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桥的记忆

2023-09-03   发表于 情系钟祥   阅读 6761   回复 17
淅川县李官桥的前身叫顺阳。

顺阳的历史

顺阳,古县名,在淅川县李官桥镇南五公里的顺阳村,也就是说:顺阳村是古时顺阳县(郡)的治所,有城隍庙为证。因为顺阳在顺水(均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历史上曾有顺阳王、顺阳侯、顺阳公主之称呼。

发展历史:公元前三十一年,西汉成帝刘骜封刘音的三子刘共为“顺阳侯”,始建城于此。公元前七年汉哀帝刘欣封孔光为博山简烈侯,改顺阳县为博山县。东汉汉明帝刘庄将博山县更名为顺阳县。三国时期,在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顺阳县属南乡郡所辖。东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顺阳县属顺阳郡管辖。南朝齐时期,梁武帝父名“萧顺之”,避帝讳“顺”字,改顺阳具为从阳县。《梁书》称顺阳郡为南乡郡。西魏析置郑县,改为清乡。隋朝复名顺阳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立顺阳县,公元623年降为顺阳镇,属冠军县。公元981年又改顺阳县。公元1336年废顺阳县立顺阳镇入内乡县,后改顺阳镇为李官桥镇,于新中国成立划归淅川县。

顺阳郡一一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相当于现今地级市。在中国历史上曾四次在顺阳设置顺阳郡。1.东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郡治南乡县(淅川滔河乡老人仓一带)。历时40年,公元338年恢复南乡郡。2.刘宋时期(公元420一479年),又改称顺阳郡。3.南齐(公元479一502年)时,因避讳梁武帝父名,改顺阳郡(县)为从阳郡(县)。建武五年(公元498一534年),仍为顺阳郡,郡治移治顺阳县。西魏时又改为南乡郡,隋初被废除。

顺阳侯一一中国古代的一种受封爵位。

历史上被封为顺阳侯有六人。他们分别是:1.刘共,公元前31年由汉成帝刘骜所封。2.刘嘉,公元37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所封。3.刘参,袭封为第二代顺阳侯。4.马廖,公元79年被汉章帝所封。5.周千,公元386年道武帝所封。6.李冲,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所封。

顺阳王一一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

历史上被封为顺阳王的有六人,他们分别是:司马畅,司马懿之孙,公元286年受封。刘休范,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八子,公元456年受孝武帝所封。拓跋郁,北魏桓帝之后,先封顺阳公,后追封顺阳王。李泰,李世民四子,公元643年被封。兀都思不花,元仁宗次子,公元1320年由安王降封。朱有煊,朱橚第三子,公元1402受封。

顺阳公主有三位:她们分别是前秦苻坚长女;北魏孝文帝女;北周武帝妹。

楚始都丹阳在顺阳

楚始都丹阳在淅川顺阳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论证:一.有关资料记载,古人把以陕西商县、商南流至河南淅川县南河流称之丹水,而汉语,以山南水北为阳,因此丹阳当因在丹水之北而得名。二.巜禹贡》记载证明,丹水流域是楚人最早期活动地区,都城应该就在这块。古代农耕条件,楚人只会在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春秋初年,巴国想与邓国交往,请楚国作中介,这也说明楚在巴邓之间。三.淅川下寺令尹子庚墓发现,子庚,姓芈,氏熊,是楚庄王的儿子。起初是楚国司马,辅佐令人子重,是掌握国家军事的,相当于国防部长。后来担任令尹,外主军事,内主政治,集军政一身。其身份相当于古代的宰相和现代的国家总理。一个楚国宰相葬在顺阳,说明此时的楚都就在顺阳。克黄,姓芈,名斗,公元前648年一一公元前580年以后人,是春秋楚国的“箴尹”,相当于现在国家的监察委员会主任,古代叫“谏官”。他属于楚国贵族,其基在和尚岭,距子庚墓只有400米,两大贵族墓在一个地方,说明了什么?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始都丹阳在顺阳川。

据淅川县有关史料记载,位于李官桥镇外四、五里地,距丹汉汇流处(丹江口市)30多公里有个叫“龙城”的地方,有一座方方正正占地面积约八十万平方米的古城轮廓遗址,城墙是夯土所筑,土层中有西周时期的陶鬲、陶罐、陶盆和其它绳纹陶片,而且遗址外依稀可见护城河的影子,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此城遗址就是楚始都丹阳。

李官桥镇

李官桥镇的前身叫顺阳镇,明朝嘉靖年间,在丹江河上原来有一座木桥,但每逢涨水桥便被冲走或冲毁。为了方便两岸人们来往、出行方便,在朝为官的李宗木、李蓘、李荫父子三人,捐出俸禄,在丹江河架了一座石桥。为了感谢和纪念李氏父子三人的善举,当地人就把顺阳镇叫做李官桥镇。

