯兰文化融为一城。镇上坐贾行商,人流熙熙,车水马龙,人口多达万余人。粮行、染房、山货行、油坊、药房、五金百货、生资日杂、旅馆饭店鳞次栉比。竹木家具、金银加工、酿酒制醋门庭若市。兴汉、豫华两大烟厂,香烟由水路销往西安、老河口、汉口和上海。商行发行区域性钞票,电话电报把李官桥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四大戏院常年锣鼓铿锵,座无虚席,生旦净末丑演绎着古城的繁华和变迁,上演着秦腔豫曲和楚始都丹阳的金石楚韵。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务院批准在李官桥镇筹建丹江县,牌子挂了半月有余,但因丹江口水库建设而叫停。李官桥镇随着水库建设而永远沉睡在浩淼的水底,虽然从中国版图上彻底消失,但它却永远存留于我们的记忆中。李官桥人,因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大工程,1959至1960年先支边移民青海后因不适应又返回。1966-1968年又顺丹江汉江而下南迁钟祥县大柴湖和荆门县各乡镇(1966-1967),舍老家建新家,移民精神将代代相传。
尊敬的钟祥市委市政府领导:        2023年10月27日领导接访日,钟祥市政府副市长李辉同志会同相关市直部门领导,在市信访办接访了前来应访的六位全市教师代表,主要就“依法落实兑现教师单列绩效和统筹待遇问题”进行了沟通和解释,并许下以下承诺:        ①10月份补发2023年上半年应发部分;        ②市政府依法依规及时出台兑现所欠工资待遇的文件;        ③12月份补发2023年下半年应发部分;        ④自2024年1月起,按新工资标准发放教师工资;        ⑤将所欠的2021年7月——2022年12月(共计18个月)应发资金,纳入2024年财政支出预算,自2024年1月起,平均随新工资单列发放,并确保在2024年度落实发放到位。        感谢市政府言而有信。11月初,2023年上半年的应发部分补发到位。时过一月,已到年底,按照前几年惯例,每年12月20日国库关闭,届时有关资金冻结。为避免第二次补发资金流产,特向市委市政府领导请求如下:        及早准备,按时兑现承诺,不要以“视财力”为借口再生变故。恳请市委、市政府领导以民生为念,让全市在职和离退休教师真正体验到“人民教师无尚光荣”的温暖,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及时解决、落到实处,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使我大钟祥的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雷锋精神——荆门晚报小记者团队走进钟祥市雷锋精神传承馆    2023年12月9日-10日,来自荆门市20余所小学的荆门晚报小记者146人,分两批走进钟祥市雷锋精神传承馆参观学习。    该馆馆长:罗书林同志,名誉馆长:方文忠,志愿者:刘华忠、李静、董金兰、周双、赵芸芸、全会芳同志,摄影师志愿者:贺元香、魏林同志,学生志愿者 :赵君娴 邓瑗浠、叶前佑参与志愿服务。      罗馆长介绍了该场馆分雷锋生平事迹展、雷锋精神文化展、钟祥市历史记忆及当地党史、学雷锋钟祥好人事迹展等5部分展区。场馆设有雷锋生前资料、雷锋事迹等相关书籍藏品和征文作品展示区。先后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护航成长”、“红色文化进校园”、“学雷锋、助创城”、“致敬国旗、祝福祖国”、“公益拍摄100名雷锋精神传承人”一系列公益活动。同时,他也向大家展示了钟祥市关工委、钟祥市团委、钟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钟祥市组织部等部门领导下的各类活动组织策划的成果。        该馆优秀志愿者小宣讲员、湖北省优秀红领巾读档人、钟祥市实验小学二(3)班的叶前佑作为此次活动的小宣讲员。她带领小记者们回顾雷锋精神,了解钟祥市学雷锋的现状,参观欣赏馆内收藏各类活动的书法绘画作品和其它陈设作品。    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雷锋精神,从孩子抓起。此次“以讲带学、以讲促学”的沉浸体验式教育氛围浓厚,深受小团队的好评。(文:全会芳 图:贺元香 董金兰等 )
正在努力加载...
提示
请使用手机APP发布,去快速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