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兄弟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雪呀雪

文学 2012-01-21 阅读 4103 回复 5

麻而不木

文学 2012-01-19 阅读 5598 回复 4


在如今的老幺眼里,这酒也和那玩意一样,是个多不得也少不得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此言差矣,在男人心里,那玩意不是多多益善么,哪个不想尽天下之美女供己片刻之欢?
然而在多年前,老幺曾看过一个电视剧,记得剧中那个风流成性的军阀的大老婆就曾告诫过那军阀说:“那东西不是蜜灌灌,多了也会伤身体的!"且小时候也常听大男人们在村言俚语说过,那东西就似一把刀,是不坏眼睛就坏腰。因此便知道,那东西虽是个好东西,也不能太贪,若是贪得无厌,却与身体是大大的无益的。
只是对于从小就立志不贪的酒,现在却是已渐入佳境,几有割舍不下之势了。到了虽然喝不多,不喝却又想的程度了。
难道是自古酒色不分家的缘故?因为酒与色的关系,多是互依互存的。色借酒劲,酒助色威。酒壮怂人胆,常助英雄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色胆能包天,包天之色胆,常使登徒无行之辈做出毁人名节,贻害妇女的种种罪恶来。
其实老幺之立志不贪酒,似乎与色无涉。据他自己想来,大概一则是因为他自小喜欢甜食,而那酒又辛又辣,特别是那村酿白酒,特难下咽,他还常疑惑,这么难喝的东西,那些大人们怎么会爱之如饴?再者他从小就经常看到那些酒麻木的醉后丑态,或喜笑怒骂,或哭叫喊闹。他们不喝酒时是个人,而喝酒就必醉,醉后就像鬼了。
很小的时候,老幺有个亲戚喊“幺大爷”的,常常来找老幺的爹和酒。没喝酒前,特别和蔼可亲,而一旦喝了酒,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常常是脚步虚浮,硬着舌头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两手伸出,十指如爪的学“瞎猫子”来吓老幺。常令老幺东躲西藏,十分不爽。
老幺还有个表亲,年纪轻轻就成了酒麻木。不喝酒时,是个有为青年,一旦喝酒,且好酒必醉。这一醉,就麻里麻木,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因此常常遭人捉弄,丑态频出。
那一年,在城南体育场,曾看到过一个酒麻木睡在地上哭叫。有人上去劝他时,见他酒气熏人,话语含混,听了半听,才听清楚是他老婆也他常常醉酒而要和他离婚。人们劝他回去和老婆好好认个错,他竟大声哭喊着说:“嗯~嗯~嗯,她不和我来哉哒唦!”搞的我们一群年轻人想笑又不好意思笑,更有一些人上去逗他,引他说出一些浑话,搞的我们很不好意思,结果热闹没看完就都跑了。
那时候,乡村中还有些好酒之徒常被人背后说闲话的。因为他们一看到谁家有客人和有酒和,就迈不动步了,常坐在人家家里,到了吃饭的时候也不走,而乡村人家,大多都厚道,且乡里乡亲的,也不好意思下逐客令。虽然心里不舒服,还得强装笑脸请他喝酒。这一的人之所以被人偷偷戳脊梁骨,也多不是因为一顿酒的事,而是这些酒麻木都是人家的酒与自己相干,自己的酒更和自己相干,与人家是不相干的。那时的农村,特别注重礼尚往来。不然,就会被人闲话。
老幺的爹也喜欢和酒,自老幺懂事起,家里就有两样风景,即一年上头,中餐和晚餐,桌上必有炖钵炉子,而之所以要炖炉子,就是老爹要喝酒。虽然喝不多,却基本是每餐必喝。到了晚年,其酒瘾更大,常常是做事时也要放下手中的活提起酒瓶来咪两口,根本就不须下酒菜了。只是他老爹的酒风还好,喝了酒后不吵不闹,更不骂人。只是经不得激,若有人激将和要他讲故事,他便会大声开讲。虽然讲的精彩,听者甚众,也不免被年轻人捉弄的时候。
老幺第一次用自己的钱买酒,那是参加工作的次年。那年端午节,为了尽人子之孝,老要便掏一块五毛钱给老爹买了一瓶“瓶装”酒。结果是乐极生悲呀,正当他高高兴兴的往家赶时,走到街头,却不慎将酒摔在了地上,自然是瓶碎酒撒。只是那香味却浓烈,溅在裤腿和鞋上的酒都香了好长时间呢!
第一次和酒,也是参加工作后。那是几个年轻人在争强斗胜,他不知深浅,一气就灌了近半碗,结果是酩酊大醉。头昏闹沉,呕吐不止。那滋味,确实令人难受。
后来因为工作和朋友关系,也经常喝酒。当然了,喝醉的事是常有的。只是人们都说每醉一次酒量就会增大一些,而老幺却没那感觉,是喝醉一回,难受一会,醉后几个月都闻不得酒味。只到这几年,醉的少了,酒瘾却来了。
更令老幺想不通的是,那时节,喝的是公家的酒,既方便也较高档,却就是喝不出滋味和瘾来。遇到酒时,是能避就避,能躲就躲,喝的是工作和任务,就是喝不出滋味来。而如今和的是自己的酒,喝的是情趣,喝的是友情,不管好酒差酒,和在嘴里总觉得有味,且还渐渐喝上瘾来。
他也感受到,他在渐渐步他老爹的后尘。虽然喝酒后也安静,就是心中常涌现说法的冲动。一遇机会,便喜欢高谈阔论,巴不得将心中所知全讲出来。他也意思到这不好,就是酒后不容易控制。这大概就是遗传的作用吧。哪个**的不说那遗传的神奇和厉害!
其实,没事喝点酒,只要麻而不木,那麻麻的感觉,也挺好。





