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流:在现实与未来间寻找平衡

07-12 05:44   发表于 教育   阅读 4961   回复 19
大学学费逐年攀升,“毕业即失业”的焦虑蔓延,让不少家长对教育路径有了更清醒的审视。有人提出,就读普通高中需满足两个条件:扎实的初中基础与百万级家庭存款,否则不如转向职业教育。这种观点虽显极端,却折射出教育选择背后的现实考量。
职业教育的走红并非偶然。当“唯学历论”的泡沫逐渐消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国家压缩大学扩招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正是在引导教育回归实用本质。职业高中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培养专业技能、对接市场需求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掌握汽修、护理、编程等具体技能,凭借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站稳脚跟。
反观传统教育路径,过度追求学历而忽视实践能力,容易造成“高学历低就业”的尴尬。古时“范进中举”式的悲剧,在当代则演变为部分年轻人毕业后“躺平啃老”,既无谋生技能,又无奋斗动力。教育的本质是让人获得安身立命的能力,而非盲目追逐文凭光环。
当然,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无论选择哪条道路,核心都在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生存能力。让教育回归理性,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轨道,才能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让新一代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
  • 回复19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南山供暖 最后回复于 前天 11:21

粉丝 23

07-12 11:00
:家长不会看这么远,只关心自己在小圈子里的面子。读的成器,读普高,读不成器读职高
07-12 15:06
:谢谢同意我的观点,这是国家对于教育改革举措之一,也是压缩扩招的信号。未来的中国大学将缩减3分之二以上。
07-12 18:59
 这不能怪家长,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是这样,只要国家政策慢慢调整,家长也就慢慢跟随了。
前天 11:17

粉丝 38

07-12 15:00
:是的,现在教育纲要已修改,大学生减少是趋势,普高有可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实践证明,读大学并非能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
07-12 22:45
:这不是职高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问题学生都去了职高,当然染上的坏习惯多了。简而言之,坏学生大概率去了职高,明白?
前天 11:19

粉丝 166

07-12 19:03

粉丝 8

07-12 20:31
:赞同。一则提高学生乃至国民素质。二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三过度大学生与社会人的襁褓。综上所述,前景研判一可能校企合作的模式可能会加强。二大学后期可能允许学生创业乃至结婚的政策都会放开甚至扶持。也就是说大学后时间段可以共处出现,现在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经验不足,到社会后还有摸索很多年,有的基本常识富裕人家的小孩十多岁就知道。
07-12 20:58
:这个问题,还是我的文章中说的读大学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学习成绩特别好,完全有把握考上大学,而是有百万存款,不能因教致贫现象发生了。
07-12 22:48
:普高线虽然降低,也只有私立学校可读,而且学费贵的惊人!考了530分孩子仍然上不了公办普高
07-14 06:16
展开1条回复

粉丝 166

07-13 18:25
:特别赞同你的观点。
07-13 20:00
:一直都是少数人才能进高等学府。
前天 11:22

粉丝 2328

07-14 09:37
:真的没必要补课了,现在要的不是堆分数,而是真正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时代了。花百把万培养一个大学生去送外卖,能改变命运吗?
07-14 14:57

粉丝 66

前天 11:1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