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湛河感

昨天 17:17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499   回复 0
梁慧敏的作品

重游湛河感
我们一家人在五一小长假出外旅游,今日是五四青年节,我们驱车返程。车子在车的长龙中缓缓行进着。
在返回途中,路过平顶山湛河北岸。这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景色甚好。我想,与其车子走不动,我们索性把车子停靠一边,下车游玩一番,也是一桩美事。
我们重游湛河青年公园。看着我熟悉的景色,我的心潮澎拜,浮想联翩……
1981年2月15日,我们160个男女青年,背着行囊加入到了这里“六六帘子布厂”的建设中。当时,我们中国还没有帘子布厂,这是由日本旭化引进设备,填补我们国家空白,建设“平顶山锦纶六六帘子布厂”。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时的小伙子大姑娘,现在都成了老头老太太了啊!
眼望湛河岸上的铁路桥,那是一架承载着帘子布发展史的桥梁,为了把一匹匹洁白的帘子布送进世界各地的轮胎厂,专门修建的帘子布厂专线铁路🛤。现在交通运输发达了,它这个运输功能已经被取代,载入到人们永久的回忆中去。
这里是湛河岸上的最热闹的地方——青年公园。一个公园里的青春公园碑,寄托着青春的故事。这里是年轻人休闲运动的最佳活动的场地。每天,三五成群的青年
好友,一个个相约,在这宽敞明亮的公园纵情舞动💃轻歌曼舞。这是青年公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这里美丽的风景里,我带着俩个双胞胎孙子顺着河堤走着玩着,忽然发现了一个以前没见过的白底红边的墙壁浮雕,《东坡文化图词》。浮雕上刻着一首首熟悉的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等。一个小朋友正在轻声吟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的两个小孙子也不甘示弱,背诵起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天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里不愧是湛河文化公园的图画写真之地,典雅古朴,休闲学习两不误。真乃一河清水两岸秀,城水相依共融生。
今日重游湛河岸,感慨万千,回忆难忘的过去时光,目睹这一切,我感慨万千, 不禁低吟一首小诗。
重游湛河感
故地今重游,霜染鬓毛催。
漫步湛河岸,欣赏青年碑。
携孙游故地,昔曾洒汗水。
为国献岁月,青春永无悔。
  • 回复0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