景与色

文学 2011-04-27 阅读 7638 回复 7
闲暇之时,常喜逛逛。三街六市,高楼屋宇为景;红男绿女,车流人行为色。景虽依旧,而色却常新,亦有留连之处。然有一去处,特让人留恋。其景更美,色更妙。四季交替不歇,尤以春日为最。
出门向东,一道屏障便横亘眼前。绿树为屏,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灰墙为障,青砖黄土,古朴沧桑。沿城南行,不远处,便是一座高大城门。城楼高耸,朱壁飞檐,异常壮观。出得城来,便豁然开郎。门外是一座大草坪,绿草茵茵;右手是一带腊梅和梅花,黄如金,白如雪,香气馥郁;左手是沿城而走之林阴古道,树木森森,城垣巍巍;人行其上,感慨之情便会油然而生。道外是玉带般之护城河,窄处谧静,风过处,惟起一湾皱水;宽阔处,波光粼粼,微风即起波澜。尤其是那沿河而植之桃花与垂柳可爱。桃花初放,垂柳新发之季,惹得游人流连,少年少女,双双对对,勾腰搭背,卿卿我我,倘佯其间。
若得风和日丽之时,这城门内外一片繁华。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门里门外,摊点棋布,吃、喝、玩、乐、应有尽有。除景之外,最吸引年轻人者,莫过于那照相摊了。那照相摊上,古装罗列,兵乐并排,马放瓮城,任客挑选。观其男人,多喜扮将军,顶盔贯甲,手提青龙偃月,胯下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令人称羡。虽都提青龙偃月,却无关公之形,多为项、张、周仓之流。尤那女子们,穿上古装,最吸引人的眼球。燕瘦环肥,西施貂禅者应有尽有。瘦者袅袅娜娜,如迎风摆柳;肥者富态,肤如凝脂。执扇者背倚河栏,娇俏显江南女儿之态;捧箫者俏丽,娴静如弄玉之风;梅花之下,美人弹筝抚琴,无声亦醉人也。故吾曰,这边风景独好!

