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羊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迈步走进新学期

教育 09-22 09:40 阅读 1700 回复 1
赞多功能的王府广场 承天小学五(7)班 李颜哲 王府广场坐落在钟祥市王府大道中段的东侧。这里十六年前还是杂草丛生,垃圾成片,蚊蝇成群。如今,这里空气清新,游人如织。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广场。 王府广场是一个文化广场。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五根大约高六米的文化柱,上面雕刻着钟祥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以及优美的诗词。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描写黄仙洞的诗句:黄仙洞内藏暗河,曲水涛声洞外波。庄王令尹孙叔敖,引水开河奏凯歌。 王府广场是一个绿色广场。红叶石楠五彩缤纷,八月桂花香飘十里,杜鹃花娇艳美丽,檵木花如熊熊烈焰。放眼望去。花红草绿,蜂蝶飞舞,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府广场是一个购物广场。在广场周边,商家门店林立,目不暇接。京东家电,格力中央空调、达美灯具,墙纸,欧普家电,大胜家具城等,可谓应有尽有,物美价廉,生意兴隆。 王府广场也是一个美食广场。各种小吃味道鲜美,中式快店,以及冷饮、烧烤等食品,令人垂涎欲滴。“零食顾家”顾客盈门,“尝可上品”门庭若市,木石糕点香飘四溢, 王府广场更是一个休闲广场。清晨,热爱运动的老人们穿上雪白的练功服,神态自若地打太极。中年人边听着歌曲,边悠闲地散着步,好一派热闹和谐的景象,夜晚,天上的星星如宝石般镶嵌在夜幕中。王府广场上的彩灯亮了,广场上又热闹了起来,中老年人们跳着广场舞,青年人们在谈恋爱,孩子们坐着旋转木马,穿着溜冰鞋在广场上自由自在的滑着。网吧,麻将馆,电竞馆和台球室座无虚席,歌声、笑声、欢呼声不断,好似一片欢乐的海洋。 王府广场是中老年的天堂,年轻人的舞台,孩童们的乐园。我赞王府广场,我爱王府广场!
情 系 柴 湖 心 系 移 民 –— 徐从勤坚持50年为柴湖移民办实事 在柴湖移民的眼里,钟祥市“给水之家”老总徐从勤是一个大好人。他虽然不是柴湖人,却对柴湖移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从1965年参与修建移民房至今,他时刻关注着柴湖镇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关心着移民的生产与生活,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柴湖发展献计出力、为移民生活排忧解难。在50年的时间里,他看望、帮助了万余移民,捐赠的钱物过百万元。 关心柴湖经济,为移民脱贫献计出力 柴湖镇38个移民村,人口近10万,人平不到一亩地,单靠种地很难致富,可又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1972年3月,徐从勤听一个移民朋友说,谷城县沈湾镇农民种麦冬很赚钱,于是便跟生产队长建议到谷城买麦冬回来种。队长安排他前往购回3万斤麦冬苗。徐从勤送了一些麦冬苗给柴湖移民试种。第二年春挖出后每亩卖七、八千元。第三年,麦冬迅速传遍整个大柴湖。从此,柴湖麦冬远近闻名,成为移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柴湖移民村地势低洼,不保收的地很多,如果改种水稻,又无水灌溉,农民很为难,徐从勤更着急。1988年5月,徐从勤找到时任柴湖镇书记常世杰,陈述钻井抽水种水稻的可能性,引起了重视。不久,镇委争取到了3万元钻井经费,徐从勤顺利将试验井钻成出水,中央和省领导看后非常满意,迅速拨出2000万元资金在柴湖大搞旱改水工程,粮食连年丰收,移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钟祥县委大力推广发展长毛兔。徐从勤把柴湖和罗集两地不下崽的5000多头母猪拉倒河南唐河,换回那里的长毛兔,然后分发给移民村养殖,增加了移民收入。为了扶持柴湖移民致富,徐从勤可谓殚精竭虑、全心全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柴湖水管站因历年来水利建设任务大,形成了一个20余人的职工队伍,可编制只有3人,国家扶持款用完后,工资就发不下来了,职工和站领导关系渐渐恶化。徐从勤家有个小预制板厂,因质量好,供不应求。他不信“同行是冤家”的古训,建议水管站利用空场地建了一个预制板厂,还免费将自己的模具、炮车和拖拉机送给他们使用。投产后效益很好,全站人员都有了工作,工资有了保障。新村村民叶青锋,人很精明,原在徐从勤家预制板厂打工。徐从勤听说他家有五弟兄,生活很困难,于是建议叶青锋回家自办预制厂,让他也发财。叶青锋五弟兄腾出半亩地,将场子建起来了。开工前,徐从勤免费送给他楼板,还免费给他钻了一口价值4000元的机井。开工时没钱买水泥原料,徐从勤又送给他5吨水泥。不久开业成功,叶家五兄弟都过上了好日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旱改水到如今,徐从勤的钻井队先后为柴湖移民钻了数百口优质井、优惠井。有的只收材料费,有的是义务井(免费)。1995年冬,徐从勤在王营村每组钻了五口旱改水的井。但要使用,还得安装一台变压器,需要开支一万多。可村里困难拿不出钱。徐从勤捐出1.1万元为该村买来一台变压器。移民们种上了水稻,连年大丰收。 为了柴湖移民致富,徐从勤不辞劳苦,心甘情愿。1990年6月19日午夜,徐从勤睡得正香,突然门外喊个不停。他起来开门一看,门外站着柴湖水利镇长和水管站站长,说红英办事处一个泵站的75千瓦电机被烧坏,1500亩水稻正等着插秧,请徐从勤快去看一下。徐从勤立即赶到现场,打开水泵一看,发现轴承震破,卡死,导致电机烧掉。徐从勤忙了两天两夜,当焊完最后一个螺丝时,徐从勤竟累得倒下睡着了,可电焊的火花仍在四溅,昆虫像子弹一样飞来,咬得徐从勤的身上全都是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看见后,感动得放声大哭。 天亮8点钟,水泵出水了,1500亩水田插秧有水了。正当徐从勤开车准备回家时,被当地一农民强行拦住,说,“你们干了一夜,茶饭未粘,到我家吃了面条再走。” 关怀柴湖民生 为移民生活排忧解难徐从勤原籍河南新野县,祖辈农忙务农,农闲在各地耍猴,1957年落户于钟祥市旧口镇罗集村。因在异地谋生,他们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他常说,柴湖移民为了国家建设,离开祖先和故土,搬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活,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敬重。作为一个“老移民”,在他们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应该多帮助他们。 移民刚来的 1967年9月,陕西一带下了大雨,汉江河水猛涨。移民在河南老家未见过这么大的水情,于是拼命跑到遥堤东“躲命”。因徐从勤家紧邻遥堤,很多人到他家求助,房前屋后都住满了移民,几天下来,家里的米、面都吃光了。后又到亲友家去借,一直到移民离开。 徐从勤把柴湖当娘家,把移民当亲人。移民有困难找他,他总是全力以赴帮助解决。移民张玉祥到徐从勤家买麦冬苗,说家有两个长期病人,没有钱付,可否等第二年麦冬卖了再付款。徐从勤听后说,“送一包给你,别提钱的话。”石营村残疾移民

