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灶门富水缸

前天 17:02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1305   回复 4
     穷灶们富水缸,是当年的宣传用语,也是警告用语
     防火防盗,是自古的话题,也是人们时刻要警惕的事情。而在我的记忆中,在防火防盗中,人们似乎对防盗要重视些。比如当年一经发明在门栓后面装个小栓子防盗,大家就都立马都在门栓后面装上了小栓子。其实那时候小偷并不多,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偷的,比如平时家里若是有人,其大门都是敞开这的,若家里没人时,其锁也是形同虚锁,因为大家都知道,其钥匙不是压在门前的砖头或乱鞋片之下,就是挂在其门背后的门栓上。只是一想到夜里黑灯瞎火时若进来个小偷,那是很吓人的,所以防盗大家都很积极,至于防火,大家就没那么上心了。虽然火灾要比被盗严重,若一旦发生火灾,便会玉石俱焚,但毕竟火灾不会经常发生,所以就对火灾的警惕性要差些。这也是上面年年都要宣传要求家家户户都要做到穷灶门富水缸的原因。
      之所以要求家家户户做到穷灶门富水缸,这是由当年的情况所决定的。
      那时候,大家住的基本都是土改时所分的房子,虽然都是土砖,但基本都是四合院式的,我们当地叫四合头。前面是厅房,中间是天井,天井两边是厢房,后面是堂屋,堂屋两边是卧室,而每家的厨房就在天井两边或左或右的厢房里。
      那时候的厨房里都是大锅大灶,烧的都是茅草或细灌木等柴火。为了好烧,灶堂下面安有一排铁齿,铁齿下是灰道,以便烧后的灰烬落入下面的灰道,灰道后的灶门口是用砖围起来的灰场,灰场后是条条凳,供添柴着火的人坐的,条凳后面就是放柴火的场地了。
      所谓穷灶门,就是灶后柴场里的柴要少放些。因为从灶塘里扒出来的火灰里面难免有暗火,特别是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的点心等吃食,往往烧火要烧到很晚,人都很疲劳,难免会收拾的不很干净,而一旦让灰场里的暗火引燃了柴场里的柴火,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有年腊月,我们家在蒸阴米的那晚就曾失过火,就是因为当时灶后柴火少而水缸里的水也有些多而没有造成损失。
      那时候我们的饮水都是来自于堰塘。当年,家家户户的厨房里的灶台旁都有一口大水缸。缸上有个大木盖,盖上放着一只葫芦瓢。每当我们渴了时,就会拿起葫芦瓢,掀开缸盖,舀上一瓢水而咕嘟咕嘟的灌了下去,是既甜又解渴。
      所谓富水缸,即要求大家平时都要把自家的水缸装满,以防不测。因为那时候挑吃水的堰塘都离家较远,特别是晚上用水多的时候,水用完后,夜晚挑水又不方便,再加上人又辛苦了,很多家里就不会在当天将水缸的水加满,而一旦遇到失火,其就会手忙脚乱,造成不必要损失。其实那时候把水缸蓄满水,不仅可以防火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水缸被冻破。那时候都冬天特别冷,常常要带上挖锄去挑水,一旦夜里低温是被凌破了,不仅要损失钱,还很难买。所以每到冬天低温时,大家都很注意水缸里的水。只是令我想不通的是,在我的记忆里,当年的水缸是很少清洗的,但基本看不到缸壁上落有泥层。
      如今,社会进步了,穷灶门富水缸也就成历史了。
  • 回复4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4293

昨天 08:16
:谢谢!
2小时前

粉丝 3283

昨天 14:22
:谢谢! 
2小时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