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深山机器声

14小时前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1659   回复 6
        大口深山机器声

        朱子功

        大口林场始建于1957年12月,当时为了图个年首吉利,在档案上记载的是大口林场始建于1958年元月。大口林场建在钟祥京山交界的大山区。这里荒草齐腰野兽出没,十分荒凉。
       大口林场初建,交通十分闭塞。运东西,近处需肩扛人抬,远的地方,就是一匹马和一头驴驮运,运输十分艰难。解决交通的问题,成了新建的大口林场干部群众面临的需要首要解决的课题。
       1961年秋冬,大口林场打响了修路的战役。这里山高坡陡怪石林立,修路谈何容易!书记刘家祥和场长苏能圣亲自带领工人们上了工地。工人们用钢锹铲,镢头挖,铁锤打、炸药炸,艰难地向前推进着。最困难的地方,是从团山下来到深沟底的位置。这里是 一个浑是坚硬硅石的山头直伸到沟底,硅石是一种十分坚硬的石头。这个硅石山头像一个凶恶的拦路虎,把通向石门的路挡得死死的。这里两边都是大山,没法绕过去,必须得把这个硅石山头搬开,别无他法!苏能圣场长把会打眼放炮的工人组织起来,开山炸石。苏能圣场长看来身体瘦小,可他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他很会做宣传鼓动工作,山沟里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打炮眼的声音。休息时,苏能圣场长对工人们说;“咱们大口林场的场部是乌龙台,大口林场的最高山峰是云台观,我编一个对联给你们听听,‘乘乌龙登云台腾云驾雾,战荒山劈巨石创业开疆’。同志们,我们今天干的可是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啊!”工人们都鼓起掌来。到放炮的时间了,有人把一顶破旧草帽放在炮眼上,炮手点燃导火索躲到安全地方,炮声一响,草帽随着騰起的气浪冲了几十米高。人们欢呼:“啊,腾云驾雾了!”在这人迹罕至的荒凉山谷里,叮叮当当的打炮眼声,烘烘隆隆的开山放炮声响彻山沟。经过大口林场干部和工人们的艰苦奋斗,总算是把从场部乌龙台到石门水库十五里的简易公路修通了。虽然汽车走着十分艰难,但不管怎么说,大口林场总算通汽车了。
        1962年春,荆州地区给大口林场分配一台柴油机,用汽车运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荆州地区还专门调来一个名叫曾明德的机务人员来开机器。
        这台机器是福州柴油机制造厂造的十二匹单缸卧式柴油机,转速每分钟六百转。现在看来,那是一台非常原始笨重的机器。机器两侧安装两个直径八十厘米的大铁飞轮。启动时,需要用纸煝点火拧进机器,然后用力摇车,才能启动。因为太笨重,有时需要两个人摇车。由于机器转速慢,所以,它的响声是“通,通,通……”
       大口林场的机器响了,这巨大的有节奏的“通,通……”声,唤醒了沉睡千万年的山 、沉睡千万年的水。百鸟为之欢歌,千兽为之欢喜雀跃……
       大口林场买来一台打米机与柴油机匹配。机器的“通,通,通……”声一响,白花花的大米流出来……从此,我们再也不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石碾碾米了。
        一九六.四年初夏,湖北省林业厅给大口林场分配来两台拖拉机。一台是沈阳拖拉机厂制造的东方红28轮式拖拉机,一台是洛阳拖拉机制造厂制造的东方红54链轨拖拉机。东方红28轮式拖拉机开到场里,已经是晚上了,月明如洗。拖拉机停在我的办公室门口。人们都跑来看。有几个知识青年爬到驾驶台上,嘻嘻哈哈地闹着玩儿。放牛的谢长友老头来到拖拉机跟前,用一个手指头小心翼翼地去摸拖拉机的前轮,上边的知识青年按了一下喇叭“嘟!”把谢长友老头吓得猛然缩回手,把两手一背 ,慌慌张张地走了,人们“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有了拖拉机,就需要有人开。大口林场当时没有这样的技术工人。安徽籍的陈钦义曾在青海的农场开过链轨拖拉机,领导就安排他开东方红54。而东方红28轮式拖拉机主要任务是要跑运输的,不但要会开,还得有驾驶执照,才能上路。场领导没有办法,临时安排曾明德和刘福运在操场里自己练练。
       没过多久,刘曾二人说,东方红28出故障了,说是制造厂的问题。于是,场领导安排把拖拉机封存,给沈阳拖拉机厂写信反映。
        有一天下午下班后,我在散步,路上过来一个人向我问路,他说他是沈阳拖拉机厂的,要到大口林场。我看他有四、五十岁,肩上挎个黄布挎包。我马上把他领到场办公室,交给领导。然后,我就走出来了。过了没有多长时间,我听到操场里的拖拉机“嘟嘟嘟嘟……”地响起来。我不禁心生感叹,人家一个小老头,两手空空,还是用我们的工具,没两下就把拖拉机修好了。知识和技术是多么宝贵啊!
       此后,场书记崔海山把五三农场的拖拉机手王庆太调来,我们的东方红28从此担负起大口的运输任务,再也不用那一匹马和一头驴驮运了。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口林场陆续添置了各种型号的柴油机,手扶拖拉机,20匹轮式拖拉机、40匹轮式拖拉机,50匹轮式拖拉机,60匹链轨拖拉推土机,还有了解放牌汽车和吉普车。建了小水力发电站,木材加工厂,白僵菌厂和粮食加工坊。在这绿林掩映的青山绿水间,机声隆隆,歌声飞扬……
        星转斗移,岁月荏苒,一个甲子过去。大口林场六十年的变迁,原始荒凉的大口林场早已成为“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如今,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鲜花遍地、鸟语花香……吸引着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游览观光者。
       在今天“大口国家森林园”的盛景前,人们可曾记得那台原始笨重的老爷机器巨大的“通,通,通……”声?
作者补充于 12小时前
烘烘隆隆应纠正为轰轰隆隆。
  • 回复6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朱子功 最后回复于 1小时前

粉丝 205

11小时前

粉丝 4414

9小时前

粉丝 75

8小时前

粉丝 3276

7小时前

粉丝 25

2小时前
:您的抬举真使我汗颜。我本来就是一个小小老百姓,没有什么可表露的。只有本本分分地做人。谢谢您的关注和抬举!
1小时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