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战“幸存者偏差”谈暑假教师“防溺水”教育!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轰炸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则认为,那些机翼千疮百孔正说明机翼被子弹击中并不致命,因为那些回来的幸存者正好能说明这一点。而回来的飞机机尾很少被击中,是因为击中的都回不来了。后来,军方采纳沃德教授的建议,加固了机尾,大大增加了存活率。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原理!
反思暑期“防溺水”教育,是否存在幸存者偏差的可能呢?
学校教育部门对学生暑期的安全教育,只有教育责任,教育责任尽到了就可以了。如果像我们这样,沿岸巡河,家家走访,全社会立体轰炸教育。是否也会有幸存者偏差事故发生?
因为我们教育的力度很大,所有想游泳又管不住自己双腿的学生,是不是都会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到僻静的地方偷偷地游泳,根本不敢去人多的游泳场所去游泳。他们会选择正中午最热的时候下水,或者偏晚的时候下水,因为这个时候下水,家长在睡觉,老师看不到,社会人士游泳爱好者也看不到。这样,一旦出现事故,没有人能够看到,孩子也不敢说,也不会得到及时的救援,死亡率会更高?
我们是不是在微信群里友情提示就够了呢?
沃德教授则认为,那些机翼千疮百孔正说明机翼被子弹击中并不致命,因为那些回来的幸存者正好能说明这一点。而回来的飞机机尾很少被击中,是因为击中的都回不来了。后来,军方采纳沃德教授的建议,加固了机尾,大大增加了存活率。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原理!
反思暑期“防溺水”教育,是否存在幸存者偏差的可能呢?
学校教育部门对学生暑期的安全教育,只有教育责任,教育责任尽到了就可以了。如果像我们这样,沿岸巡河,家家走访,全社会立体轰炸教育。是否也会有幸存者偏差事故发生?
因为我们教育的力度很大,所有想游泳又管不住自己双腿的学生,是不是都会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到僻静的地方偷偷地游泳,根本不敢去人多的游泳场所去游泳。他们会选择正中午最热的时候下水,或者偏晚的时候下水,因为这个时候下水,家长在睡觉,老师看不到,社会人士游泳爱好者也看不到。这样,一旦出现事故,没有人能够看到,孩子也不敢说,也不会得到及时的救援,死亡率会更高?
我们是不是在微信群里友情提示就够了呢?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