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二:钟祥职业教育的变迁

2011-04-22   发表于 教育   阅读 5481   回复 26


钟祥的职高、技校、中专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止,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有钟祥职高、有荆州四技校(现技校前身)、有胡集矿上的技校、有钟祥各单位办的学校(卫校、农机学校、粮食学校、经委干校、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商业学校、供销学校、莫愁湖职高等)、有成人中专、还有遍布各乡镇的职高等等。这些学校当时基本属于计划内招收,系统内分配,培养出来的学生为钟祥各个行业和钟祥整体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的优秀毕业生甚至成为了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和负责人。 但到了九十年代中前期,国家逐渐取消了统招统分的做法,毕业的学生自谋出路,这样直接导致了各个学校走向没落,有的被资源整合了,有的承包给了个人,有的坚持了几年干脆关门了。这个时候的职业教育走向了一个低谷。但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到世纪之交,随着电脑热的出现,张志强率先成立了第一所民办职业学校,即现在的志强职业中学,当时在科技馆自己建设了教学楼,但随着学生的日益增多,就在现在的地方征地修建了校区。从志强中学出来的贺继祥成立了精华技工学校,征用了粮食校区、农机校区、莫愁湖职高,甚至还把学校开到了沙洋,形势最好的时候一年可以招收一千多人。其他如:精英学校(即王德父子现在开办的农广校得前身)、南海学校、英才学校、蓝星学校、莫愁湖学校、华讯学校、金星学校、兰台学校、还有当时私立高科办的一所寿命很短的学校等等一大批电脑学校,还有各乡镇的职高,还有卢克之办的承天路高中,当时也接收职业培训的学生。他们这些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有几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一、普遍以电脑专业为主,实训设备就是电脑。二、没有自己的校舍。三、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四、毕业的学生都是送往南方工厂做工,但家长已经很满足了。 但随着以下几个原因的出现,这些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几乎都走向了灭亡。原因一:初中毕业学生人数的急剧下降。原因二:家长的逐渐年轻化。原因三:分配出去的学生的不稳定。原因四:投资的困难。原因五:同类学校的相互攻奸。 到目前,仅存的职业技术学校有以下五所:教育局办的钟祥职高,劳动部门办的钟祥技校,张志强办的志强职业中学,贺继祥办的精华技校,王德办的农广校(挂靠农业局),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他们现状。 钟祥职高:教育局手握行政资源,当然不会让学生到别的学校去就读,所以生源在短期内是有保证的,但从长远看,如果死守传统教育不放,迟早有着急的那天。 钟祥技校:虽然也是官办,但没有行政权力,再加上官办的天生缺陷(领导员工都是混天天),如果不改制,最终必然被消灭。幸好有个文峰高中可以帮忙支撑点门面。 志强中学:有民办的优越体制,有一定的固资投入,他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职高没有教育行政部门帮忙的话,志强应该早就超越了职高。但短板有二:一是生源范围太小,不能达到更大的规模。二是投入的压力太大,个人无法承担。 精华技校:前年该校的莫愁湖职高牌子已经被省教育厅亮了红灯,再加上大量优秀老师的出走,去年没有招生,目前在校学生大部分已经分配,今年想东山再起无疑是痴人说梦。 农广校:即当年的精英学校,当时是多么的风光,但出了问题后,虽然换了名称,但一直苟延残喘,不敢说马上关门,但也是混几年而已,最好不要耽误太多的学生了。
  • 回复26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云山茫茫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

2011-04-22

粉丝 0

2011-04-22

粉丝 0

2011-04-22

粉丝 0

2011-04-22

粉丝 0

2011-04-22

粉丝 1

2011-04-22

粉丝 0

2011-04-22

粉丝 1

2011-04-22

粉丝 1

2011-04-23

粉丝 1

2011-04-23

粉丝 32

2011-04-23

粉丝 10

2011-04-23

粉丝 0

2011-04-26

粉丝 0

2011-04-26

粉丝 1

2011-04-26

粉丝 1

2011-04-26

粉丝 0

2011-04-26

粉丝 0

2011-04-26

粉丝 0

2011-04-26

粉丝 1

2011-04-2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