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素质教育 使我把“孬班”打造成“状元班”

09-13 21:33   发表于 教育   阅读 1425   回复 3
三、素质教育 使我把“孬班”打造成“状元班” 
        ——86届文科班征程纪实

        钟祥一中在八四年暑假组建的高二文科起始班,当初是由各理科班淘汰的差生组成的慢班。可是,在86年的高考中,全班上大专线的竟有28人。不仅在全县五所重点高中文科班中遥遥领先(接近于其他四所重点高中文科考生上线的总和),在校内还超过了五个理科班,总名次居第二。(请注意:82届钟祥一中录取大专的总人数,比胡集高中录取人数少一人。)
       有的科任老师欣喜地说:“我们的鸡窝里飞出了一群金凤凰!”
       鸡窝里是怎样飞出金凤凰的?当然是全体任课老师齐心协力、精心培育的结果。
       作为班主任,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号准脉搏,确定值班方针

       高一下的暑假,各理科班班主任报给学校的文科生总名单仅24人,清一色的差生。因为班上人数太少,领导又从高三文科班拔给我五个留级生。这个班办不办?怎样办?学校领导举棋不定,因为谁都不愿接这个班。
       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垂头丧气的学生微露欣喜之色。因为我善于组织学生玩是出了名的。听说是我当文科班的班主任,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学生纷纷直接找我报名。(我在84届向北京大学中文系输送了一个高材生,向武大新闻系、川大新闻系各输送了一个高材生。)三天内学生超过了四十人,但够得上三类苗的仅六个。
        我听说二(四)班的秦军在学文科与学理科之间徘徊不定,立即找他谈话。他的外语好,数学、物理差,也是三类苗。我说:“你在理科班只有考取大专的可能,在文科班可以考取重点大学。”家长听说后,立即来校替他报名。该生86届果然考取了武汉大学外语系。
       我班刚组建时,上课懒散,纪律松弛,“混”的气氛笼罩全班。凭经验,我知道绝大部分学生信心不足。经调查,得知学生因受理科班同学歧视,心情压抑,愤愤不平。
       怎样确定治班方针?我面临两种选择:
       一种是从微观着眼,从严入手,整顿风纪,奖勤罚懒,逼学生循规蹈矩;
       一种是从宏观着眼,从宽入手,多组织文体活动,让学生心情舒畅,在玩中受益,在玩中显露各人的长处,继而因势利导,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然后再抓其他。
        权衡利弊,我抛弃了前一种治班方针。其原因有二:
        第一,差生在全班占五分之四,你罚不胜罚。你要求越严,管得越死,他们越觉得读书无味,越不肯认真学习;
        第二,即使用杀鸡吓猴的办法镇住了学生,他们也是口服心不服,你必须时刻盯班,当治安警察,班上才会有暂时的安宁。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表里如一的品格,也达不到多培养几个大学生的目的。
        我采取的是第二种治班方针。

