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屈家岭纪行(二章)

05-22 15:33   发表于 文学   阅读 1.2万   回复 5
京山屈家岭纪行(二章)
黄叶斌
龙年五月中旬的一天,我有幸参与了局机关老干部党支部组织的一次“党日主题活动”:前往湖北京山市和屈家岭感受历史人物的风采与考古遗址公园的风韵。这两个地方的参访与学习,都是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与遗址文物的对话,与时间记忆的对话。

张文秋故居的怀念

作为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张文秋身上的这个标签,可能是吸引游客前往其家乡故居参访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张文秋的故居位于京山市孙桥镇青树岭村谢家湾。此地处丘陵地带,山清水秀,绿树环绕,风景宜人。在其故居陈列馆里,我们面对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仿佛她又从历史的硝烟中向我们走来。
她的一生跌宕起伏,人生经历几乎跨越百年。她从一个封建官僚世家的女子,成长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坚强战士,历经了武昌求学、参加了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学典礼,聆听了毛泽东所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共青团代表大会,先后在京山、武汉、鄂豫边区、上海、山东、延安、新疆等地从事革命工作,多次被敌人逮捕又化险为夷,两任丈夫先后被敌人杀害而坚贞不屈,被人们誉为革命女杰传奇女子巾帼英雄。正如她在1984年5月30日所写的《往事感怀》:“十年内乱苦难当,三次入狱志坚强。细雨无声惊远梦,烈士鲜血洒春江。两湖山东出英杰,何须为此报恨长。山东新疆吊青冢,烈士光辉万古扬。母死兄亡为革命,光荣榜上有美名。我应继承勤奋勉,努力为党立功勋。”这些诗句,既是她对往事的回忆与总结,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与告诫。
在参观过程中,我想,在白色恐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个像张文秋一样的革命者和仁人志士,他们为了一个信仰而去坚守、去奉献、去牺牲,是何等地令人感动、景仰、崇拜!因此,今人对于张文秋的纪念与缅怀,与其说是为家乡留下一点革命遗产,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文旅之路,倒不如说,这是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历史增添一点亮丽的底色,为后人的精神图腾谱系补充一些有益的钙片。其价值与意义,是为烈士先贤的魂灵寻找一块安息之地,是向革命先驱无私的奉献与坚韧的信仰告慰致敬,是为当代与后世的传承者留下一方寻根敬仰的精神高地。如此,在张文秋故居前集中宣誓“入党誓词”,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的震撼
中国的农耕文明发祥地在哪里?我们在教科书中一般知道的是神农炎帝为华夏农耕文明之祖,而伏羲女娲则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位于屈家岭的考古遗址发现与发掘,则以不可辩驳的生动事实说明,该地遗址的绝对文化年代距今约5900年至4200年。该遗址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也是屈家岭文化的奉献地和命名地。
来到屈家岭考古遗址博物馆,首先被其恢弘而博大的气势所震撼。该考古遗址公园占地约402公顷,而其中的博物馆陈列展馆,则是一幢褐红色的两层建筑,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在阳光下静卧于空旷的时光之中。其门前的广场阔大,可停百余辆观光车。一座圆形的如篮球场般的蓄水池,犹如一块放大的梳妆镜反射着遗址文化的光辉。“长江谷文明,荆楚新门户”,一幅大型标牌立于大门前,告示着此地的文化地标与历史价值。
据导游和有关资料介绍,该遗址自从1954发现至今,经过三次集中考古开发,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其巨大的人文意义,可以从门前悬挂的匾牌中窥见一斑:中国农谷·屈家岭文化产业研究院、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湖北屈陶屈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文创研学基地、湖北省金色农谷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科普基地。可见,这里已经形成了集科研、教育和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间,是一处具有文明溯源、农耕体验、生态休闲特色的文化遗产景区,2023年被列入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我们进入博物馆展区,仿佛穿越几千年来到了祖先生活的场景。该馆展陈分遗址探秘、先民智慧、文化纵横三个单元和一个沉浸式场景。现存馆藏文物1084件(套),以陶器、石器最具特色,另有自然标本、玉器、瓷器、竹木牙角、漆器、铜器等。其中代表性器物有双腹鼎、彩陶壶、敞口薄胎杯、彩陶球、彩陶纺轮等。
面对着先民们遗留下来的生命密码和生产劳作的成果,我仿佛嗅到了他们人生之路上的沉重叹息与汗渍味道,仿佛看到了他们栉风沐雨艰难跋涉顽强拼搏的身影。在这里,我们不禁感叹,人类成长、进步、蜕变的足迹,真是一部筚路蓝缕、惊心动魄、绝处逢生、柳暗花明的生命交响曲,是一种文明形态探索、进化、创造、成熟的生活变奏曲,也是一首文化生态在与自然的抗挣中逐步适应、融合、形成的天人合一的诗意畅想曲。如碳化稻谷遗存,昭示着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成熟的人工水稻农业种植技术的结晶,对于中国农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田”纹陶球,表明当时先民们开垦种植的土地已经是“田”字形的规整形态,并且形成了水利排灌系统,象形反映了该遗址史前先民们种植和管理水稻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稻作农业的成熟发达,同时它看起来像是早期文字的萌芽。这里的每一件文物,仿佛是先民们的智慧、意志、勤劳和创造的集中体现与生动证明。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对遗址现场进行观摩就返回了。我想,中国大地上的博物馆星罗棋布,这些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活力且富于创造力的民族,华夏文明的古代成果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加强大的激励作用与感召效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约2190字 写于2024.05.21)
  • 回复5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4405

05-22 19:29

粉丝 41

05-27 17:58

粉丝 126

05-28 07:36

粉丝 41

06-02 16:00

粉丝 119

06-10 16:18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