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一路向北之大同

09-03 16:13   发表于 旅游   阅读 5705   回复 0
题记:8月3日至大同,云中的平城慢慢揭开她的面纱,用人文的温良恭俭让远道而来的你颇为感动。你不由得想记下这盛夏清凉中的点点滴滴……
御河公园
      4日晨,携家人一起,驱车跨越御河大桥,至御河公园(河东)漫步,各种绿植,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大大方方,铺满了御河两岸,即遮蔽不算火辣的阳光,又近距离拥你入怀,承接阳光雨露、远道客人的亲密抚摸。
       夹岸的垂柳,恰是草原姑娘的长发,修长、茂密而富有弹性,瀑布一样垂下,随风摇曳,尽显华美姿态……
       山楂、海棠、刺枣、沙棘……圆润、青红的山果缀满纸条,如同成排热情好客的高原少女们,张开丰盈的臂膀,略带羞涩但热忱满怀地欢迎游人们的到来。
      毕竟少不了扎堆、密布的白杨树,白净的枝条、劲绿的叶丫挺拔向上,整体就像神话悟空、哪吒般的喷张毛发,尽显大罗金仙历经磨难依然不变的骄傲气质。
       映像最深,最感亲切的,莫过于北方五谷,粟稷弯腰、莜麦带笑、黍子黏情、菽豆敦厚、胡麻恭谦。他们簇立在北方的大地上,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随风漫舞,她们似要诉说着什么,似要游人一眼五千年,看见这个民族的姿态、颜色、性格和底蕴。
       还是来看看御河吧!听说近几日,非常少见的发了一次洪水。数百米宽阔的河面,水流平稳、泥汤昏黄,你以为是北方河流的主色调。其实错了,晨练的市民告诉你,河水平日洁净如洗、游鱼如织、睡莲翩然、舞荷悠然;梯级橡胶坝筑起云中平湖,影新城风姿、揽山月入怀、醉游人憨态。而本次洪水安然过境,竟然也是百年难遇,却恰好体现了大同古城现代城建的实力和魅力。往日煤黑子的旧貌,是彻底的一去不复返了。
       现今城市里、居民中、网络上,对曾经大同亘古翻新建设的引领者、规划者、建设者赞不绝口。笔者甚同,特借御河度汛一事作小诗为记:
        平城夏汛平安度,
        御河东园御柳斜。
        称道耿公直为民,
        云中来客始归家。
粟(北方人俗称谷子:主粮)
粟(北方人俗称谷子:主粮)
黍
  • 回复0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