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率最高的疾病—— 耳石症知识及相关病例讲解(三)全文完

2021-05-14   发表于 商情   阅读 5547   回复 7
向您讲述康复故事,为您普及健康知识

        钟祥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

     ——我是一只小小萤火虫,但愿我微弱的光,能照亮你前行的路,用我炽热的情,能温暖你冰冷的心!
      病例5:邬××,女,50岁,钟祥市长滩镇大兴村    就诊时间:2021年2月28日
      就诊经历:患者于2020年3月初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先后经某市人民医院、中医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颈椎病”等。

      因患者部分病历资料缺失,以下仅展示部分病历资料。
2020年3月21日某医院颅脑CT报告
2020年3月21日某医院颅脑CT报告
2020年4月1日某医院颅脑磁共振报告
2020年4月1日某医院颅脑磁共振报告
2021年10月31日某医院颅脑及颈椎磁共振报告
2021年10月31日某医院颅脑及颈椎磁共振报告
患者在某医院的出院小结
患者在某医院的出院小结
患者在某医院的出院小结
患者在某医院的出院小结
      近1年来,患者多次在两家医院住院予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凝聚、降脂”、以及“祛风化痰、健脾养胃”中药汤剂内服,并多次行耳石复位等治疗,喝中药近1年,花费数万元治疗费,还是没有治疗效果。因在医院有颈椎病的诊断,患者又自行在市区某按摩店按摩时经人介绍于2021年2月28日来我科求诊。
闭目原地踏步试验
闭目原地踏步试验
闭目原地踏步没走两步就东倒西歪
闭目原地踏步没走两步就东倒西歪
没走几步就移动大于1.5米、偏转大于45度
没走几步就移动大于1.5米、偏转大于45度
滚转试验(Rool-test)可见向地性眼震
滚转试验(Rool-test)可见向地性眼震
      闭目原地踏步试验阳性,滚转试验右侧偏转可见向地性眼震,诊断为右侧水平半规管结石,立即予以水平半规管耳石复位术,一次复位成功。自此历经波折、并困扰患者一年的眩晕彻底解除,几天后踏上北京的务工征途。写此文时,电话向其索取此前完整病历资料,恰逢其因“五一”假期刚从北京返回家中,很快给我送来资料,并告诉我一直都还好,随后我又对其进行测试,一切正常。
病例6
       这个病例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我的病例,甚至我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南湖原种场(现在好像改南湖新区了吧),这是2019年因病在某医院住院时同病房的一个患者,慢我一天(大概是2019年9月30日)入院。因为不认识,加上一开始我自己身体不太舒服也没有互相交流,到第二天(10月1日),其女儿女婿去送饭,一看其女婿是我非常好的一个朋友的表弟,交谈中我得知他是因眩晕在门诊治疗两天无效,才收治入院,医院CT等检查后诊断为后循环缺血。
      说到后循环缺血,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向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后循环缺血。
      脑血流供应来自二个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供应额叶、颞叶、顶叶以及基底节等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流,故又称前循环,包括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椎基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后部的2/5、包括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以及部分间脑,故又称后循环,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
      后循环缺血以前不叫这个病名,以前叫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因使用过于泛化,也就是扩大化,可以理解为乱用的意思,现多称为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包含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脑梗塞,但个人认为这个病名现在使用更加的泛化,更容易让患者误解为医生在玩概念游戏。
        随后我对其进行了简单问诊,患者告诉我,不动不晕,一翻身就晕,天旋地转,恶性呕吐,躺一会就恢复了,我一听这不正是耳石症的表现吗?我问他向哪一边翻身时晕得厉害,患者说,两边翻身都晕得厉害。我说那是不可能的。因我自己也还打着吊瓶,因此我嘱患者按我的要求进行了测试,先向左侧翻身,没有出现眩晕,接着又按我的要求向右侧偏转,结果刚一偏转患者天旋地转,接着哇的一口,将胃内容物全部吐出,接着我让患者按照我的要求做了一个耳石复位的姿势。此时刚好护士进来查房,一看怎么吐了?快让医生开止吐的针打。我告诉她,是因为刚刚让他进行了一个滚转试验,他眩晕的原因是右侧水平半规管耳石引起,不需要用止吐药。随着呕吐完毕清洁口腔后,患者突然发声,咦...........我感觉好了,不晕了。随后患者可以和平常一样,随意翻身起床了,没有任何症状了,后来医生进来查房,患者要求出院,医生说,你昨天才住进来今天就要出院不可以,但随着下午各种检查结果出来没有问题,当天下午还是为他办理了出院。
       误诊无处不在,究其原因,不管是患者还是临床医生,人们对耳石症相关知识还是认知不足,所以有必要进行相关知识普及,让广大群众都能了解和掌握耳石症的基本知识及自我识别是必要的。
      很多患者问我,为什么大医院那么先进的“太空转椅”、“视频眼震仪”都检测不出来,检测出来了也复位不了,而您仅凭手法就能很准确的定位,并且能迅速进行复位?
      我告诉他,其实耳石症并不算是一个很难检测和治疗的疾病,用迪克斯-霍尔派克试验(Dix-hallpike)、滚转试验(Rool-test)这两个试验,根据体位、眼震方向即可判定耳石位置,根据耳石所处位置选取相应复位方法即可复位。至于视频眼震仪检测,无非就是通过两个摄像头将眼睛放大,以便于医生观察眼震情况,有些细微的眼震比肉眼更容易观察到一些而已。而所谓的“太空转椅”不过是为了减轻医生的体力而已,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并算不上多先进的设备,而一些医院以此为噱头吸引患者,方便收取一些费用罢了。耳石症研究比较深入的医生仅一人、一床足矣!

