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之三《红烛闪光,教坛创新》 华元林

03-26 13:14   发表于 教育   阅读 7483   回复 7
红烛闪光,教坛创新
——回忆聂光新老师

我的老师聂光新1961年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应城一中,担任高一(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这一年秋季,我从应城乡下初中考上应城一中,编入高一(1)班,成为聂老师的“开门弟子”。作为班级语文课代表,我有幸承蒙聂老师更多的栽培。1964年高中毕业至今过去了整整一个“花甲”,但聂老师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依旧那么深刻,那么清晰。

独辟蹊径的教学风格

清代学者袁枚有句名言:“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语文教学最忌讳的也就是一个“平”字。平淡无味、平庸无奇的语文课,往往会销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聂老师的语文课,跟他的名字一样,总给人“闪光”、“创新”的感觉。他根据不同的文体,或精讲点评,或质疑讨论,或品味朗读,不拘一格,唯效是求。尤其在朗读教学上,聂老师费尽了心思,做足了文章,辟出了一条属于自身风格的教学之路。记得学习李白《蜀道难》这篇诗歌时的情景:聂老师请一位同学起来口头翻译篇首“噫吁嚱,危乎高哉”这一句。这位同学是这样翻译的:“哎呀呀,好高的山啊!”聂老师点评到,翻译不错,只是“好高的山”一句中,要将“好”字读重读长,才更能体现作者用感叹句开篇的本心,突出蜀道的高危之势和作者的惊叹之情。按照聂老师的点拨,同学们试着将“好高的山”重读了一遍,效果显著见长。大家的朗读兴趣顿时高涨。课文刚上完,多数同学就能背诵全诗了。
在范读一些感情浓烈的课文时,聂老师或慷慨激越,或凄凉悲哀,有时竟情不自已,声泪俱下。聂老师用他的热血和激情,把同学们导入情感的胜境。课堂上,跃动的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符;奔涌的是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波涛。同学们普遍感到,听聂老师的课,是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更是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升华。人们曾经把高中语文教学的风格分成许多流派,聂老师无愧为“情感派”的代表。

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

聂老师能歌善舞,文艺特长突出,他把语文教学的阵地“扩容”到文艺领域。有一次师生在应城短港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工间休息,聂老师教全班同学唱革命歌曲《战士歌唱<东方红>》。记得前几句歌词是这样的:“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春夏秋冬亮晶晶。伟大领袖灯前坐,铺开祖国锦绣前程……”歌曲高亢豪迈,饱含深情。唱完后,聂老师问大家:“我今天教你们什么了?”同学们都认为,不就是教我们唱歌吗!聂老师告诉大家:像这样词曲兼美,声情并茂的音乐作品,其实就是一篇优秀而生动的语文教材。唱这样的优秀歌曲,难道不就是在学习语文吗?大家心领神会,无不点头称是。
在聂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的文艺氛围特别浓厚。有的人口袋里一把口琴,有的人抽屉里一根笛子,还有的人课桌边放一把二胡。当年《洪湖赤卫队》、《刘三姐》以及《五朵金花》等经典电影的歌曲,在我班传唱得最快最广。尽管当时经济条件很差,甚至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但是大家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真所谓“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印象最深的是,1964年高考前,为配合当时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聂老师顶着影响高考的风险,组织我班排演歌剧《白毛女》,想不到在应城剧场公演竟大获成功。我出演反面主角黄世仁,由于在舞台上再现恶霸地主黄世仁刻毒凶恶的本质,演出过程中,义愤填膺的观众竟指着我咬牙切齿地怒骂,此后还送了我一个“黄世仁”的绰号。不久,《白毛女》剧组的几个主要演员,几乎都考上了大学。
聂老师还是乒乓球、羽毛球的业余高手,师生间的“pk”是家常便饭。我班的张冬娃同学还成为当时孝感地区乒乓球比赛的女单冠军。聂老师这种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帮助同学们养成健康丰富的人生爱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这不就是地地道道的素质教育吗?