无题

文学 2011-03-22 阅读 4739 回复 23


去年冬天,因事偕妻女及姐姐侄女等一同回乡小住了几天。这,也是近二十年来我回乡所待的最长一次。乘着办事的间隙,我们在乡中转了转,看了看。这一天下来,可把妻馋的不行,差点就成了这故乡之常住客了。
那一天,因要去镇上办点事,晚上又有亲戚请吃饭,我们便决定快去快回。不料,这消息被小女和侄女知道后,她们便吵着要一同去玩玩。为了打消她们的念头,我便威胁她们说,路程很远,回程时我们准备走山路,还无车可乘,非常辛苦。然而,即使我说的这般难,还是没能打消她们的念头。于是,早饭后,我们便出发了。
在去的路上本来是有车可乘的,但为了显示决心,她们却主动提出步行。我也想重温一下那旧景,便同意了她们的提议,决定徒步而行。
走出小街,我们便撒在公路上,自由地行走着。虽然这乡间公路并不宽阔,没有了林立的高楼。没有了车水马龙,这天地却边得异常开阔。虽然偶尔也有摩托和汽车经过,也是很远都能看到它们的踪影,可以早早避让。没有了行走在马路上的那种提心吊胆,大家的心都放松了下来。边走我边讲着沿途的典故和传说,这长长的路就变得轻松了许多,她们的兴趣也变得异常高涨。回程的时候,她们却坚持要走山路。那山路的光景又不相同。不仅有些蜿蜒崎岖,且都是一路上坡,很有些人往高处走的寓意;两边的梯田层层相叠。空旷处,田埂上、杂草森森;荆棘丛,灌木丛、丛丛相连。虽然无章和杂乱,却是一派自然风光。生长在城里的小女和侄女,那曾见过这种情景?在我看来,这是一片荒芜,而她们却觉得新奇而显得特别兴奋。因此,步伐也变得更加有力而轻快了。
约下午三时许,我们就到了亲戚家。这二十余里路走下来,不仅没把小女和侄女累到,她们倒还余兴未减,又到田埂上放火烧荒去了……。我和妻端上农家新制的椅子,其上木香尚存。我们坐在门口那宽敞的道场上,沐浴着明净而温暖的阳光。远处山色隐隐,近处塘水清清;四周村庄星落,田野棋布;纵横的阡陌上,荒草萋萋;广袤的田野里,麦苗儿绿油菜青;门前有静静刨着食的鸡;屋旁有悠闲嚼着草的牛;面对如此场景,孟夫子那《过故人庄》的情景不禁涌上心头。这一派清净安闲的情景,也陡然征服的妻的心。她竟突发奇想,提出要我去和亲戚商量商量,想买他家一层房子,以便让我们常回来住。
我当时确实非常奇怪。能回故乡常住本是我的心愿,找亲戚买到房子也有可能。因为亲戚家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安了家,迟早会随孩子们去的,而乡下的房子也不会太贵,我们的经济也应负担的起。只是这些只能是想想而已了,想要常住是不可能的。且不说休息为时太早,还得奋斗,就那故乡的很多东西,我都已经有些不太适应,就莫说她了。
妻是个急脾气,喜欢立杆见影的人。在她的不断催促下,我只好告诉她,这想法有些不现实。因为我们回来,选的都是大好天气,所以,不管哪个季节,看到的都是风和日丽,月白风清的景象。若遇淫雨霏霏,阴风阵阵之日,那凄风苦雨,必让人饱受拖水带泥之苦,顿生乌云压顶之感。那夜色虽美,却也要胆去赏。月朗星稀,如水般的夜色下,也是树影萧萧,鬼影森森,再和以狐悲鬼鸣,犬吠豺嚎之声,即使胆大之人,也会毛骨悚然,冷汗涔涔也;若遇无月寡星之夜,必是天地如漆,伸手难见自指。远火近灯,忽明忽灭、飘飘渺渺、状如鬼火,畏惧之心必声也。再那茅厕,臭气熏人,蚊蝇乱舞,偶而用之尚可,常用可能适应?凡此种种,尚有其他些许大小之事,很多一时之间都难适应。因此,此处只可趁藏与把玩,不可久住。久住,必生怨!


本命年

文学 2011-02-02 阅读 5944 回复 13
时光匆匆,虎年即去,兔年将至,岁月将翻开新页。
虎年乃我之本命年。一直以来,对于本命年一说,我本不太在意。然而,细想起来,似乎有些蹊跷。因为,父母的离世,都在我本命年里。
二十四年前的那个本命的冬天,我失去了父亲。现在想来,当年父亲离世时,我并不太悲伤。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当时太年轻,而主要原因,还是抱怨父亲太过严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心。父亲的爱,深而无形,如老酒,越陈越醇。
作为家里的幺儿,本应受到掌珠般的娇宠,而自我记事起,父亲对我都十分严厉。从小到大,总有做不完的事。其实,父亲很少用打骂来对待我们,所用者多也多是说教,而他的说教,却不是流于形式,干而无味,却是有理有据,令我们无法还嘴,无从狡辩。所以,他的形象也常不怒自威,令我们畏惧。
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父亲的教育,我虽无法挑剔,却也多不理解。不说先声夺人,至少也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吧,而父亲却常教育我们要忍让。虽然他没有文化,说不出“退一步海阔天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文话来,而他所讲的那些土道理,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父亲从不自私,很少替自己考虑。在那困难的年代,父亲总是想方设法的提高我们的生活。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到食品去帮忙杀猪,为的是能优先买到猪头骨回来改善生活。记得那年春天我出外工时,因为生活清苦,大家提议一家拿块腊肉来改善生活。当时有些家里并不愿意,而我们家却极力赞成,且一拿就是两块,都是父亲高高兴兴地亲手交到取东西人的手上。当我们羽翼渐丰之时,他又鼓励我们远走高飞,勿以家为念。当有人劝他将我们姊妹留一个在家,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时,他总是说,为了我们的未来,一个不留。常鼓励我们能飞多高就飞多高,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已到暮年他和母亲却在家里艰难的耕种着责任田。每当我们回家时,都能感受到他对我们的依恋,而当我们将要离去时,他又吩咐我们要好好工作,不要总想着家里。对我们的唯一要求是,多给家里写信,以慰他们思念之心。
父亲的性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父亲性格开朗,热情,宽容而大度,从不以个人得失为念。父亲在日,很少跟我们提及他的过去。我从母亲嘴里才知道,父亲也曾辉煌过。不说叱咤风云,却也提着脑袋干过革命。即使后来受到不公正待遇,及至晚年抡为牧牛屠猪之辈,他也没有消沉过。仍然是喜欢高谈阔论,常常达到忘形之状。
相较于父亲的爱,母亲的爱更加细腻和无微不至。常常以我们的喜而喜,我们的忧而忧,只到去世时都还牵挂着我们。而就在这个本命年的冬天,也是母亲的本命年里,她老人家却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古人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只到父母都离开我们后,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然而,这却已经于事无补了。父母的爱,我已经无法报答了!

