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活【二】

09-27 22:38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1607   回复 6
    现在,每当看到那些描写那些年代农村生活的影视,总觉得和我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有些不一样。可能是地域的关系,总觉得我们那时的生活并没有影视上的那么不堪。那时候,穷是穷了点,但在我的记忆里,饿肚子的情况却基本没有
      我的老家在市区的东边偏南的地方,应该是江汉平原的边缘了。其地貌属丘陵,也算是一块小小的盆地。因为我们队在盆地的最东边,过了村东边的那条小河,就是绵延的小山了,若抬头往东及北看,大山的影子就会映入眼帘了。
      我们那里虽属丘陵,但除了东边的小山,其湾子周围却是一展平洋。之所以这样,就得归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平整土地了。不是吹,我那家乡着实是块宝地。有山,可以和悠然所见的南山媲美,更有潺潺流水,可濯缨足。土地肥沃,且水旱相济,粮油皆有一席之地,物产自然丰富。
      在我的记忆里,确实没有饿肚子的映像,只是吃的差点而已。从我记事起,也就是从七零年吧,因为我六九年上学,当时庆九大的情形我还渺渺记得。记得那时候早上吃的是粥,中午和晚上才吃干饭。要问为啥记得那么清楚?因为冬天吃粥那端着粥碗冻手而捧着又烫手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一个秋天的中午,我去等一个同学上学时,他家正吃饭。饭时热过的干饭,菜是大白菜苗。就见他夹一团白菜在碗里用饭一裹便扒进嘴里,其中有次在菜里发现了一条死蚂蟥,他挑出扔掉后仍然安然若素继续吃饭的场景,让人难忘。
      我们那里是以水稻为主,七十年代初平整土地时,将原来高低不平的屋场台子及无主的坟包能改成水田的都改成了水田,而东边山上迎面那一片也是我们队里的,其所种的基本是芝麻和红薯,也有部分种小麦。所以,我们那里是米面油都不缺。
      那时候,虽然没有饿肚子的记忆,却吃的确实不怎么样。虽然可以吃饱,但有时候也要吃菜饭。而在菜饭中,一种叫水黄花菜的野菜煮的粥比较好吃,南瓜稀饭也不错,白菜干饭和红薯干饭也可以。最难吃的是白萝卜丁饭了。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萝卜饭的。菜也不缺,家家都有自留地菜园子。我们那里的菜园子可不是自家屋后的菜地,而是队里专门分的土地。大家的菜园子的种的都很好,四季菜蔬都是应季而出,足可满足全家四季所用。若想吃肉,就得盼来客了。虽家有肉鱼,也有鸡,但平时是舍不得吃的,至于鸡,非几亲或贵客是吃不到的。
     那时候,粮食油料以及其它副产品都是按劳力和人头分的。劳力少而吃闲饭的人多的家庭,粮食自然紧张些,吃菜饭就难免了,而劳动力多的家庭,就基本不用吃菜饭。即使有些家里的粮食实在不够吃,也不至于饿肚子,可以临时找队里先将下个季度的口粮领出来,到时候再扣。也有些劳力少孩子多的家庭,即使年底分红时超支了,也不用当时就还欠账,可以顺到下一年。因为在那时,一个家庭不可能永远超支,孩子们一长大就都可以回来了。其实也有些人家长期吃菜饭并不是不够吃,而是想省些粮食来喂猪,想多弄点猪油。我们家邻居就是这么做的,因为那时候的猪油可比麻油精贵。
      其实说那时候穷也是相对的,只是当时计划经济,很多东西都要票,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很多东西你有钱也买不到。比如我们那里有杀年猪的习俗,按当时统购统销政策,得先通一头给国家后才能获得杀年猪的资格。所以家家户户养猪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卖头猪就可得几十元钱,并且家家户户都养有一二十只鸡,且每年都繁育新鸡而淘汰老鸡,所以鸡蛋家家有,拿到食品的就是钱。即使我们个人,也可以挖挖药材,割割窑柴,也可以弄几个私房钱。
     说到饿肚子,我们那里还真有人饿过肚子,还曾饿死过人。因为我们常常听到老人们起五九六零年粮食过关的事,听说最困难的时候一天每人只有二两稀饭,地上的野菜和能吃的树皮都被扒光了。甚至还有人因饿急了吃观音土充饥的,很多东西都让我们没经历过的人你要理解。真的是庆幸没赶上那几年,没经过饿肚子的痛苦。
  • 回复6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开心鬼 最后回复于 09-30 19:54

粉丝 106

09-28 05:42
:谢谢!
09-28 19:00

粉丝 2

09-28 20:15
:谢谢!      你们要幸福些,不会像我们小时候那么忙了。
09-29 19:53

粉丝 3282

09-30 13:41
:谢谢!
09-30 19:54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