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后再发布主题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30天
选择浏览方式:
本人情况:本人英语专业硕士毕业,有高中教师资格证,专八证书,拥有丰富的家教、培训经验,收获许多好评,学生成绩均有提升。目前,本人研究生已毕业,周末比较空闲,想招收学生来学英语。招生范围:小学生,小升初,初一。(由于初二开始,时间比较紧张且基础不好的学生还要重新打基础,因此短时间内不会有特别大的提升,所以就不接初二及以上年级的学生了。)模式选择:1、一对一家教模式。小学生50元/课时,小升初及初一60元/课时。2、同年级结伴学习,2-3人一起学,小学生40元/时,小升初及初一50元/课时。备注:价格相比教育市场价格低很多,但是绝对保证学习质量,本人非常有责任心、有耐心也有教威,但学习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需要家长配合报听写。请各位家长相信我,基础很重要,只要小学和小升初把基础打好,初中三年根本不用补课。(以前带了两个荆门的小学生,一个三年级开始跟着我学的,目前初三,初中三年没补过英语,但是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另一个学生,四年级跟着我学的,学了一年,成绩从70几分到98分)另外,由于本人不是钟祥人,对很多小区位置不太了解,因此需要学生来我这里补课,家里也有补课条件,保证学习环境。家住在四中附近。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联系我:18371126373 微信同号。周一至周五在上班,18:00后下班,若需要打电话咨询,请等下班后再拨。感谢!
强迫优生填北大、清华是一局豪赌        1987年高考,是先估分填志愿,后公布考分录取’。       当年的分数设置是:语文、数学两科各120分,物理、化学、英语、政治各100分,生物70分,七科满分为710分。 头一天下午估分,第二天上午填志愿草表。经班主任同意后,班主任发给正式志愿表由考生认真填写。班主任不同意,所填志愿表无效。      我将每个同学的估分与他们的平时成绩对照,审查各人的草表。有的一审通过,有的二审通过。通过者我都发给正式表格。大家都在上午完成填表,交给了班长。只有潘红芹的草表我不让通过。她第一次站队来到我面前时,说:“你各科的分都估低了。你是班上的第一名,你的估分比中等成绩的人只高十几分。”她第二次站队来到我面前时,估分加到了598分。我问:“你的数理化估分准不准?”她答:“准!”我说:“你的语文只估了96分,这只相当于百分制的80分。”她说:“基础知识题和文字表述题的估分应该是基本准确的,只是作文的估分拿不准。”我叫她把作文的立意、结构、写法说给我听。听后,我说:“你的语文估分还可增加6至10分。你的高考总分超过605分没有问题。所以,你不能只报十拿九稳的浙江大学,你必须填报清华大学。”她半喜半忧地回到座位上。喜,我对她作文的估分与她内心深处的估分一致;忧,她担心清华落选,失去了十拿九稳读浙大的机会。过了一会儿,她上讲台对我讲述她的担心。我说:“你必须填清华,你马上回去叫你的父亲来面谈,否则我不发正式志愿表给你填。”她说:“我父亲在柴湖,时间来不及。”我说:“我不管,来个叔叔面谈也行。" (我知道她有个叔叔在食品公司上班)       刚吃过午饭,潘红芹和她的叔叔来到了我的家中。他叔叔很客气地说:"您很信任红芹,要她填清华。她怕落选后降等录取。您真的很有把握吗?”我说:“理科尖子生竞争,数理化大家都好,拉不开距离;红芹的语文一贯优秀,高考成绩比别的尖子生高出上十分,不是稀奇。我对红芹有信心,家长也应该对红芹有信心。红芹其实很想进清华,只是担心被挤下来。老师和家长一起给红芹撑腰,红芹一定会胜利!”她叔叔转头对红芹说:“老师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还不放心呀?”红芹笑了,立即填好了正式的升学志愿表。       半个月后,录取通知书到了。潘红芹考取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考总分608分。语文109分。平时考试,潘红芹的数学成绩总是各科成绩中最好的。高考成绩,语文比数学还高一分。       要说明的是:     (1)新世纪以来,官方与民间皆以录取北大、清华的人数评判一所高中的优劣。某班考取一个北大、清华生,班主任的奖金以万计。八十年代,我带的班,考取了三个北大、清华生,我一分钱奖金也没拿到。我无怨无悔——因为那时讲的是“奉献”。(1981年,我班柯洪云考取北大化学系;1984年我班韩荣刚考取北大中文系;1987年,我班潘红芹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我悍然让潘红芹填报清华,是因为我很了解她。为了不埋没本班的尖子人才,为了本班的尖子人才的前程更加光辉灿烂。我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也没有得到丝毫名利,即使一个“校内先进教师"的丁点荣誉也没得到。因为我不让全班参加模拟考试,临战前不听指挥,强迫特优生填报清华,犯了学校的大忌。     (3)得知我强迫潘红芹填报清华的消息后,某领导严正警告:“你这样搞,是让我们撕毁与浙江大学的优录协议!潘红芹若考不取清华,一切后果该你负责!”        潘红芹最终录取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三)一次赌胜,终生开心       1988年元月,87届考取大学的弟子成群结队地涌到宿舍来看我。我和几个男同学坐在长沙发上聊天。“报告!”一个轻柔的女同学的声音传来。我已分辨出是谁,故意继续说话,不加理睬。“报告!”我继续装作没听到的样子。      身旁的男同学说:“潘红芹在喊‘报告’。”