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风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终于过了一把瘾

钓鱼 2018-05-09 阅读 5万 回复 23


一夜无梦,醒来正是曙色透窗之时。看看时间还早,本想再继续睡会,突然想起好久没钓鱼了,何不乘着今天天气还不错,又正好休息。去过过瘾呢。
说走就走,咱匆匆洗漱完后背着渔具包就出了门。
清晨了街道一改昨日的喧闹显得极其清净。街上少有行人,除了两边早点店里的师傅们在默默地做着准备工作外,即使偶尔过趟车,也是静悄悄地来去。
有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我急急忙忙赶到城外河边之时,河边公园那广场上已是音乐阵阵,人影幢幢,跳舞的大妈大爹们跳的是如醉如痴。那跑步的,走路的,虽说不上如过江之鲫,却也是络绎不绝。
岸上热闹,水里也热闹。在音乐声里,河边的草丛里也不时传来轰轰的水声,有时还能看到鲤鱼那红色的尾巴和金色的脊背,原来是鱼儿们在行使做父母的权利和义务。 在音乐的伴奏下,我也忙忙地和饵绑竿很快竿就下了水。只是甩了半个小时,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虽有鱼星,却就是没口。莫不是鲤鱼们在忙着做父母,鲫鱼们去参观学习去了?在加上在看钓鱼的几个老头说这几天的效果都不好,俺心就不免凉了半截,但又一想,管他呢,钓哒都就钓,钓不都就只当锻炼哒身体的。
果然不错,心态一正,鱼就接踵而至了。虽然频率不快却也三不之能上条把,却还有渐大的趋势。虽然差不多都是一两二两的,却偶尔也有三两的闯进来。就这么不知不觉间,半天就过去了。到中午收竿时,收获还算可得哈。




往事之初恋

文学 2014-06-08 阅读 5566 回复 4
说来奇怪,每当提及往事时,人们常会生出“不堪回首”之感,而我却从无此感觉。人生已过大半,每当回望来路时,于那长长的印迹中,虽也有些许后悔和遗憾,却更多的是回味和享受。这大概与我那劳作于山野,粗茶淡饭、以荆作箸”也不觉其苦;闲步于城市,鲜衣美食、出有车亦不觉其甜之性格有关吧。 那天上班,闲极无聊之时,一年龄相仿之同事有些神秘的说想问我一个不该问的问题。想我老古一生坦荡,好像没什么不能问的问题。于是便说,你问吧。原来他是问我一共谈过几次恋爱。听了他的话,我说,这有什么该不该问的,即随口说,就一次。他有些不信的说,你骗我,肯定不止。其实确却的说,应该是两次。虽然对故乡的那次初恋感觉并不“刻骨铭心”,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可能是因为“晚熟”的原因,虽然从十七八岁开始就有人上门提亲,也曾经收到过女孩子的信件,但那时的我,对恋爱没什么兴趣,反而有些羞涩。父母也觉得我年纪尚小,便一一推掉了。直到二十二岁那年春天。
那年的春天,阳光明媚,杨柳依依。湖生春色,荷似小伞。鸟儿们也似被这春色所感,情愫暗生,两两相对,或欢快而谈,或窃窃私语;厂里也有几对小青年即兴谈起了恋爱,那湖堤下,荷塘旁,常有他们身影。这一切,虽然对我有些触动,但我之心情并不迫切。虽说厂里女孩很多,但我却并没有特别心动者。
记得那是一次休息,我们几个老乡相约一起骑车回家。一路上,大家兴高采烈地唱着叫着笑着,都在尽情释放着青春的热情。突然有个女孩子悄悄靠近我,小声说她的一个亲戚准备给我介绍个对象,而那女孩还与我同厂。当时听了,虽然心里暖融融的,有些向往,却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在其后的日子里,我们便走到了一起。那时候,说是谈恋爱,也只是看看电影而已。没有山盟,没有海誓,更没有卿卿我我,甚至连手都很少牵。多少次我想将她揽入怀中,都被怯弱所阻挡。其实,看得出来,开始她是喜欢我的,这从她的举止中就能看的出来。觉得有一次她上夜班,我们看电影却看过了头,回厂后,大家纷纷开她的玩笑,那看似有些怒意的眼晴和脸上,却透着暖意和欢喜。然而,到了夏天,本来应该是更加热烈的时节,而她却突然变得冷淡起来。和她说话,她变得似理非理,有时候到她家,她却将我凉在家里,独自和女伴们出去看电视。这一来却惹出了我的倔强劲。虽然她家距厂只有百米,她的家人也对我很好,希望我常常到她家去吃饭,而我宁愿在厂里吃白菜,也不愿到她家去吃好菜。在厂里虽然天天见面,却也很少说话。记得为调工作,我整整在家休息了一八月,却没有去找她的欲望,反而有"此间乐、不思蜀”的感觉。就这么一直拖到十月底,当收她的分手信时,我的心却是异常的平淡,没有愤怒,没有遗憾,甚至连一点失望都没有,倒有一种解脱之感。
其实,对于她的突然冷淡,我也想了很多。莫非是因为在饭桌之上与她大嫂的家人讨论过乡村之事,给她丢脸了?或者是她大嫂生孩子时我没和她商量就自作主张赶了人情?又或者因我是乡村的,令她在女伴里没面子?有或者是我不会甜言蜜语,不太坏?由或者……?凡此种种,我都想到了,只是懒得去问她。可能是因为那年的国庆节在我的再三邀请下,她到我家看后就更坚定了分手之心吧。虽然当时乡亲们都来祝贺,家里异常热闹,房子也不算小,却是土砖房,与城里比起来,就显得寒酸多了。按说,一个乡下小子能找个郊区的姑娘,已是高攀不少了,应该低声下气,极力巴结才是,而我却是漫不经心,一副可有可无的心态。莫非,这就是所说的缘与分?
然而,奇怪的是,对这初恋,我虽不上心,也没有得失之感,但每当想起时,其情其景,却也历历在目。连她的样貌我都还记得十分清晰。所以,每次回去,我都想到那条街上走走,到以前的厂里看看。虽然厂已不复存在,街也换了新貌,但当年的情景我都已铭记于胸。总想能遇到当年的同事或者她。听说她后来所处的对象也是厂里的同事,不知她近况如何,希望她能过得比我好。