李官桥镇在历史上的归属有过多次变化,曾经是邓州、内乡、淅川治辖,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才正式划归淅川县。李官桥镇是丹江河上四大名镇之一,水旱码头,非常热闹和繁华。李官桥镇城池功能完备,城墙周长十余里,城墙顶部可以通行小汽车。建有宝塔式五座城门,每个城门各建有三层碉堡一座。碉堡上配有大中小炮百门。其中一门“将军炮”上的“大明洪武”字样犹为醒目。城池面积6.75平方千米,城内有四大街三小街,青石舖路,黑漆门面。镇上的清真寺、火星庙、三官庙、药王庙、十王殿、平浪宫和具有北方风格的山陕会馆,使儒、释、道、伊斯兰文化融为一城。镇上坐贾行商,人流熙熙,车水马龙,人口多达万余人。粮行、染房、山货行、油坊、药房、五金百货、生资日杂、旅馆饭店鳞次栉比。竹木家具、金银加工、酿酒制醋门庭若市。兴汉、豫华两大烟厂,香烟由水路销往西安、老河口、汉口和上海。商行发行区域性钞票,电话电报把李官桥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四大戏院常年锣鼓铿锵,座无虚席,生旦净末丑演绎着古城的繁华和变迁,上演着秦腔豫曲和楚始都丹阳的金石楚韵。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务院批准在李官桥镇筹建丹江县,牌子挂了半月有余,但因丹江口水库建设而叫停。李官桥镇随着水库建设而永远沉睡在浩淼的水底,虽然从中国版图上彻底消失,但它却永远存留于我们的记忆中。
李官桥人,因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大工程,1959至1960年先支边移民青海后因不适应又返回。1966-1968年又顺丹江汉江而下南迁钟祥县大柴湖和荆门县各乡镇(1966-1967),舍老家建新家,移民精神将代代相传。
作者补充于 2023-09-07
李官桥与顺阳李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淅川县东南有个热闹的集市李官桥镇,位于丹江之滨水陆两便商业和漕运发达。 明朝嘉靖年间举人李宗木以子李蓘贵,诰封南京礼部清仪司主事。李宗木与二子翰林检讨李蓘和刑部主事李荫捐出俸禄在顺阳川,建造了一座石桥造福乡里,乡亲纪念李家父子的善举称为李官桥。 顺阳李氏祖籍邓州长乐林,其始祖李斌元末躲避战乱逃到内乡顺阳川保南堡,李斌就是邓州李阁老文达公李贤的堂叔,李贤在长乐林表也曾题到屡遭兵戈不能自存,各自避乱以全性命而已。 明洪武初年明太祖下诏求贤,李斌被有司举荐任命太常寺卿。李斌之子李敏为人忠厚擅置田产辛苦半生置办了几十顷地。李敏之子李贵,号菊潭。在景泰元年中举,当时李贤任礼部侍郎举荐李贵为安庆府同知。政敌攻击李贤简拔不公任用私人,李贤被贬因时任吏部尚书王翱为李贤得以复职,而李贵被罢官。李贵次子李晓,年仅十四岁考中举人,李晓聪明有才华也颇为自负,之后两次落榜忧愤成疾郁郁而终。李晓之妻以身殉夫,朝廷表彰节烈。 李晓之弟李㬋,弘治年间举人,正德初年任陕西西乡知县。李㬋之子李宗木嘉靖初年中举,为人清高不愿做官自称不仕举人。李宗木的长子李蓘字于田号少庄,嘉靖年间进士,为人刚直不阿授翰林院庶吉士顶撞严嵩被贬陕西阳城知县。后来辞官著书立说。其弟李荫字袭美,任职刑部主事。当时有宦官的母亲杀人,李荫依法惩办,宦官托司礼监太监冯保求情,李荫顶着压力法办了犯人。李荫长子李云鹄字黄羽号华阳,万历壬辰进士,南京监察御史。次子李云雁,万历年间举人,四川监察御史马湖府推官。李云雁堂弟李云鸿在崇祯年间中举。 顺阳李氏五世登科二进士十举人,进士分别是李蓘与其侄李云鹄。举人分别是李贵,李晓.李㬋.李曜.李晴,李宗木.李宗唐.李荫.李云雁.李云鸿。李氏族人著述甚多,有六李集,李宗木杏山集,李蓘太史集,李荫比部集,李云鹄黄羽集,李云雁白羽集,李云鸿秋羽集。
作者补充于 2023-09-12
河南省李官桥李氏各家族行辈派 1、钟祥市柴湖镇李官桥村李文章家族行辈 治 法 大 朝 万 玉 文 吉 新 明 会 义 庆 先 耀 祖 2、河南李官桥李氏万民公之子文义公派下行辈: 老派:忠 直 从 隆 兴 显 德 奕 仁 民 新派:文在书香远,宗功世泽长。修齐成大道,佑启正鸿纲。 ※始祖李斌与大李营同根。经李世钊多年多方寻根而找到,已绪家谱。 李文义公大概在清道光年间由河南省南阳地区内乡顺阳川李官桥镇迁徙陕西省白河县大双乡秧田村柳树沟。十八世李世钊1990年生。 3、河南李官桥大李园李氏家族宗派行辈 河南南阳淅川李姓同宗召集宗派:印文承先兆庭训定士行济邦克复伟芳延映华征 始祖讳诚,字纯一,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人也,因元末避乱迁居顺阳川即李官桥镇大李园(李官桥东3里、大李园北隔小河为小李园)。 4、 河南李官桥大李营村李氏家族行辈: (李文海80岁老人2016.7.15讲) 德泽冀(文)士甫 荣明应克忠 成先鲜生华 广国振书生 教育未需凡 顺康永正清 海瑞帮勋殿 官宦俊杰欣 大李营村在李官桥南约10里处。 大李营顺阳川始祖李斌,李官桥建桥人是李斌后代。 5、河南李官桥南门外李营村李振林家族行辈 应 书 振 大 光 明 时 运 昌 李振林柴湖高中老师,家住钟祥市柴湖镇魏家榨村河(和)岗队,李振林家族由顺阳川南、丹江口北的李家河(在丹江河东岸、湖北管辖、沉于丹江水库下)早年迁徙李官桥镇南门外2-3里的李营村(小李营),1967年又迁徙钟祥市柴湖镇魏家榨村5组。 6、河南李官桥马蹬李家楼李氏 2016年8月11日柴湖镇邓营村李家楼李金华讲:河南李官桥马蹬李家楼李氏来源于陕西省大槐树下。湖南省李家坝李氏和柴湖镇双河村李家营李氏、全坑村李家河李氏与邓营村李家楼同宗,均由李家楼迁徙至。湖南省李家坝李氏后裔文革时曽到李家楼寻根,但当时无人敢联系。淅川县李官桥马蹬李家楼李氏1968年迁徙钟祥市柴湖镇邓营村李家楼队。 李建文2016.10.22讲:李家楼李氏始祖李世威,据传说有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先迁徙在河南省淅川县马蹬朱家山根,后又迁徙李家楼。李家楼李氏始祖李世威后代又分迁各地。 7、李官桥泉店南李庄村李氏李成志家族行辈 成书天文世相传, 兴善积德寿南山。 召贤纳才众心欢, 汇英集杰干一番。 清政廉民国泰安, 教子名扬家法严。 建功树勋争春秋, 创立太平留宇间。 民国李官桥泉店保李庄村(解放后叫杨营大队古庙湖队)在泉店南2公里处,河南省李官桥老地图上有李庄村标注。李官桥镇泉店保李庄村/杨营大队古庙湖李成志的后代有的1968年5月迁徙湖北省钟祥市大柴湖区红旗人民公社杨营大队/村2组(古庙湖队),有的迁徙柴湖镇刘庄村,有的迁徙淅川县城,有的迁徙邓州市。李成志的大哥、二哥约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约清光绪八年1882年)迁徙山西省芮城县。 据传说李成志祖先明初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顺阳川建李庄村。
  • 回复17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龙圣李 最后回复于 2023-12-11