【快乐时光】淘鱼

文学 2010-11-28 阅读 3817 回复 16


一个夏天的中午,火一般的太阳高挂天空,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远望去,似热浪滚滚,烈焰腾腾。路边的草和树上的枝都无精打采的耷拉着,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只有那田里的禾苗依然是那么精神,那么鲜亮。它们将腰板挺的笔直,仿佛在向别人炫耀他们那健康的绿。没有一丝风,空气显得更加沉闷。为消这永昼,鸡犬之声早已沉寂,鸟儿们也不知躲到哪里避暑去了,平时吵闹不休的知了也没了踪影,人们也纷纷端着躺椅或拿着凉席,到树阴下乘凉去了。世界归于了平静,仿佛一切都睡着了。
在这夏天的大中午里,人们总是厌厌的,有些思睡。然而,有一个人却没有一丝睡意,那就是老幺。
这是老幺离家后难得在家呆的一个夏天。本想多帮父母多做些事,而小时对他特严厉的父亲却待他如宾客,什么都不要他做;再说,夏天也实在没多少事可做。因此,老幺便乐得悠闲,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了。
这天上午,老幺看了会书,就进入了梦乡,只到吃午饭时母亲才把他叫醒。饭后,别人都午睡了,他却没有了睡意。在这死一般沉寂的午时,他真不知道做点什么好。突然,他灵机一动,心血来潮地想,那就去淘鱼吧,这可是小时喜欢却很少有时间干的事啊!搞到了,既娱乐了又有了口福,搞不到也没关系,重温一下旧梦也难得呀。
说干就干,老幺拿上钓竿抄起鱼叉就出了门。这钓鱼和叉鱼都是他喜欢玩的游戏,特有意思。钓鱼如守株待兔,虽然有些沉闷却也有些刺激,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尤其是在浮标颤动和拉鱼出水的那一刹那,还有些兴奋和紧张;而叉鱼却是主动出击,更加紧张和刺激,讲究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要求稳、准、很,不然,你若毛手毛脚,等你还没描准,目标早就尾巴一甩,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他家屋后不远处就是一口大堰塘,不一会他就到了堰塘边。塘水如镜,草清荷静,塘边灌木丛嬉戏的小鸟也不见了身影。偶尔有水鸟从荷丛中穿过,也是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不发出半丝声响,生怕打碎这异常的宁静。堰塘被茂密而不太健壮的荷叶覆盖了大半,看不到荷花和莲蓬,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而老幺所以被它们吸引,是因为这样的荷丛浮在水面上的荷叶多,荷叶下是黑鱼晒青的好地方,也是叉黑鱼的最佳地点;塘边长满了水草,一团团一簇簇,嫩绿而茂盛,那水草团之间的空隙处就是最佳的钓鱼之处了。
他来到塘边,观察了下形势后,便放下鱼竿,提着鱼叉,准备先去寻找那晒青的黑鱼。他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围着堰塘转着,眼睛一眨不眨地搜寻着,不放过每一片荷叶。只是一转下来,很是失望,竟一条黑鱼都没发现。只得在心里自我安慰道:也许真如上帝所说,关上一扇门就会开上一扇窗的吧!没叉到鱼,也许会在钓上弥补的呢!
于是,他放下鱼叉,在水草团间选了个好地方,打上窝子后,便将鱼钩放了下去,两眼直盯着浮标,心里默祷着鱼儿快来上钩吧,随时准备着往上拉鱼了。真是老天弄人啊,等了半天,那标子浮在水面上就是不动,象生了根一样。他继续等着,总希望马上有鱼来咬沟。而随着时间的消逝,他渐渐耐不住了,急的是抓耳挠腮,焦躁异常,而面对那不争气的浮标却又无可奈何,恨不能将鱼竿向窝中戳去,戳散鱼窝,再也不钓这破鱼了!
正当他愤愤然时,却突然听到有轻微的水声。他抬眼大量四周,注意观察着一切动静。这一看,他便看到了奇怪的现象,不远处有些水草在无缘无故无声无息地往水下沉去。他立即想到了这是草鱼在进餐,也许是个机会。于是,他便提起鱼叉,蹑手蹑脚的靠了过去,躲在灌木后面,观察着水面上的动静。只见不时有鱼头慢慢伸出水来,叼上一根嫩草后,就迅疾没入水下。他看了一会,虽然异常兴奋,却也有些为难。这鱼在面前固然眼热,而要逮到它们却并不容易。因为只要你一扬叉,鱼就会吓跑,只要一有响动,所有都鱼都会被惊跑。这实在令人有些心焦,放弃,舍不得,不放弃,又束手无策。想来想去,只好横下心来,放手一博了。管他呢,叉到了最好,叉不到去球!于是,他便选好位置,轻轻端起叉,视准一枝正下沉的水草,瞄其水下五寸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去。就听嗖和噗声同时响起,叉也停在了水中不远处。他顾不得兴奋和紧张,连忙把叉提起来看个究竟,一条三四斤重的草鱼正在叉上扭动着。
看到叉上的鱼,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却也有些担心。黑鱼和鲫鱼等是野鱼,可以大明大白地提回家,草鱼是家鱼,就有些偷的成分了。他紧张地环顾了一下四周,而周围仍然是那样的安静,象一切都没发生一样。他只好心虚而慌张的拖着叉,将鱼隐在稻丛中带回了家。
那鱼,味道真美呀!