二、通过“迎国庆诗歌朗诵会”,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为了打破班上的沉闷空气,我利用头两周的课外活动,凭记忆亲自教会了三支歌:《我的祖国》、《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岳飞的《满江红》。我变着花样指挥大家唱(齐唱、轮唱、领唱、合唱)。我的行动缩小了师生间的代沟。爱唱歌的差生愿意亲近我了。
       老师有朝气,学生与你就有共同语言。
        为了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我班于84年9月26日晚(星期六)举办了“迎国庆诗歌朗诵会”。筹备阶段,我只做了三件事:确定筹备人员,宣布评比办法,检查各组演员的落实情况。选定篇目、确定演员、编排次序等工作,完全由组长和筹备组的人去办。朗诵会由文娱委员李秀梅主持,她用简短、精彩的话语把反映多方面内容的一个个节目串联起来,使整个晚会紧凑、酣畅,无冷场之感。
       校团委书记李方松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我们的晚会,并当场录音。最后,我充任各种角色,朗诵、演唱了《白毛女》第一幕《杨白劳之死》。        这次朗诵会十分成功。下晚自习后,在走廊上围观的兄弟班、兄弟年级的同学,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校广播室接连三天播送了我班晚会的实况录音。
       这次朗诵会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第一,许多差生的一技之长得到了发挥,他们的自卑感基本消除。一位全班成绩最差的女生,两年后参了军。她在给我的来信中说:“从那次‘迎国庆诗歌朗诵会’以后,我不再感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了。哪怕成绩一直上不去,我对自己仍充满信心。”
       第二,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他们从理科班学生对我班由歧视转为羡慕的言谈中,从各兄弟班相继举办与我班类似的文娱晚会中,意识到我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通过这次晚会,我发现了治理班级的得力助手。我立即调整、充实干部,建立了班上的领导核心。 让文艺委员李秀梅担任团支部书记。
       第四,从此后,我班读诗、抄诗成风,朗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情趣趋向高雅。从语文角度说,这次朗诵会,为全班开辟了引人入胜的第二课堂。
       这次朗诵会对我班工作的推动,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在如何抓班级工作这个问题上,我与现在流行的抓法不一致:我不赞成班主任当抱母鸡,我主张班主任当领航员。这个刚刚组建的慢班,我没有时时刻刻盯着学生,但班上的纪律良好;我很少强调为86年高考打好基础,但苦学的风气迅速形成。特别令人欣慰的是:班干部团结一心,以身作则。
84年10月下旬,我赴荆州参加作文教学经验交流会,回校时代理班主任向我报喜:学生很听话。11月下旬,我赴荆门市参加省语文学会年会,一回来,班长王吟美便向我报喜:“秋运会上,我班夺得全年级团体总分第一。”(我班女生多,拿分多)
       读报时,我向全班表示祝贺,向运动员表示感谢,并鼓励说:“元旦时,全校要举行歌咏比赛,凭大家的劲头,我们肯定能夺第一(后来果然得了第一);我们并不是低能儿,我们的文体能上,我们的学习成绩同样能上!”
       从二上每次的考试看,我班成绩确实在逐步上升。高分层由开始的五、六个,上升到期末的上十个。
       年终评比,我班团支部书记作为全校先进团支部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团县委召开的表彰先进大会。团县委书记亲自奖给我班团支书一面“先进团支部”的锦旗。
       建班仅仅半年,班级面貌大变,真令人精神振奋。我深深体会到:自信是成功的马达,是凝聚人心的高标水泥。没有自信的班级是一盘散沙;没有自信的学生是社会的定时炸弹
       (补记:我的带班方法和优良效果,在其他重点高中复读生中口口相传。高二学年结束后,我班人数增加到六七十人)。

