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钟祥一中校歌》诞生纪实 (旧作重发) 2025年3月10日
【导言】我的《向钟祥一中党委的紧急建议》的帖子,是为了请一中领导尽快请行家为我创作的新校歌谱曲,因为校庆120周年纪念日一天天逼近。有些版友对校歌常识不了解,回复了一些外行话。为了近日有的放矢地切磋,我特地重发旧作,提供一些有关校歌歌词创作的常识,供热心的版友参考。
《钟祥一中校歌》诞生纪实 1999年11月底
1994年秋,为了迎接一中校庆90周年,卢克之校长请语文中年老师王某某写校歌。
王某某完成草稿后,请我给他参谋参谋。
我浏览后,一针见血地说:“歌词是诗,诗不一定是歌词。你的诗,长达百句。这叫曲作者怎么谱曲?这叫学生怎么演唱?”
他说:“您能否帮忙改成歌词呢?”
我说:“校长是请你写校歌,我不能越俎代庖。”
但是,校歌的优劣,关系到母校的荣辱,我不能袖手旁观。于是,我在口头上教他写歌词的方法:“校歌的内容要集中;主题要鲜明;语言要精炼、形象;篇幅最好是两段,每段十句左右;两段相对应的各句,音步要相同。”
王某某将自由诗改成歌词后就交卷了。歌词由在武汉音乐学院进修的女老师曹某带到武汉请她的老师谱曲。然后与《中学生守则》一起,铅印在一个袖珍小本本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小本本上的校歌。我感到本本上的歌词质量问题严重,便找到卢校长,说:“校歌歌词太差劲——内容空泛,见物不见人,只见口号,没有情韵,没有激励作用,只会贻笑大方!”
他说:“我们也不满意这首歌词,所以没有组织教唱。您能否帮忙修改一下呢?”
“我重新写。”
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领导们都知道:校歌歌词,一中老师中只有我能写。但因与我的关系搞僵,卢校长不便
开口。
我接受写歌词的任务,不是为了改善与卢校长的关系,而是为了庆祝母校的生日,为了不让母校丢脸。
当晚我便写好了歌词。
经领导审阅过关后,我到师范请刘从武老师谱曲。
谱曲后的校歌,音乐老师唱给卢校长听,他很满意。
校歌歌词如下:
标题 校园处处有温馨
(一)
绿树掩映着两千年文明,
繁花簇拥着白雪古亭。
坚实的台阶,
矗立的楼群,
莘莘的学子,
辛勤的园丁。
啊,兰台,
你承前启后谱新曲,
校园处处有温馨!
(二)
新世纪的曙光把我们招引,
我们肩负着伟大使命。
青春的脚步,
攀登的身影,
严谨,求实,
奋进,创新。
啊,兰台,
你继往开来展雄风,
校园处处有温馨!、
卢校长评价说:“您写的校歌,主题非常突出——校园处处有温馨;您写的校歌,突出了学校的历史作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您写的校歌,紧扣了时代特点——二十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即将到来;您写的校歌,突出了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您写的校歌,既见物,又见人,更见精神。这一切,都是王老师的歌词中所不具备的。”
我说:“第一段开头,我用了王老师歌词的原句——这两句点明了一中校园的文化底蕴。第二段我用了原作中的八个字——“严谨,求实,奋进,创新”。这是一中的校训,是必须写进校歌中的。其他的歌词都是我创作的。”
卢校长又品味了好一会儿,提出一点商榷意见:“第二段第二句能否改为‘伟大工程’?”