皂白

文学 2010-11-20 阅读 6191 回复 21


时语云,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值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时,老幺仿杨慎之《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歌一首,歌曰:“汹汹经济大潮水,浪花尽淘美人。是非曲直皆颠倒,廉耻不须顾,财源滚滚来。如花红颜高台上,惯弄颠鸾倒凤。几度巫山逢场戏。男欢女爱事,尽付买卖中。”
楚地有一小城,临江而建。老幺之家,立于城中东北一隅。环境幽雅,波澜不惊。然,大潮所至,岂有静土?不几时,秦楼林立,楚馆堂皇。豪客若婺之趋,红粉过市招摇。日日笙歌夜夜舞,灯红酒绿,已非清净之处。
老幺之命运,本系“公”字大舰之上。然此舰虽巨,却不禁风浪。摇摇欲坠,常现灭顶之兆。老幺虽生性淡薄,不慕浮华,然则身担养家之责,难为清高之态也。奈何?只得赁店一间,学为商贾。略取薄利,聊以糊口耳。
老幺之店,乃娱乐之处,冲浪之所,精神园地也。男女咸集,青少相聚。贫富参差,贤愚混杂。劳力者吝,劳智者勤,劳身者潇洒。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虽是辛苦异常,却也美景常睹,惊人之语闻。始观之闻之,略有不适,常诧异之。即久,便习以为常,惯也。
某日午后,几位美女,手提美食,身着丽衣,款款而至。妆不浓,透着妖冶,体态盈,透着轻浮。稍顷,一女曰:“今遇一客,尚未大动,便丢盔弃甲,败下阵来,幸甚!幸甚!”一女愤愤曰:“今日倒运,遇一壮男,三合犹不肯罢,只得银百两,甚亏!甚亏!”一女不屑曰:“今遇一人,甚吝,区区五十两欲买我一乐,年轻英俊尚可;年胜我父,既老且丑,岂让其摸耶?”她们旁若无人,如述家常,毫无羞耻之感也。左右四邻,皆少年之男女。老幺初闻,皆面红耳热,不知他人作何想也。
客中有一女,年方二八,娇小玲珑,职于饭馆。其馆之周借买笑之场,馆中亦常有“小姐”光顾。观其锦衣美食,大方洋气,己则寒酸土气,常有羡慕之意。碍于脸面,只能心羡也。
然,诱惑之力岂可低估?近朱者,岂能不赤?约两载,便失其踪矣。又一载,见一客,浓妆艳抹
花枝招展,后有匪气少年跟随。初观,似曾识。细省之,原是她。虽貌似已神非。那朴素而羞怯之上女已一去不返也。
呜呼!世上又多一玩物,少一分清白也。