我小声说:“跟她开个玩笑,别理她。”       潘红芹可能意识到我的用意,故意夸张地又喊了声“报—告—!”我调头望着门口,不出声。       潘红芹面带笑容,大声说:“聂老师,您不认识我了吗?”       我回答:“我可能忘记所有的人,就是不会忘记你!”        满屋子的同学都笑了。        我故意质问:“我扣住你的升学志愿表不发,该不该?”        潘红芹笑着答:“该,该!您不讲狠,我进不了清华。”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2012年4月,我为《诗心不老》出版的事去北京。在京第四天,我86届的弟子李秀梅招待我食宿、主持聚会。中午,她给潘红芹打了个电话。秀梅告诉我:“潘红芹在济南。她听说聂老师来到北京,高兴得很,激动得很,她马上返京。”       下午五点半左右,她来到聚餐地点,那种高兴劲、激动劲,真是无法形容,完完全全是个高中女生的样子。潘红芹是我北京十弟子中的小幺妹,清华毕业后,到上海复旦大学读研究生,现在是铁路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负责软件研发的中层干部。过了几天,她在铁路总公司附近的餐厅宴请我和众师兄、师姐。       今年正月初三,潘红芹领着老公和女儿到我家拜年。说起当年强迫填志愿的事,潘红芹对女儿说:“老师不讲狠,我进不了清华。” 我对她老公开玩笑说:“当年我不讲狠,这么好的妻子不会来到你身边!”她老公诚恳地说:“感恩老师,赐给我一个幸福家庭!”

指导填报高考志愿经验谈

教育 06-06 10:15 阅读 8606 回复 11
2024年的高考,明天就要开始。三天高考后,指导考生填报升学志愿, 是毕业班班主任极为重要的工作。我特选发两段指导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文字,供我的同行晚辈班主任参考。    一、 1987届考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潘红芹的自述聂老师带班治学的用心、用情、用力还体现在“最后一棒”指导高考志愿填报上。现在很多家长都在花重金请咨询机构帮助筛选确定,当年聂老师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完全是责任心使然,没有任何私利。聂老师是在深度了解当年招生大局,判断未来就业热点走向,全方位分析学生的成绩排位、优势劣势、性格特点后,指导学生填报最匹配高考成绩、最适合个人未来发展的高校和专业。聂老师把我的志愿报考过程写进了这本书,一段往事,一个经典,也因为这个选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二、1991届我为考取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的刘雨晴押宝      押  宝(指导填报高考志愿的妙招)        全国高考填志愿,全国采取过两种方式:1、“公布考分——填志愿——录取”;2、“估分填志愿——公布考分——录取”。       第一种方式是正规方式,文革前和新世纪都采取这种招生方式。它可保证最尖端的大学北大、清华录取最好的苗子。第二种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间断实行过。那是因为各省重点大学为了与北大清华争夺好苗子。 举手表决,北大、清华是少数。为了既保证重点又照顾多数,高教部只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招生方式。      “先填志愿,后公布考分”,的确让各省重点大学招到了许多尖端苗子,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大清华的招生质量,也确实让一些尖端苗子的未来可能无法更加辉。这就是我在1987年强迫潘红芹填报清华的背景。好的是“先填升学志愿表,后公布考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否则,与我类似的老师,总会有人倒霉。       强迫潘红芹填报清华是在特定招生时代的一次豪赌。虽然赌赢了,但过后想起来,还真有点害怕。       新世纪高校招生采取的是第一种方式(先公布考分,后填志愿的正规方式)。面对这一种招生方式,老师指导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不会有太大的赌败风险,但仍有“赌一把”的义务与大好时机。       现向网友介绍我的一次赌胜经历。       1991年,高考招生采取的是“先公布考分,后填志愿”的方式。我班女生刘雨晴外专考了498分。比一本外专重点线只高3分。她来到讲台边请我指导。       我对照手中的《全国高校在省招生计划总表》,问;“你想填报哪些大学的外语专业?”       她答;“武大外语专业、北京外语学院、广州外语学院,我都想填。”       我说:“你的分数太低,这些大学,你不可能录取。”        我又指着其他一些一类大学说:“你只比一类线高三分,即使填最差的一类大学,你也可能落榜。干脆,我们来赌一把。”       她问:“怎么赌?”       我说:“填外省在湖北招生最少的名牌大学,填外语专业中最好的专业。” 我指着“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说:“就填这个!”       她说:“这怎么可能呢?”       我说: “国际经济贸易系是今年新设置的专业,全国只厦门大学有这个专业。这是每个优秀外专考生都想就读的专业。但是,她们害怕浪费第一志愿而降等录取。所以,考分很高的人不敢填厦门大学的这个专业。考分居一类线中档的人也不敢填厦门大学的这个专业。”他们会这样想:“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只在湖北招两个人。