粉丝 4404

2023-09-04
:杨老:中午好!谢谢关注!
2023-09-04

粉丝 46

2023-09-04
:你好!历史难忘!谢谢关注点赞!
2023-09-04

粉丝 22

2023-09-08
:学习了,谢谢关注!
2023-09-08
:《楚居》载熊绎徙于夷屯,对照 《楚世家》: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 姓芈氏,居丹阳。看来夷屯就是丹阳。简文明确说自熊绎一直到熊渠 “尽居夷屯”,这对论断该地的地理方位非常重要。《世家》又记楚武王云:“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熊绎居丹阳当在公元前一千年。距今三千左右。其时不可能有大规模城围。楚国王城有高筑城墙应是在楚国末期悼折王时期才有。古丹阳城只是以聚落形式存在。王城也只是初具形态。之所以称都是因为这里有包括熊绎墓在内的楚先王陵。
2023-09-19
 宋  祝穆《方舆胜览》说:“丹阳城即楚王城,今长宁千户所是也”。荆门古之长林长宁而来。今荆门市区仍有长宁大道。钟祥双河有部分区域在民国26年和解放初期由荆门辖区划归钟祥行政管辖。另楚始都丹阳城枝江说秭归说。据武汉大学石泉教授考证,古六朝时期枝江 秭归地域皆在今钟祥辖区的胡集双河一带。
2023-09-20

粉丝 22

2023-09-08
:学习了,谢谢关注!你可到淅川看看出土不少文物。
2023-09-08
:清华简《楚居》.......女曰,妣隹,秉兹律相,詈游四方,季连闻其有娉,从,及之盘,爰生盈伯、远仲,
    游徜徉,先处于京宗。这句译文为:顺<汉>江而下,到达京宗。这里京宗应是竟宗,即是后世所称竟陵。钟祥在隋唐以前有竟陵   竟陵郡地域名称。《白起列传》记载:“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竟陵即是双河俐河以东至胡集的地域。武汉大学石泉教授的竟陵考言之凿凿定竟陵应是在钟祥境内。
2023-09-12

粉丝 36

2023-09-10
:淅川县最好的地方,沉睡入丹江口大坝库水下。
2023-09-10

粉丝 401

2023-09-16

粉丝 401

2023-09-18

粉丝 401

2023-11-18

粉丝 401

2023-12-1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