那年夏天,尚未成年的老幺便走完了九年寒窗之路,该回家了。
对于即将结素的学生生活,他和他的同学们一样,都是少年心性,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离校的前夜,那一排男生宿舍里就象翻了天一样,仿佛被压抑了两年的火山爆发了。大家大声唱着歌,高声尖叫着,讲着一些平时不敢讲的笑话,发着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评论。豪无顾忌地对女老师,或对女同学,谈高论低,评头品足。因为再也不用担心明天的课堂上挨老师的批了。他们笑着闹着,似乎忘记了一切。
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他们的心底也暗暗有些悲凉,因为这一走,只怕再也难有机会进来了。但这仅仅是一刹那,立刻就被那逃离樊笼的心情所代替。他们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如平时放假一样。分手时,互相打个招呼,仿佛名日或后日又能在学校相聚一样,全没有一丝感伤。殊不知,这一别,大家天各一方,很多人今生都再难相见了。
初离校门,老幺和他几个要好而又住的近的同学是异常的兴奋。仿佛身上解去了束缚,大有天高任我飞,海阔凭己跃的感觉。他们舍弃大路,专拣小路和草丛处走。钻河沟,爬山岗,过渡漕,哪里惊险刺激就走哪里。惊险时,战战兢兢,一声不响;刺激时,兴奋异常,大呼小叫。他们你追我赶,打打闹闹,显得特别开心和快活。却不知,艰苦的生活已张开双臂正向他们迎来。
路再长也有尽头,时间不会因难舍而停顿。他们玩玩打打,太阳落山的时候,还是到了分手的岔路口。大家互道一声珍重,便各自回了家。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桌上。老幺的父母便发话了:“既然书读完了,就的安下心来老动了;下了学,就算大人了,以后的一切就要靠自己了。”老幺满脸无所谓的神情,漫不经心的答着:“晓得!”
对于老幺来说,农村的事他并不陌生。即使读书的时候,农忙时也经常在节假日里参加劳动。虽然有些辛苦,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当他真正投入到劳动中去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和幼稚。
第二天天一亮,他的身份就发生了边化,由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农民。
当时正是抢收早稻和插复晚的季节。他也只得挑上粪筐和大家一起去收割早稻。刚开始,倒还觉得有些新鲜。而几天下来,泥里水里,就有些难耐了。尤其感到不适是,身上的汗水整天不干,沾满泥水和汗水的衣服贴在身上,散着汗臭,使人极其不舒服。后来队里又安排他们一帮男孩子和大人们一起去耕天。耕天看是要轻松些,但却是明轻暗重。早稻田为了方便插晚稻,田里的水是不放完的。水和着稀泥,有齐膝盖深,即使在里面走上一天,也会让人脚软筋麻,何况还得扶着犁指挥着牛,还要常忍受着你追我赶被逼着疯跑的滋味。这些还不是最难忍受的,最难的当属“挑秧、挑谷、扛麻袋。”

