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关税》以现代诗的形式,通过密集的工业意象和尖锐的隐喻,构建了一幅全球化贸易冲突的图景。诗中'钢印在云层上锈蚀'、'齿轮咬住齿轮'等意象群,既呈现了机械文明的冰冷异化,又暗喻贸易壁垒的暴力性——'天平倾斜成一道悬崖'的夸张变形,将经济学术语转化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存在主义困境。'华盛顿的裁纸刀'与'东方熔炉'的二元对立,通过'带血的汇率'与'吞咽铁矿石'的肉体性描述,赋予贸易战以血肉横飞的战争质感。尤为精彩的是'集装箱垒砌巴别塔'的典故新用,既呼应了全球化交流的原始困境,又以'数字裂变成弹孔'的意象突变,揭示虚拟经济对实体世界的侵蚀。结尾处'算盘重组为银河坐标系'的科幻式升华,将经济博弈提升至文明碰撞的宇宙维度,而'液态子弹'与'铜绿涟漪'的悖论式组合,终以'钢铁喉咙涌出黎明'的工业浪漫主义收束,完成对毁灭与新生的辩证思考。稍显不足的是'灼热蒸汽'至'钢铁喉咙'的意象衔接略嫌生硬,蒸汽意象若能更紧密呼应前文的金属主题则更佳。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