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高手

2010-09-21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5493   回复 55


寂寞高手

退居二线后,门庭若市的场景一夜之间改观,局长老赵突然觉得好空虚。勤勤恳恳为党工作了大半辈子,他既不会抹牌,也不懂钓鱼,除了读读报纸,着实在不知道怎么打发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光阴。百无聊赖中,老赵竟操起了三十年前给县长当秘书的老本行,玩起了文字。
毕竟是秘书出身。老赵玩起文字来如行云流水般,真的感觉顺手、畅快,竟一发而不可收。如果不是老伴提醒,他真的不知道写这些玩意干什么用:投党报党刊吧,内容不是很合适;投文学期刊吧,不过是些心情文字;出书吧,不但他自己没有信心,出了也未必有人读……管他呢,玩就是玩,玩得开心就行了,就算是打发时光吧——老赵终于为自己找了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继续玩着文字,玩得乐不可支。除了晚饭后陪老伴散散步,就是伏案,比当年给县长当秘书时还上心。真是一万次说教,抵不上一个爱好。
那年春节,在省城工作的儿子儿媳回家团年,怕二老寂寞,想接老赵和老伴到省城住。老赵竟搬出一尺多厚的文稿堆在儿子面前:“嘿嘿,你老爸日子过得充实着呢!”
儿子好奇地翻了翻,择了一篇读了,一脸的迷茫逐渐转晴,喜形于色,继而又变得疑惑:“好文章呢!老爸——您这是准备出集子呢,还是准备在网络上发表?”
“我只是闲赋在家没事,找找乐子,也算是留给你们的一点精神财富吧,出什么集子啊……什么什么?你说什么网络上发表,什么意思啊?”这回是老赵一脸的迷茫。
“哈!老爸当了一辈子强人,这回落伍了吧!我说的网络,就是网络文学。所谓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也就是在网上发表,在网上流传,与网络有关的文字。我们市就的这么一个论坛呢。”
从那以后,老赵便成了网虫,严格地说,是成了论坛的一介忠实粉丝:练习打字,浏览网文,学习回贴……半个月后,他尝试着将自己曾经在省报上刊用过的一篇心情文字粘贴在了心情版块里,很快,便得到网友的热情鼓励。大家竞相回贴、给他加威望;当然,更多的是对文字的评价,有褒有贬,只是都是出于善意。但最终,版主没有给他加精华。
尽管如此,老赵上论坛的热情还是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起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点击论坛;早餐后,就是敲击键盘,将以前稿纸上的汉字变成电子字;午休取消,午饭后继续;晚饭后陪老伴散步也取消,直接上网跟贴、发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接连发了几十个主贴后,老赵终于有了第一个精华贴,接着,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精华贴……随着老赵在论坛的名声的扩大、威望的增高,老赵的身份也被网友们打探了出来,网友纷纷改称老赵为“赵老”,老赵最初发的几十个主贴也被网友们顶了上来,不断被加威望值,一一被加入精华贴。
三年内,老赵每发一个主贴,都能换来一长串赞美声,再也听不到一点杂音。三年后,老赵那一尺多厚的文稿全部变作论坛里的精华稿,网友们仍然穷追不舍,希望看到他的新贴。老赵只得搜肠刮肚,疲于应付,隔三岔五地发一个主贴,得到的仍然是诸如“不赞一辞,不易一字”的跟贴……
60岁那天,老赵办完退休手续,回家便又上了论坛。这回,他没有再发贴、跟贴,而是将五年来在论坛上发表过的所有200个主贴全部搜索、集中,一一整理修改。他决定出一本集子,只印10册,留给儿孙们做个纪念。
修改过程中,老赵才觉得,只有前面小部分篇目让人感觉是满意的,后面的部分有一半以上需要大幅度修改。因为前面小部分篇目发表在他尚未出名、成为论坛文学高手之前,网友们提出过很多修改意见,他已经根据这些意见,对文字进行了修改;后来的文字,就再也没有听到过谁提出修改意见,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
联想起退居二线前后门庭若市和门可罗雀的反差,老赵肚子里象吞下一个五味瓶,翻江倒海过后,又回到了刚刚退居二线时的那种寂寞尴尬空虚的境地。不同的是,人在职务和工作岗位上有退休的一天,在网络上没有退休的概念。
  • 回复55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楚韵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

2010-09-21

粉丝 1

2010-09-21

粉丝 2

2010-09-21

粉丝 1

2010-09-21

粉丝 1

2010-09-21

粉丝 1

2010-09-21

粉丝 3

2010-09-21

粉丝 3

2010-09-21

粉丝 1

2010-09-21

粉丝 0

2010-09-21

粉丝 15

2010-09-21

粉丝 15

2010-09-21

粉丝 28

2010-09-21

粉丝 2

2010-09-21

粉丝 270

2010-09-21

粉丝 428

2010-09-22

粉丝 3

2010-09-22

粉丝 3

2010-09-22

粉丝 3

2010-09-22

粉丝 3

2010-09-2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