我说:“现在到处在搞红红火火的建设,人们有时把‘工程’二字滥用。‘工程’是有形的,‘使命’是无形的;‘工程’是有时段性的,‘使命’是与生命同步的。因此,这里不能用‘工程’取代‘使命’。”
卢校长接受了我的看法。
卢校长对我歌词的口头点评,使我感到他是个有艺术品位的人。
《校园处处有温馨》的词曲被领导认可后,由我送到《钟祥日报》发表。为了鼓励年轻人,我将王某某放在歌词第一作者的位置。
这首校歌,诞生在校庆90周年前夕,热唱了整整十年。
后来一中扩招初中部,音乐老师教全体初中生唱会了这首高中部的校歌。
校庆100周年时,校址搬迁,《校园处处有温馨》才被第二首校歌取代。
《钟祥一中校歌》诞生纪实 1999年11月底
1994年秋,为了迎接一中校庆90周年,卢克之校长请语文中年老师王某某写校歌。
王某某完成草稿后,请我给他参谋参谋。
我浏览后,一针见血地说:“歌词是诗,诗不一定是歌词。你的诗,长达百句。这叫曲作者怎么谱曲?这叫学生怎么演唱?”
他说:“您能否帮忙改成歌词呢?”
我说:“校长是请你写校歌,我不能越俎代庖。”
但是,校歌的优劣,关系到母校的荣辱,我不能袖手旁观。于是,我在口头上教他写歌词的方法:“校歌的内容要集中;主题要鲜明;语言要精炼、形象;篇幅最好是两段,每段十句左右;两段相对应的各句,音步要相同。”
王某某将自由诗改成歌词后就交卷了。歌词由在武汉音乐学院进修的女老师曹某带到武汉请她的老师谱曲。然后与《中学生守则》一起,铅印在一个袖珍小本本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小本本上的校歌。我感到本本上的歌词质量问题严重,便找到卢校长,说:“校歌歌词太差劲——内容空泛,见物不见人,只见口号,没有情韵,没有激励作用,只会贻笑大方!”
他说:“我们也不满意这首歌词,所以没有组织教唱。您能否帮忙修改一下呢?”
“我重新写。”
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领导们都知道:校歌歌词,一中老师中只有我能写。但因与我的关系搞僵,卢校长不便
开口。
我接受写歌词的任务,不是为了改善与卢校长的关系,而是为了庆祝母校的生日,为了不让母校丢脸。
当晚我便写好了歌词。
经领导审阅过关后,我到师范请刘从武老师谱曲。
谱曲后的校歌,音乐老师唱给卢校长听,他很满意。
校歌歌词如下:
标题 校园处处有温馨
(一)
绿树掩映着两千年文明,
繁花簇拥着白雪古亭。
坚实的台阶,
矗立的楼群,
莘莘的学子,
辛勤的园丁。
啊,兰台,
你承前启后谱新曲,
校园处处有温馨!
(二)
新世纪的曙光把我们招引,
我们肩负着伟大使命。
青春的脚步,
攀登的身影,
严谨,求实,
奋进,创新。
啊,兰台,
你继往开来展雄风,
校园处处有温馨!、
卢校长评价说:“您写的校歌,主题非常突出——校园处处有温馨;您写的校歌,突出了学校的历史作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您写的校歌,紧扣了时代特点——二十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即将到来;您写的校歌,突出了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您写的校歌,既见物,又见人,更见精神。这一切,都是王老师的歌词中所不具备的。”
我说:“第一段开头,我用了王老师歌词的原句——这两句点明了一中校园的文化底蕴。第二段我用了原作中的八个字——“严谨,求实,奋进,创新”。这是一中的校训,是必须写进校歌中的。其他的歌词都是我创作的。”
卢校长又品味了好一会儿,提出一点商榷意见:“第二段第二句能否改为‘伟大工程’?”
我说:“现在到处在搞红红火火的建设,人们有时把‘工程’二字滥用。‘工程’是有形的,‘使命’是无形的;‘工程’是有时段性的,‘使命’是与生命同步的。因此,这里不能用‘工程’取代‘使命’。”
卢校长接受了我的看法。
卢校长对我歌词的口头点评,使我感到他是个有艺术品位的人。
《校园处处有温馨》的词曲被领导认可后,由我送到《钟祥日报》发表。为了鼓励年轻人,我将王某某放在歌词第一作者的位置。
这首校歌,诞生在校庆90周年前夕,热唱了整整十年。
后来一中扩招初中部,音乐老师教全体初中生唱会了这首高中部的校歌。
校庆100周年时,校址搬迁,《校园处处有温馨》才被第二首校歌取代。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