文学 2014-02-18 阅读 6237 回复 3
昨天上班,于无聊之际偶翻字典,突然看到荼字,不由笑了起来。记得初遇它时是在《钟馗传》里那门神“神荼”的名字上。虽然后来也知道它在那里也不读它本音,但当时还真是把我“屠”住了。看它长的有些像“茶”,而当时又没字典,想想也不会讲给别人听,便在心里以茶代之了。随着后来渐渐的接触增多,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它总是喜欢和毒在一起,而据说茶就是神农氏发现具有解毒功能而才得以流传后世的,且自古熏莸都不同器,而那茶与毒乃冤家对头,怎会形影相随?后经努力,终于认出它的“本来面目”来。也知道了那荼毒乃毒害或残害之意。接着问题又出现了。那如火如荼又作何解释?所谓如火如荼,应是方兴未艾,轰轰烈烈之意吧,而那被荼毒后的景象,必是一片肃杀,满目凋零吧,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呀。于是,我便细看字义,原来它是一字两解。其一说它是一种有苦味的野菜,大约就是那荼毒之荼;其二说它是茅草开的白花,应该就是如火如荼之荼了。那苦菜没见过,而那茅草花我是再熟悉不过得了。故乡那山上山下、田间地头、沟沟坎坎里,都有它们的身影。且那茅草花在未开之前,尚在娘肚里之时,便是我们儿时的美味零食之一——茅簪。想必在那地广人稀的古时,茅草一定遍地都是,其花到浓时,随风而舞,那排山倒海般气势,倒也可以与烈火匹敌了。

说起那荼的爹妈茅草来,倒也不可小觑。想当年,它们的身份高贵着呢。不仅是贡品,还能通神。据说那周王在祭祀先人时,必用茅草,因为他家先人非茅草所滤之酒不喝。因此,它便有了个高贵的名字——菁茅。而这菁茅又独钟荆楚山水。因此,当年楚国的贡品,便是几车茅草。而随着楚国的不断强大,那楚王的欲望也渐渐膨胀起来。不仅僭越称了王,还生了问鼎之心。也是为了试探中原的反应,便停止了茅草的进贡。致使那姬家先祖好几年都无法享用美酒。其日渐势微的周天子倒也无可奈何,却惹恼了一尊诸侯,便是那太公的后人,春秋第一霸主的齐桓公。为了立威,他便以其先祖曾被授有“得专征伐”之权的名义,以“不贡”为口实,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带着一班盟国兄弟,浩浩荡荡地杀奔荆楚而来。要不是楚使屈完大夫那套以山为城,以水为池的说辞以及楚王恢复进贡的承诺和管仲那见好就收的想法。若真的打将起来,其后果真的是难以预料。也许,历史就得改写了。

那茅草不但有高贵的身份,也有那原上之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禀性。且越经砍伐或焚烧,它们长的越旺盛。当春天来临之后,我们常常会赤脚行走在田埂上。当感觉脚下有微微刺痛时,那便是茅草发芽了。你若俯下身去仔细看,便会发现地上布满了锥尖般的褐绿。确切的说,那并不是茅草的芽,而是茅草正孕育着的荼要破土而出了。到了农历三月,它们长到拃把长的时候,拔茅簪的时候也就到了。那茅簪长的尖尖的,上粗下细,像密密匝匝林立的刀枪,且每一支上都支楞着一片小叶,看起来特别娇嫩,也十分好看。而每当这时,大家都顾不得矜持了,会争着抢着将它们拔起,直到拿不了了为止。我们轻轻的剥开穗皮,将那淡绿色的荼放在嘴里轻轻咀嚼着,那水嫩的荼,不仅清香而且绵甜,在那缺少零食的时代,那便是我们的美食了。

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曾想,不知不觉间,我们竟被那荼荼毒了许多年。只是如今再想让它荼毒,却没有机会了。那有荼的日子真好,我怀恋它们!