耳石症自我判定方法:
1. 体位性眩晕,即体位改变时眩晕,如坐起、躺下、翻身、低头、仰头等头处于某一特点位置时发生眩晕。
2. 眩晕的特点是天旋地转甚至有恐惧感,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
3. 除嵴帽结石外,眩晕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钟,一般为1分钟以内,保持体位不动、或者改变体位眩晕迅速消失退。
凡是出现以上症状者基本可以判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即耳石症;这时你需要到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复位,因耳石复位是一个相对危险的动作,千万不要自行复位,以免耳石进入到其它半规管变得更加复杂,以及其它意外发生。
      复位后可适当辅以中药或者钙离子拮抗剂、扩张血管药,如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
如果没有合并其它症状,一般不建议进行CT、磁共振等一些无意义的检查和治疗。当然如果你要做这些检查医生一般也不会反对,因为花费的是你的钱,而一定意义上讲做这些检查也是医生为防止纠纷而采取的自我保护之举!
      自2008年准确诊断并成功复位第一例耳石症患者以来,通过我的宣传讲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了耳石症。患者从最初的一年甚至几年一例到现在的一年10余例次,到目前为止总共为60余例次患者进行了复位,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24岁,前侧半规管耳石、后侧半规管耳石、水平半规管耳石、嵴帽结石,还有三例疑难病例,一例为2012年6月8日接诊的56岁的聋哑人(子婿台),因无法交流只能通过其子手语翻译沟通;一例为2019年5月接诊67岁的独眼老太(郢中林集),因一只眼球摘除,仅剩的一只眼裂小,检查时一眩晕眼睛就紧闭无法观察眼震;还有一例是2020年1月接诊的文集镇一位59岁的耳石危象患者,这60余例患者都成功复位,自豪感、成就感满满!
      耳石症真的是临床中误诊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没有之一;如果你觉得我讲得正确,请转发或者告诉更多的人,以免广大耳石症患者忍受眩晕之苦,误诊后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带来之心痛和久治不愈到处求诊来回奔波之劳!
谢谢大家!
  • 回复7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小小萤火虫 最后回复于 2021-05-20

粉丝 17

2021-05-14
2021-05-14

粉丝 35

2021-05-14

粉丝 7

2021-05-15
:我常跟病人讲,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疾病的无知,你说是吗?
2021-05-18

粉丝 8

2021-05-19
:耳石症发病率高,几乎每个人都有发病可能,而我们很多临床医生都缺乏对耳石症相关知识的了解,更别说广大患者,因此误诊率也极高,只要有文中讲的体位性眩晕,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变位试验等测试和检查,即可识别出耳石症,从而做出正确诊断,谢谢你的浏览!
2021-05-20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