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11-03-22   发表于 文学   阅读 4756   回复 23


去年冬天,因事偕妻女及姐姐侄女等一同回乡小住了几天。这,也是近二十年来我回乡所待的最长一次。乘着办事的间隙,我们在乡中转了转,看了看。这一天下来,可把妻馋的不行,差点就成了这故乡之常住客了。
那一天,因要去镇上办点事,晚上又有亲戚请吃饭,我们便决定快去快回。不料,这消息被小女和侄女知道后,她们便吵着要一同去玩玩。为了打消她们的念头,我便威胁她们说,路程很远,回程时我们准备走山路,还无车可乘,非常辛苦。然而,即使我说的这般难,还是没能打消她们的念头。于是,早饭后,我们便出发了。
在去的路上本来是有车可乘的,但为了显示决心,她们却主动提出步行。我也想重温一下那旧景,便同意了她们的提议,决定徒步而行。
走出小街,我们便撒在公路上,自由地行走着。虽然这乡间公路并不宽阔,没有了林立的高楼。没有了车水马龙,这天地却边得异常开阔。虽然偶尔也有摩托和汽车经过,也是很远都能看到它们的踪影,可以早早避让。没有了行走在马路上的那种提心吊胆,大家的心都放松了下来。边走我边讲着沿途的典故和传说,这长长的路就变得轻松了许多,她们的兴趣也变得异常高涨。回程的时候,她们却坚持要走山路。那山路的光景又不相同。不仅有些蜿蜒崎岖,且都是一路上坡,很有些人往高处走的寓意;两边的梯田层层相叠。空旷处,田埂上、杂草森森;荆棘丛,灌木丛、丛丛相连。虽然无章和杂乱,却是一派自然风光。生长在城里的小女和侄女,那曾见过这种情景?在我看来,这是一片荒芜,而她们却觉得新奇而显得特别兴奋。因此,步伐也变得更加有力而轻快了。
约下午三时许,我们就到了亲戚家。这二十余里路走下来,不仅没把小女和侄女累到,她们倒还余兴未减,又到田埂上放火烧荒去了……。我和妻端上农家新制的椅子,其上木香尚存。我们坐在门口那宽敞的道场上,沐浴着明净而温暖的阳光。远处山色隐隐,近处塘水清清;四周村庄星落,田野棋布;纵横的阡陌上,荒草萋萋;广袤的田野里,麦苗儿绿油菜青;门前有静静刨着食的鸡;屋旁有悠闲嚼着草的牛;面对如此场景,孟夫子那《过故人庄》的情景不禁涌上心头。这一派清净安闲的情景,也陡然征服的妻的心。她竟突发奇想,提出要我去和亲戚商量商量,想买他家一层房子,以便让我们常回来住。
我当时确实非常奇怪。能回故乡常住本是我的心愿,找亲戚买到房子也有可能。因为亲戚家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安了家,迟早会随孩子们去的,而乡下的房子也不会太贵,我们的经济也应负担的起。只是这些只能是想想而已了,想要常住是不可能的。且不说休息为时太早,还得奋斗,就那故乡的很多东西,我都已经有些不太适应,就莫说她了。
妻是个急脾气,喜欢立杆见影的人。在她的不断催促下,我只好告诉她,这想法有些不现实。因为我们回来,选的都是大好天气,所以,不管哪个季节,看到的都是风和日丽,月白风清的景象。若遇淫雨霏霏,阴风阵阵之日,那凄风苦雨,必让人饱受拖水带泥之苦,顿生乌云压顶之感。那夜色虽美,却也要胆去赏。月朗星稀,如水般的夜色下,也是树影萧萧,鬼影森森,再和以狐悲鬼鸣,犬吠豺嚎之声,即使胆大之人,也会毛骨悚然,冷汗涔涔也;若遇无月寡星之夜,必是天地如漆,伸手难见自指。远火近灯,忽明忽灭、飘飘渺渺、状如鬼火,畏惧之心必声也。再那茅厕,臭气熏人,蚊蝇乱舞,偶而用之尚可,常用可能适应?凡此种种,尚有其他些许大小之事,很多一时之间都难适应。因此,此处只可趁藏与把玩,不可久住。久住,必生怨!


  • 回复23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幺兄弟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1-03-22

粉丝 2330

2011-03-22

粉丝 37

2011-03-22

粉丝 1

2011-03-23

粉丝 1

2011-03-23

粉丝 1

2011-03-23

粉丝 24

2011-03-23

粉丝 2

2011-03-23

粉丝 1

2011-03-23

粉丝 1

2011-03-25

粉丝 1

2011-03-25

粉丝 1

2011-03-25

粉丝 6

2011-03-25

粉丝 37

2011-03-25

粉丝 1

2011-03-25

粉丝 2

2011-03-26

粉丝 194

2011-03-26

粉丝 0

2011-03-26

粉丝 1

2011-03-27

粉丝 1

2011-03-2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