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者的电影---《转山》

2012-02-26   发表于 运动   阅读 4577   回复 2
《转山》改编自同名畅销书,原著记录了作者谢旺霖骑行2000多公里到达西藏的旅程,这个崇尚自由的流浪故事令无数年轻人向往。电影《转山》想传达给人的是一股梦想和不屈的力量。2011年10月30日下午,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闭幕,《转山》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2011年11月2日,《转山》在拉萨布达拉宫的广场前举办了影片的全球首映礼。
故事大纲:根据谢旺霖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真人真事为蓝本。 一个24岁的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c75c10385343fbf2a0a5c26bb07eca8064388fe8.jpg 电影《转山》
台湾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从丽江出发,独自骑行穿越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近20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高原之路”。

  一路上他经历了穿越无人区、夜间骑行几乎掉下悬崖、八宿打狗、由于食物中毒而整整两天上吐下泻……艰险的旅程过后,他从懦弱寡言到可以和藏民同食一块糌粑。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电影,更是一次关于自由、成长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从电影中找到出发和改变的理由,青春、酷劲儿十足、以及自由和释放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书豪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台湾青年,无所事事,整天窝在家里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的哥哥书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处处是书豪的榜样。哥哥书伟报名了一个“流浪者计划”——骑自行车去拉萨。书豪对哥哥的“疯狂”行为表示不解,他只想在家被人照顾,安逸生活下去。哥哥书伟的意外去世撼动了书豪的心,书豪决定完成哥哥之前的愿望。父母、女朋友都觉得他不行,劝他不要这么偏执。书豪也为了证明自己,踏上征程,从丽江出发骑自行车到拉萨。

  书豪之前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在丽江的台湾人—— 志平。志平是位路子很广的人,逢人便说这是我的小兄弟,还说要跟书豪一道骑车到拉萨。但志平让书豪无休止的花销渐渐让他觉得此人很不靠谱。虽然书豪知道这一路会比自己想的还要难,他还是一个人上了路。

  刚出丽江,书豪遇到了一位骑行者晓川与他同路,晓川是位比书豪年长很多的骑行爱好者,经验多,在骑行和生活方面都能给予书豪很中肯的帮助。但他就是爱讲自己做糕点那点事儿,书豪老觉得他人怪怪的但又很可爱。两人投宿过香格里拉的牧民奶奶家,也在盐田的藏女小男孩家过过夜,品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c8ab0bce3bd2e256b600c8d5.jpg 剧照
尝着晓川大哥做的酥油饼干,书豪觉得自己这一路上并不孤单。

  一次夜翻山路,晓川意外坠崖,身受重伤。书豪的信念已在崩溃的边缘,他开始怀疑自己此次征程的意义。书豪回想起这段路上晓川大哥对他不断地鼓励,相信他自己一定能走完这段路。飞来寺的歌声经文又让他坚持自己走下去……

  东达下雨,投靠无门的书豪心理上再次承受考验。怒江被藏獒追逐、然乌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书豪依然在路上。通麦路遇朝圣母女,书豪寻找到不同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一路上有欢歌笑语,一路上有悲喜离合,一路上还有人间冷暖。书豪骑在路上,寻找价值,完成自我。

  在海拔5000米的色季拉山垭口,书豪拿出朝圣母女赠予的五彩风马旗,洒向天空。他双手合十,念诵着六字真言,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

  在布达拉宫门前,书豪与大家一起载歌载舞。书豪把陪伴自己一路的自行车送给了需要的人。

  回到台湾的书豪展开了研究生生涯。书豪来到灵骨塔,把自己这一路写成的“骑行者日志”放进了哥哥书伟的灵柩里.完成了哥哥的愿望,他似乎比完成懂得的更多。书豪回到台湾接到了晓川哥的信,他又出发了啊!
  • 回复2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0

2012-02-27

粉丝 1

2012-02-2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