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

08-07 15:23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1353   回复 1
梁慧敏的作品

参观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感悟“烟叶王国”的往昔与今朝

八月七日,立秋时节,微风带着丝丝凉意,天空中飘洒着细雨,这样的天气,仿佛也在诉说着一段段深沉的过往。这一天,不仅是秋天的起始,更是毛主席视察襄城县67周年的纪念日。怀着对伟人无比崇敬与感恩之情,我带着两个小孙子,踏上了前往八七广场的路途。

当我们的车缓缓驶向广场,一尊高大雄伟的铜色毛主席雕塑像率先映入眼帘,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愈发庄严肃穆。雕塑后面,便是毛主席纪念堂,那里承载着无数珍贵的回忆与历史的印记。

走进纪念馆,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1958年那个炽热的夏天。馆内陈列着众多当年毛主席视察襄城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一段难忘的历史。其中,毛主席的亲笔题词“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啊!”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字迹,如同火炬,照亮了襄城发展的道路。

两个小孙子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像两只欢快的小鹿,在展厅里穿梭。他们看着照片,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毛爷爷为啥来视察襄城县?”还没等我回答,又指向另一张照片问:“这张照片毛爷爷和谁握手的?”我笑着先回应第二个问题:“这是毛爷爷和老农梁运祥爷爷在握手,他的儿子曾经还是我的语文老师,他的孙女是我的高中同学呢。”小孙孙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接着,我们一同观看了“烟叶王国”的发展史。正看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凑过来,兴致勃勃地说:“这个照片上的事我知道,1913年,咱县最早开始种烟,马老四家种了三十亩烟,他家是我们庄一个开明的地主,有文化,种烟还用了长工,听老辈人说对待长工都很好,烟叶以前都卖给英美商人了……”老人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亲眼目睹着襄城烟叶的发展历程。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当时襄城县烟草公司经理褚建忠写的宣传文章《我所了解的“熊猫”》。文章里讲述着他第一次出差到上海参观“熊猫”牌香烟生产线的经历。厂长领着他们参观,介绍说这里的烟叶也有襄城县的供货,而且都是挑最好的品种、最好的色像、取烟油最多的部位。这烟只供应给毛主席、金日成、胡志明、恩威尔·霍尔和西哈努克这五个人。上海烟厂的领导还再三请求一定要把襄城县的烟叶生产搞得更好,尽量让“熊猫”吃饱。返回时,还特意送了一条“熊猫”牌香烟,这可是最高的待遇了。

一个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这一个小时里,我们仿佛走过了襄城烟草的漫长岁月。两个小孙子专注的眼神里,我看到“烟叶王国”的故事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走出纪念馆,雨还在下,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就像这段历史,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醇厚,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 回复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79

08-07 20:3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