一次难忘的采访

教育 06-25 09:39 阅读 1.5万 回复 10
一 次 难 忘 的 采 访 钟祥八中 王鑫媛 星期六上午,阴雨绵绵,乌云密布,甚至还下起了大雨,但一点儿也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因为今天我们要去信达公司采风,我们一个个高兴极了! 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去了信达公司。一走到,王总就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在一楼,享誉全国的名牌---海尔电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们看见了漂亮的洗衣机,令我想不到的是,还有两个桶的洗衣机可以同时清洗呢!还有乳白色的空调、超大电视机、多层冰箱,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接着,我们坐电梯来到了二楼。这里是家居装饰的美丽世界。有舒适的卧室,方便的厨房,大气的客厅,整洁的卫生间等。只见王总喊了一声“小优,小优,打开窗帘!”顷刻间,窗帘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神奇地打开了,我们看得目瞪口呆,真是既方便又实用。 然后我们来到了四楼,感受芝华仕系列家具的高档和精致。沙发有白色的,有绿色的,还有蓝色的。坐在上面软软的。王总说,“我喊三二一,你们一起坐下。三、二、一”,我们使劲地坐下去,竟能反弹起来,仿佛蹦蹦床一样好玩。这里还有茶几、旋转的桌椅、按摩仪等,一应俱全。 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了会议室采访王总。同学们纷纷提问,有同学问信达公司什么时候创办的,有的问王总从业多少年了,还有的问信达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什么。王总都一一作了回答。通过采访得知,疫情三年,信达公司生意不景气,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攻坚克难,保证了员工的基本工资照发。疫情过后,他们又奋力拼搏,生意又红火起来了。信达坚韧不拔的精神令我们佩服。 最后,我们来到一楼自己动手做糕点烘焙。阿姨向我们说了做法后,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开始做起来。我们分别做了披萨、蛋塔、桃酥等。做完后放入烤箱中,不一会儿就烤好了,我们品尝着亲手做的食物,觉得格外美味。 11点整,我们高喊着“有家有爱有信达,精彩精彩真精彩”的口号合影,结束了采风活动。通过这次采风,我们看到了新潮,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这真是一次难忘的采访,收获满满,快乐多多啊!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