待续

没福

文学 2010-09-24 阅读 5055 回复 26


那年,正是暮春之时。百花凋零,只有那房前屋后满田的紫云英开的灿烂。它们的枝叶也又嫩又绿,十分可人。屋旁塘边的杨树也换上了绿装。温暖的空气中,弥漫着嫩草的鲜绿、杨柳的微苦和花的香味。
这天中午放工回来后,老幺的妈正在忙着烧中饭,老幺的爸正在后面院子里收拾柴火。老幺在房前屋后转了转,看看实在没有什么可动手的,就到房里看书去了。
正当他看的入迷的时候,突听堂屋里有人喊:“屋里有人么?”老幺连忙跑出来看是谁,原来是前面湾里大队支书的夫人。老幺当时有些奇怪,虽然两家的关系还可以,但平时并没有什么来往啊,加之又不是一个队,会有什么事亲自来呢?老幺只好连忙跑进厨房把母亲叫出来。母亲出来招呼客人坐下,上完茶后,便互相寒暄着。老幺看没自己什么事,便又回房去继续看书。
老幺躺在床上看着书,外面谈话的声音也随之传了进来。因为大家都忙,话也很简捷。只听几声寒暄之后,就听书记夫人开门见山的说:
“我今天来,没别的事,是来给俩噶的幺兄弟介绍一门亲事的。”
老幺一听这话,不免有些兴奋和羞怯。虽然当时并没有谈婚论嫁的打算,但有人上门来说亲,肯定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于是,再也无心看书,就支起耳朵听起外面的谈话来。
就听母亲连声说:“多谢!多谢!”
书记嫂又接着说:“姑娘名叫“某某某”,是某村某书记的大姑娘,今年十九岁。”
听到这里。老幺不免有些失望。虽然不认得这个姑娘,但因是邻村,也听说过。别的倒没什么,只是要比自己大一岁,觉得有些别扭。
老幺的父母听完情况后,不觉有些沉吟。因为姑娘大一岁,觉得不太令人满意。但书记嫂亲自上门来提,又不好驳了面子。有些左右为难。只好说,我们去问问老幺的意思。
母亲来到房里,还没开口,老幺便说:“算了,还早呢,以后再说吧。”
母亲只好对客人说:“多谢你哒!把你拖了步;很对不起,老幺说还小,想等几年再说。”
书记嫂听后说:“好、好,那就算了。”
母亲看她失望的样子,觉得很过意不去,就接过话头说,我们队里“狗子”家也很好。他们家人口也蛮少,条件也不错;巧的是他和那姑娘同年,只要姑娘同意,肯定能成的。
果然不错,书记嫂去一说就成了。就为这,另一家还埋怨老幺家没往他家介绍呢。乡里乡亲的,谁家的情况谁不清楚?他也不看看自己的家庭和长像。即使介绍到他家,那能成么?
那年端午,狗子第一次去送完节气后来,乡亲们调侃着问:“狗子,去当娇客是我们味道?某某某亲不亲热你?坐了上把位的啵?吃了几个打鸡蛋?”
狗子说:“鬼也,她家准备做屋的,院子里放了一院子杉树檩子,老子克修了一天杉树皮,会累死!”
说完,大家哄堂一笑……。
通过努力,狗子终于把那姑娘娶进了们。听说那姑娘很旺夫。通过数年打拼,他们在街上买了屋,还开着一片很赚钱的店。他们正快乐上午生活着……。
其实,当媒人说出那姑娘名字时,老幺的心也微微动了一下。因为他从这个名字想到了一个很熟悉的名字,那名字和这名字只一字之差。那便是她的妹妹,老幺的同学。老幺当时想,若是她妹妹该多好啊。
他们同学三年,从五年级到初中毕业。虽然那时男女同学很少接触,很少讲话,了解很少。但有段时间他们是前后座,她坐在他的前面。那时候的男生特爱恶作剧。有时候将她的辫子绑在椅背上,是她出丑;有时候将桌前沿涂上墨水,让她一靠就脏衣服。为的就是看她生气的样子。但是,每次她都是车过头来小声说几句就完了。
虽然几年没见了,她的样子他还记得。长圆的脸型,清秀的眉毛,精巧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柔丝般的头发辩着两支齐腰的长辩。说话小声细气的,很文静。
几年后再见到她时,她已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很是让人眼热。只是老幺虽然有那个心,却没有勇气去和她说话。
后来听说她和街上那个顶职的小伙子定了亲。老幺心里虽然有些不平衡,觉得那小子还不如自己,但也无可奈何。因为人家是吃商品粮的,原来人家想往高处走……。
再后来听说她被县里抽调住队去了……;
再后来听说她成了县里有名的女干部之一。
再后来听说她当了乡长;
再后来听说她做了镇党委书记……。
再后来,老幺就远走他乡,什么都不知道了。



文学 2010-09-20 阅读 4352 回复 14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的这首诗写的却实是有气势。虽然还有很多吟菊的诗比这华丽,却都没有这首大气。

菊花也开的真是时候。在这一片萧瑟的秋天,百花凋零,它却正开。虽然有桂花与其争艳,桂花却太过娇宠,挑剔。没有菊花那样平易,简洁,随遇而安。只要有土的地方,它们都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来。桂花虽然可以十里飘香,却给人感觉太过浓酽,不如菊花的幽香。尤其是那装点原野的野菊花。

在秋天的原野中,到处都有野菊的身影。你看那山上山下,河岸道旁,沟边渠上,很多地方都张着一丛丛,一簇簇蓬蒿一样的植物。无怪乎“郑谷”吟菊时要告诉五谷不分的王孙公子们:“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呢。只是到了百草凋零的时候,它们却长的茂盛。柔丝般的茎杆,配上深绿色瘦形的叶片,显得几分阿罗。若摘一片嫩叶放在眼前,一股带着药味的幽香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它们待时而发。到了重阳,不管是家养的,野生的,庭园沃土里的,还是山间路边贫瘠地上的,都会开出各色花来。黄的、白的、红的、粉的,姹紫嫣红。如绣球的、如蟹爪的、如金丝的、长瓣的、短蕊的,各式各样。它们把世界装扮的如春天一样。

