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的世界

2020-07-05   发表于 文学   阅读 3654   回复 17
嵇康的世界 文\唐泉
        一
     公元263年。
     洛阳,东市,断头台前。嵇康缓缓抬头看了看太阳,时候还早。“ 取我的琴来。” 嵇康平静的对他哥哥说。
     几乎所有读过点书的人都应听过嵇康这个名字,且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他的生平。嵇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胸中丘壑是怎样的高低起伏?却不是那么容易了解和窥探,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亦或许,从来就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走进嵇康的世界。
        这是一个帅到极致的男人。身长七尺八寸,换算成现代度量单位是一米八零。“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同时代的潘岳和卫玠,被誉为玉树临风的璧人,而酒后踉跄的嵇康,人称玉山之将崩。
        嵇康打铁。居住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柳树,他就在树下支起铁砧,拉风箱的是为《庄子》作注的向秀,叮叮咣咣中两人并没有什么言语,反倒显得很沉闷。嵇康打铁也许更多是个人爱好,顺便补贴点家用。司马篡魏后,作为曹魏孙婿,中散大夫,嵇康屡拒为官,明显的表现出不合作态度,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从吏部离任时曾力荐嵇康,嵇康竟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坚辞。满腹经纶让位于胸中的忠贞,矛盾而又无奈。清峻的气节更是不耻于与狡诈的司马家族沆瀣,那还能做什么?打铁,聚竹林,饮酒吟啸,长袖抚古琴,确实不胜逍遥。可是嵇康真的快乐吗?未必。
        二
       嵇康作《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的艺术性,反对音乐和政治媾合,突出了对音乐的审美思想,这与封建礼乐制度是背道而驰的,极具进步意义。同时,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文中还论述了音乐与人的哀乐是各为独立的本质,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却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 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所谓矫枉过正,这些许稍显偏执之语,有嵇康的个性在里面,也有当时的文化局限性,这大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吧。
       嵇康极善音律,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此外,丹青书法史籍有载,评价极高,可惜皆已失佚。诗词文章,自成风格,流传于今的作品仍然无比锦绣,散发光彩。
        三
     钟会第一次来找嵇康是准备和他讨论文学的,近门胆怯,不敢入,把文章从墙外扔进去后一溜烟跑了。这个嵇康正眼不瞧的人有一个很牛的爹,即小楷的创始人,著名书法家钟繇,官至太傅。钟会还有一个哥哥叫钟毓,魏晋玄学创始人夏侯玄被冤杀就是由他代写的供词,此处不提。兄弟俩虽不及其父,倒也还有一些才华,但二人喜权谋而贪私,风骨自然不及。
      钟会第二次来见嵇康是特意壮了排面的,鲜衣怒马,前簇后拥。嵇康却埋头打铁,向秀拉着风箱也没理他,钟会不趣,讪然欲返,嵇康这才抬头问:“因何而来?”会答:“闻所闻而来。” 嵇康再问:“因何而去?”又答:“见所见而去。” 一如当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的机锋。殊不知此时的钟会,心中怨毒的杀机已起。
        隐士孙登曾执康手曰:“性刚烈而才气俊杰,你该如何避祸于世啊。” 没承想竟一语成谶。
        四
        嵇康得罪司马昭最开始源于他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中对不愿出仕做官列举了“七不堪”“二不可”的理由,竟然是些起不来早,不喜欢吊丧,妨碍游玩观鱼赏鸟等等借口。调侃之极,简直视权贵于无物,爽则爽矣,祸亦从口出啊。
        吕氏兄弟吕巽,吕安,嵇康与之有交。吕巽迷奸弟媳,事发惧怕,反诬告其弟吕安不孝。简单而又正直的嵇康这次就被搅进去了,他愤而为吕安作证,却再一次触怒司马昭,司隶校尉钟会没再歇着,瞅准时机力进谗言:“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晋书》引
       “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论语》
       来,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孔圣人的交友之道。

        一曲《广陵散》奏完,嵇康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城外跪着三千太学生,集体向朝廷为这位天下文人领袖请愿。嵇康按琴叹息:“袁守尼欲学此曲,我每每固守吝授,如今要失传了,” 言讫,自若而起,从容就戮,时年仅四十岁。
        后记
    嵇康死后,天下为之震惊。
    司马昭可能也认为自己做过了,但悔之晚矣。
    钟会后来愈发青云,官拜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军事,主理伐蜀事宜。却与蜀将姜维勾联,欲图蜀汉自据而反,被部将胡烈所害,死于乱军。
    上皆赘述,但不吐不快。
    嵇康有一子名嵇绍,俊美之极,清迈不群。人称如野鹤立于鸡群之中,“鹤立鸡群”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也有人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他爹长什么样,不得不佩服基因的强大啊。
     山涛是这样劝解嵇绍出仕的:“天地之间尚有日月盈亏的此消彼长,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改朝换代又算得了什么呢?”
      嵇绍于是出仕于杀父之仇的司马晋家,这该有多么纠结啊!忠即不孝,孝则不能尽忠。
      平八王之乱时,王师败逃,百官奔命,嵇绍却逆行救主,有人劝他带匹好马,绍正色道:“此去要么逆贼伏法,要么忠臣死节,断无他途!” 危难之间他奋起拼死护卫,终被害于帝辇之侧。因为“何不食肉糜”而被世人视为白痴的晋惠帝司马衷,号啕大哭,不肯换衣服,说上面有嵇侍中的血。

        嵇康以他的生命为代价,捍卫了独立的人格,嵇绍用他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忠节。敢问世间何为至性至情?世间无语,垂首汗颜
  • 回复17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梦中穷人 最后回复于 2020-07-16

粉丝 42

2020-07-05
: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2020-07-05

粉丝 3879

2020-07-05
:过誉了
2020-07-05
@梦中穷人: 先生谦虚!令人敬佩!望提供更多佳作供网友鉴赏!
2020-07-05

粉丝 3879

2020-07-05

粉丝 1366

2020-07-05

粉丝 107

2020-07-06
:嵇康,古典名曲《广陵散》作者,此曲失传,后在一墓中发现残存
2020-07-07

粉丝 107

2020-07-06
:一起回复你吧。一,文题嵇康的世界你得自己思考,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二,嵇康的力量并不足以对司马政权构成威胁,从才华的角度司马昭是欣赏嵇康的。一时听信馋言,杀掉一个虽不合作而并未谋反的文人领袖,既显现自己所代表的朝廷狭小的气度。又激起了文人士族的鄙视和反感,比如他最欣赏的阮籍就不鸟他。结合当时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以他所处的高度和位置,此举确实得不偿失。
2020-07-06
:一家之言,仅供娱乐,不必当真。
2020-07-06

粉丝 107

2020-07-06
:芳兰生门,依旧是芳兰。蓬蒿立堂,终究还是蓬蒿。
2020-07-15
:听说过“咬着那啥板犟”吗?碍了事,芳兰会锄、豆萁会燃,唯司马惜才?
2020-07-16
:东西晋百余年,司马家还是有过人之处的,锄芳兰的刘玄德自是不及,所以,接着奏乐,接着舞。。。
2020-07-16
展开1条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