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拍电影

11-01 11:51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4633   回复 11
电影《凝脂手》在钟祥热火朝天地拍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胡的,摄影师是胡云扬,上网搜了搜,没搜到这个人。自从看了论坛上发的招聘群演之后,我便报了名。年龄大了,又体胖,不适合那个年代的社会反映,机会特别少。昨天在丰乐金划滩渡口拍群众当年搭船离乡闯业的大场面,人多,我就积极参与了。因为兴奋,夜不能寐,在床上反侧,直到凌晨一点多才朦胧的睡着了。
通知要求,十月三十一日凌晨四点二十分在体育馆西门集合,我三点多点就醒了,觉得早,刷视频,四点下楼出发,赶到集合点正好。车辆出发了,要找的群演人数还差好些,领队们动用各种渠道联系人员,还好,上午琐事太多,九点多才开始试拍,到一点多,完成了几个桥段的拍摄任务。
下午拍摄,要女性人员多一些,领队去附近村子里找了些人救急,到晚上六点,整天的拍摄计划完成。
谈一谈现场体会,一个外行,讲出来细节如果不接受,请大家多担待。
第一,整个拍摄过程对片场的控制是严谨的,哪个人适合做什么职业,哪个人的化妆不到位都及时补正。因为剧情年代的需要,不让穿袜子,大家也都积极配合,不让玩手机,担心穿帮,还好,群演也没有因此犯错。早上领戏服,工作人员说我体胖,就拿了一套宽松点衣服给我,我穿上还挺合适。后来化妆了出来,这工作人员见了,说我这形象太酷了,与当年的情形相悖,又让我换上了一件缝了几块补丁的外衫给穿上,这衣服单薄,拉垮,我就冷冷地坚持了一天,谁让我想演戏呢?
第二,群演的工作态度大多是积极的。凌晨四点多集合,到片场领道具换装完成也不到七点。早餐是两个鸡蛋大的腌菜馅包子加一个小米粥。光着脚穿着薄薄底的布鞋在凹凸不平泥泞的石板路上走来走去,脚掌不疼那是不可能的。有好几位群演还背着做豆腐的沉甸甸的道具,他们的肩膀磨红了,露出明显的印记,有一对夫妻推独轮的三轮车,还载着东西,推起来就费力,上轮渡更是东倒西歪,这效果是好,可苦了这搭配的两个群演。
第三,再说说几个细节,一个是渡口的做生意的摊点,因为炉筒子的烟气少,或者蒸锅上的蒸气少都会补正了才会拍摄。还是这方面的原因,刚开始蒸笼子里摆的包子或烤红薯在拍摄过程中因为发生交易,道具被演员真给吃了,这些细节都会被纠正。包括主演放鞭炮从哪儿出来,怎么放都做了细节预演。一部好电影,应该是从一个个小细节抠出来的吧!
第四,说说我以为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出行的群演的人员分布,在渡口点肯定是大众集合,而在道上的,应该是三五成群,或三三两两,或隔一段有个人,昨天那个几米两个人的分布太形式主义了,脱离生活的生硬,我是当时就反对的。另一个还是这个出行的拍摄,妻送夫到渡口两两出行,都男女各一行整列站队也不真实,应该是两两一块或蹲或坐,或拥抱或牵手,等汽笛一响,大家匆匆聚在一起向码头奔去,在渡口分离时短暂停顿,然后向船上缓缓走去,那是对现实的不舍,对未来的难测,与过去的誓别。还是这个拍摄,化妆在男群演的衣服上都抹了泥浆,这个应算是神操作了,我最为诟病。中国人穷时也有讲究,就是衣破可以,但要整洁。妻送夫出门闯荡生活,为什么要在男人身上涂上泥浆呢?难不成浑身污泥破衫才是当年农村男人的形象反映?
第六,是环保。剧组对群演的要求很高,中午吃饭有人掉地上食物工作人员都让其拣起来扔垃圾桶了。上午拍摄工作完成之后,拍摄场地搭建的道具撤场做的不让人舒服,还有,往卫生间方向剧组工作人员工作生活区域垃圾处理让人难以接受。希望这些细节在剧组完全撤离时完全做好扫尾工作。
作者补充于 11-01 12:04
上船的形态只是我描述的其中之一,因为个体的情形不同上船的方式不同,因为大场面,可能是我过于纠结了。先作个说明。
作者补充于 11-01 12:24
这次的主演有个朱铁,他在《正阳门下》演的角色记忆深刻。这次见到他总觉得眼熟,后来想起来了,通过观察,这人沉稳,踏实,演起角色来很严谨,他背的道具也很沉,甚至比群演背的都多,他一声不吭埋头上船爬上二楼,那神情像出征的战士,刚毅坚定,如果是生活中,这样的人肯定会成功的。
  • 回复1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fff6fff69 最后回复于 昨天 12:16

粉丝 4414

11-01 12:12

粉丝 20

11-01 13:27

粉丝 106

11-01 13:41

粉丝 915

11-01 14:33
:都见过了,就在跟前,由于纪律约束,没人凑这个热闹。签了名又怎么样,各人过各人的生活。你想她签名,她更想你做她忠实粉丝呢,她没有粉丝,她啥都不是。
11-01 17:11

粉丝 107

11-01 14:48

粉丝 108

11-01 17:56

粉丝 61

前天 05:03

粉丝 21

前天 16:03

粉丝 17

昨天 12:14

粉丝 17

昨天 12:1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