尤其是旷野里的野菊花,它们的花小,瓣单,并不美丽,且极其普通。然而,在秋天那萧瑟的旷野中,它们那丛丛枝叶顶着朵朵金钱般的小黄花,还不时有蜜蜂穿梭其间,显得特别柔润和清新。空气中也弥漫着阵阵幽香,使人精神为之一震。若不是菊丛中露出的枯草,人们还真的会误认为是春天来了。

多年前,由于生活稳定,庭院空旷,我也爱上了养花。那时侯是什么花都想养。特别是在街上看到卖花之人所卖的菊花,杆不盈尺却花大如拳;黄若金,白如银,粉色似彩云,真的是看不够,玩不厌,爱不释手,自然就不会放过菊花了。不过,我有个习惯,喜欢自己亲自动手。

第二年春天,我便采回几苗菊芽回来自己动手栽种。将它们如新生的婴儿那样呵护和照料,希望着它们快些生根发芽成长和开花。当看到它们发出新芽后,确实是欣喜不已哟。随着它们的生长,看到它们日渐丰满健壮,又幻想着能与“黄英”和“陶生”想遇的美事来。当花蕾初现时,确实令人激动。只是看着那鲜嫩的枝芽,碧绿的新蕾,实在舍不得摘去,希望着它们都能开出漂亮的花来。看到花骨朵一天天长大,一天不只要去看多少遍,总希望它们快些开。到了秋九月,它们终于开了。只是花有些散,杆有些高。虽然没有街上卖的漂亮,但自己亲手栽种的,总是好的。

后来,随着工作的紧张,庭院的紧缩,再也没有时间和地方去栽话种草了。但是,我仍然爱她们。好在花鸟市场就在我们上班的路上。想她们的时候,就到市场上却饱饱眼福。只是不能自己亲自动手了,多少有些遗憾。


感秋

文学 2010-09-16 阅读 4114 回复 12


今天可真热,让人感受到了夏天的滋味。走在街上,汗水无端的就会往外冒。也许是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之故,马路两旁的香樟树在高温的拥抱下,没有一点秋的痕迹。人们也穿着单衣短衫,沐浴在电扇的凉风里,享受在空调的冷气中,也感受不到一丝秋意。

正午时分,我走在城外的外环道上。城边那参天的大树,使这古道变的有些幽深。河水如镜,对岸坡上的水草深有尺余,仍然碧绿如新。近旁的岸柳虽然显的有些陈旧,但仍然是柳条丝丝,轻拂着水面,不时有鱼儿逐食发出的水声。当我正沉迷在这景色之中时,突感一阵清风袭来。吹皱了河水,使其波光粼粼,浪涛阵阵。风过处,引的落叶纷纷,飘飘荡荡,尽落水中与岸旁。看到这纷飞的落叶,想到岁月将暮,人之将老之时,不免徒生一些伤感之情。

秋天的落叶虽然令人感伤,然而春天也是值得赞美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火红的日子。因为它是人们收获希望的季节。

秋天,在文人骚客们的眼里却是别有一番景象。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李峤说:“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杜甫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李白说:“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等等。多为赞美秋天,把玩秋天。而真正和秋天息息相关的是那些农人们。就如李绅的《悯农》所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他们的指望。

秋天对于农民们来说,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季节。看着那黄澄澄的稻谷,雪白似的棉花即将到手,谁不高兴?然而,这时却最怕下雨,尤其是连阴雨。所以,一场秋雨一场凉对他们来说是奢望。总是默默祈祷着老天怜悯,天天高温而无雨。特别是棉农,他们此时的心情和乐天笔下的“卖炭翁”极其相似。

采收棉花是一个辛苦而漫长的过程。棉花也是种奇怪的植物。棉桃要在高温下才炸的开,质量好。棉花还喜露而忌雨。炸开的棉桃,拖着长长的絮,抬眼望去,一片银色,特别漂亮。若再经露水浸润,烈日晒干,会变的更白,甚至晃人眼目。但若一经雨,就会变成乌色。时间越长,颜色越暗,影响品质。且若连续阴雨,棉桃也会因为没有阳光而炸不开而烂掉,直接影响产量。所以说,天一阴,棉农的脸也阴了。天下雨,就如同在他们心上扎针。每一场雨都会减少他们的收入。甚至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

因此,祈求老天能风调雨顺,让辛苦的人们得到应有的回报!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