比我考分高的人有上百人,我高攀不上,算了。”       刘雨晴连连点头。       我说:“你总是一个考一类大学外语专业无望的人。你填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谈不上冒险,只是死马当着活马医。死马医活了,是你的运气,该你发財;考不取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你不蚀本。”       刘雨晴笑了:“好,就听您的!       她转身要走,我叮嘱:“把二本的志愿按‘下台阶’的方式填,千万莫马虎!”       录取通知书到了,刘雨晴考取了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她喜出望外,我替她高兴。经济贸易系录取的情况,肚子都笑疼了——表中数字为:       “在湖北招生人数:二人”;       “一本线考生中,填报此专业的人数:一人"。       这个“一人”,就是我帮她押宝的那个刘雨晴!       刘雨晴高高兴兴地进了厦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tn

试写2024年高考作文

教育 06-08 06:40 阅读 1万 回复 25
2024年高考作文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我们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800字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下面是我写的作文。 在信息海洋中坚守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知识随手可得的时代。遇到问题,只需动动手指,答案便会迅速呈现在眼前。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问题真的会越来越少呢? 不可否认,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不再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艰难寻找答案,也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去请教他人。知识的获取变得如此便捷,让我们能高效地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但与此同时,这种便捷也可能让我们陷入一种错觉,以为问题都能轻易被解决,从而逐渐丧失了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动力。 当我们过度依赖互联网给出的答案时,我们可能会变得懒于思考,只是机械地接受现成的信息。长此以往,我们的思维能力可能会退化,无法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涵。我们会满足于表面的答案,而不再去追问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这样,看似问题减少了,实则是我们失去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并非都是准确和可靠的。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可能会被误导,陷入错误的认知中。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往往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去甄别、去分析。倘若我们放弃了这种努力,就可能在虚假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 我们的问题不会越来越少,因为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新的问题会不断涌现。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答案,也带来了更多的未知和挑战。我们需要在信息的洪流中保持清醒,坚守自己的思考能力。面对问题,不仅要有获取答案的渴望,更要有深入探究的决心。 我们应当学会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优势,让它们成为我们思考的助力而非替代品。当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然后再借助网络资源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质疑精神,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答案,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拥有智慧和创造力。我们的问题不会越来越少,但我们会拥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会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更好地理解世界,也更好地塑造自己。让我们在信息海洋中坚守思考,用智慧驾驭科技的浪潮,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正在努力加载...
提示
请使用手机APP发布,去快速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