独具慧眼的教学见地

1964年高考作文是《读<干菜的故事>有感》。背景材料写的是两次灾情的对比:发生在当下的一次灾情,一方受灾,八方支援。各地群众不仅给灾区送去了干菜,还额外在干菜包里偷偷“夹带”许多粮食和干肉,表达社会主义大家庭对灾区人们的一片深情。而在解放前的一次天灾中,狠心的地主,将存了多年的霉烂地瓜叶“夹带”砂石高价卖给灾民,大发横财。很明显,读后感要求考生突出表达“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主题。文题在手,似曾相识。这是因为,聂老师根据当时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背景,布置我们写过多篇这类新旧对比、忆苦思甜的作文,排演过揭露旧社会黑暗本质的歌剧《白毛女》。因此,高考作文在我们面前,如同平时作文的顺向延伸,鲜明爱憎的自然表达。
1964年我们高中毕业后,聂老师接着教应城一中1965届高三。当时,我国大力开展抗美援越运动。1965年高考之前,聂老师就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时政,对标越战开展写作训练。当年的高考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写一封给越南人民的信。面对作文考题,考生感到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几十年来,聂老师之所以被称为高考作文的“猜题专家”,不是因为他有算命先生的“先见之明”,只是因为他的教学慧眼能“扫描”祖国前进的步伐,能“监控”时代跳动的脉搏。这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语)的作文教学观念,不仅使得学生能写出高分作文,而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明世情、通事理,接地气的健康文风,通过写作,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独领风骚的教学业绩

应城一中1964届高三(1)班,是聂老师所教的首届毕业班。由于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期,当年全国的高考招生录取率很低,然而我班竟有近半数的同学考入各类高等院校。我班李大伟同学是应城第一位清华生,成为历届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这对于一所普通县城的高中,对于带首届高中毕业班的教坛新秀聂老师来说,的确是了不起的成绩。我班落榜的同学落榜不落志,凭着他们在高中三年夯实的基础,经过打拼,同样走出了各自成功的人生之路。
聂老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坛,四时耕耘。他的学生中,不乏政界明星、商界大腕和学界巨子。但格外值得敬仰的是,他恪守孔子“有教无类”的信条,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视为素质教育和教师师德的试金石。他认为,“十个指头有长短,个个指头都连心”,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嫌贫爱富,喜优厌差。他在培养优生的同时,用加倍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钟祥一中任教期间,硬是将“垫底班”打造成获得县级表彰的先进班,创造出“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教学奇迹。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有句名言:“爱自家的孩子是人,爱别人家的孩子是神。”在聂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神”的境界。
人们常说:人生道路很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无疑,高中三年正是人生中这“紧要的几步”。感谢聂老师带领我们将这“紧要的几步”走得特别踏实。当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聂老师根据我个人的特长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指导我第一志愿填报了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大学毕业后,我也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从此,我仰望着聂老师的项背一路前行。
值得欣慰的是,我没有辜负恩师的希望,践行了教育家蒋南翔“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站了五十二年的讲台。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998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教学突出贡献奖”。现为全国“百强高中”——湖北省襄阳四中的名誉校长。我的学生,乃至学生的学生中,不少人已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是一项隐含“基因传承”的事业。饮水思源,这一切,都离不开聂老师当年无声的滋润,有情的教化。在聂老师的专著《我的素质教育之路》即将付梓之际,敬祝生活在全国长寿之乡——钟祥的恩师健康长寿!

学生:华元林
2024年3月22日

华元林,襄阳市四中名誉校长,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1998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教学突出贡献奖。”
作者补充于 03-28 07:56
编审先生:你好!请将下面的“作者介绍补充到文题的下面。谢谢!   

 补充:
  
    华元林,襄阳市四中名誉校长,湖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1998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教学突出贡献奖。””
  • 回复7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sj大灰狼 最后回复于 11-25 09:31

粉丝 4414

03-26 13:49
:谢谢鼓励和支持!华元林是我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生第一届学生中的一员。他1998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教学突出贡献奖“
03-28 08:07

粉丝 1070

03-28 07:34

粉丝 1070

03-28 08:09

粉丝 1070

03-28 08:11

粉丝 1070

04-26 21:36

粉丝 0

11-25 09:3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