(三)取得家长配合,做好思想工作 

        家长既是学生的后勤部长,又是班主任的助手和工作对象。能否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班级工作的成败。
       我走访或约见家长,特别注意计划性与平等性。这两性带来一种副产品:经常性——每学期,每个同学的家长至少来校与我见面两次。
       我不赞成等到学生犯了一连串的错误或与自己顶牛后才约见家长。
       在接谈家长中,我很注意一视同仁。对成绩差或表现差的学生,我从不当着家长的面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我更不赞成因为在气头上,对家长连起码的礼节也不讲的做法。因为这种控告式的谈话或失礼行为,不仅不能使学生心服,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使家长产生反感。如果在毫不隐瞒地谈学生的问题时,心平气和而又饱含鼓励,就会使家长感到温暖,乐于配合,从而使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
       三下时有个自恃聪明的学生,特别爱睡懒觉,有时上了早自习还装病不起床。我叫他立即搭车回家请家长来。家长和亲友一下子来了三个。
       我说:“××凭他的智力和基础,可以考取重点大学;若再懒下去,连中专也考不取。”
       他当着我的面,向家长汇报了成绩大起大落的情况。我们四个人一起开导他,使他迅速彻底转变。后来果然考取了武汉大学。
        85年暑假补课时,有一个83年从我班(84届)留级的学生来到我的宿舍。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哭。在我的一再开导下,他才说出了实情:“我当时主动要求留级,是想把基础打好一点。可是我无法安心学习:爸爸脾气太坏,妈妈毫不示弱,家中经常吵翻天。哥嫂搬出去后不再顾家,也不管我。所以今年高考成绩只380分。拿到分数卡后,我知道在一中复读已不可能(距复读线差一百多分),就这样回家也太无人味,几次想从四楼上跳下去。但我一想起您对我的关心,便止住了。
       ”我鼓励他勇敢地生活下去,并叫他立即搭车回家请父亲同来。当晚,我向领导强烈要求:“为拯救一个年轻的生命,请破格让这个学生在我班复读。”第二天,父子二人一同来了。我将这个学生的话复述了一遍。这个学生痛哭不止,家长惊得目瞪口呆。我严肃地批评这位家长:“你只顾自己在家里逞威风,已把孩子逼上了绝路!”
        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家长后悔得泪流不止。我说:“学校已同意收你的儿子复读,条件是家中不许再吵嘴。家里有什么难处,也不该让××知道,让他安心学习。”家长当着我的面,向孩子保证彻底改变自己的脾气。后来,这位家长主动定期向我汇报家庭气氛的变化。这个学生86年虽未考取,但总分提高了九十多分。他深知人间有温暖,高考再次失利后,对生活仍充满信心。(后来成了市公安局的基层干部)
       学生是老师、家长共同爱护和教育的对象,因而老师和家长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从爱护和教育学生出发,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老师有时能断出是非曲直。不要当各管各段的铁路警察,只要拿得准,当一当家长之师,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四)当好学生参谋,调理考前心理

       高三第二学期,高考逼近,我把调理考生心理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
       同学间的关系彼此有亲有疏,他们希望在相互切磋中加深友谊;有些同学各科成绩不平衡,他们希望坐在一起,以便互相取长补短。为适应这种需求,我在春节后宣布:在不抛弃成绩差的同学的前提下,自由选好同座。经我批准后,不再变动。有一位女同学为提高数学成绩,点名要求与某男同学同座,并说已经接洽好。我深知这个女同学没有杂念,马上批准。半年后,这位女同学考取了武汉大学(这位女同学叫齐志坚)。
       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学生体质下降严重,生病的较多。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若无人关心他们的疾痛,他们会产生孤独感。这种心理,会延长病期,影响学习。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不是把病生叫到家中吃饭,就是从家中端出便于消化又有营养的食物,送到寝室给生病的同学吃。安×胃病发作,韩×痔疮流血,女生张××预考后不久突然休克……我都是这样做的。这种做法,关心在病号身上,温暖在全班心头,有利于激发备考积极性。(安×、韩×、张××当年都考取了本科院校。)
       高考前一个月左右,应届生特别不适应。他们普遍感到学不进,记不住。晚上睡不着,早晨醒不来,上课打瞌睡,心中很腻烦。有四个应届优生几乎同时向我请假回去调养几天。我讲明利害后,未让他们回去。我叫他们加强体育锻炼,早晚一身汗。并说:“要休息,就在寝室里,你们什么时候想到寝室睡觉,只要向班长说一声就行了。”这四个男生(韩敏、安将、阎化聪、丁冰)按我的话去做,高考时都录取了重点大学。有的领导在高考前一味强调强化纪律,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一位女生有难言之隐,忧心忡忡,一度要求休学治病。我问明症状后,判断不是什么大病,便好言挽留、开导。她留下后,要求独坐后排边角,我满足了她的要求。这个女生86年也考取了大专。
       总之,高考前要多给学生送温暖,少给学生泼冰水。紧弦还是松弦,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一刀切,
不要独腿行路。
   (《86届文科班征程纪实》写于1987年8月5日至10日,这次重发,有较多删节)
作者补充于 09-13 22:16
补充:本篇是我的“班级高考五连冠”的【中篇】。“上篇”内容是八一届、八四届。中篇内容是八六届,第三连冠。
  • 回复3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070

09-14 08:40

粉丝 1199

09-15 00:36
:谢谢理解和支持!
09-15 13:54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