富二代?

文学 2014-01-18 阅读 5528 回复 4
春种秋收、夏晒冬藏,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指南。

因公司初迁,院大房少,显得有些荒凉。为了急切改变局面,建一个绿色厂园,时已夏末秋初,天气正热时,老板们却安排栽树和种草。在那大热天里,栽树还好一点,都是带土栽培,栽下去后,浇浇水就行了,种草就麻烦多了。由于天气炎热,那土质又不太好,草籽撒下去,得天天浇水,而那细小的草籽又容易被水冲走。于是,在所有种草的地方,都被蒙上了一种白不一样的东西。刹那间,院子白茫茫一片,还真有些“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味道呢。

经过一个月的幸苦和努力,终于到了揭幕的时候了。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草儿们也都破壳而出,长出毛茸茸的一片。只是奇怪的是,在那数千个窝子中,每一片总有那么三五窝与此不同。当人家有的正在为破壳出土而努力,大多数都还长不盈寸时,它们已经长到了两三寸,虽然有些柔弱,却也清秀可人,很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于此,令人不解的是,在同样的土肥和环境条件下,它们怎么就会脱颖而出,比其它的长的快呢。莫非,它们就是那得天之独厚,传说中的草中富二代?

然而,正当它们准备蓬勃生长时,冬天来了。几场霜雪,就将它们打的一片凋零。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它们中大多数都再也没能醒来。正当我们惋惜这场草白种了时,那片红土中又泛起些许绿色。尤其是那几丛头年长的好的,发的最快,长的更茂盛。

一年过去了,虽然那几片地方再也没种过草,留下了很多空白,但那些活下来的草们都将自己的周围变成了一片绿色。这样看来它们似乎又不像“富二代”。不然,它们哪么会那样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若然,它们便是那富二代中的佼佼者;或许,它们似我们这草根中的强者吧。

种瓜

文学 2014-01-12 阅读 8424 回复 49


公司里有一大块空地,上面长着稀疏的蒿草,显得干瘦而零落。致使大片土地都裸露着,看上去一片赤赭,十分打眼。这看似贫瘠的土地,却有同事说种西瓜蛮好。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虽有些怀疑,却终因没种过西瓜,也不知道究竟怎样,而听他们那一说,便下了试试之心了。因此,一次上街,我便专门到卖种子的地方去看了看。不想,那西瓜种还蛮便宜,一小袋只要一块钱。我想,玩玩而已,一袋足矣,便买了一袋。

种子买回家来,我是既有些兴奋也有些新奇,便拿起来左看右看,什么注意事项、栽培方法啊,都看了个遍,尤其是上面那个圆圆的大西瓜。看着看着,我是童心又起,想打开袋来先睹为快。打开袋来,我将那些种子都倒在桌面上,好一粒一粒仔细欣赏。其实那种子和普通的西瓜籽没什么两样,而且还有些颜色浅浅的像没成熟似的,我又数了数,只八十七粒。明明标注的是一百粒,看来是短斤少两了,我便怀疑其质量来。不过又一想,也无所谓,八十七粒,若每粒结一个瓜,就是八十七个呀,若是只生出一半来,也是四十几个,即使再一半,也是二十几个呢,若是失败了,也没什么,不就花点力气么,还锻炼了身体呢。

趁着这兴奋劲,便找到那杂草稍密,地势较低的地方,一口气挖了五十几个窝子。清明时节,又在窝子里施了些营养土和底肥,便将那西瓜种子种了下去。

种子种下去了,我的希望和憧憬也种了下去。在其后的日子里,我的心便留在了那片土地上。没事的时候,我便不住的往那跑,一天要看好几遍。只是等了很长时间,就是不见它们生出来。焦急的时候,我也抠过窝子上的土去寻找,却就是不见它们的踪影。因此,每天都在希望和失望的交织中度过。这一等就是将近二十天,正当我已经有些失去信心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一个窝子上出现了一个小绿点,我仔细一看,哇,是瓜苗生出啦!接着,有好些个窝子都出现了小苗。这一下,就将我的一切疑虑打消了。


看到它们一窝一窝的从土里钻出来,我就去的更勤了。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五十几窝只生出了三十几苗。看到这些刚生出的幼苗,淡淡的子叶,嫩嫩的芽心,十分可爱。随着它们的生长,我又给它们浇水、拔草,施肥、压苗、希望它们快快长大。然而,正当它们蓬勃生长的时候,雨季来临了。本想雨水多了,就不用我辛苦浇水了,但却是乐极生悲,几场大雨,本就不多的瓜苗,又被渍死了几株。心痛之余,我又忙着给它们挖沟排水。只是不管我怎样努力,它们长的很慢和细小,不太茂盛。几经辛苦,终于等到它们开花了,我又忙着给它们传花受粉。当看到它们坐果后,我是特别地高兴,还有了些成就感,更盼望着它们能快快长大。然而,我的一切努力和希望都以失败告终了——那些本该长到五到八斤的西瓜,它们长到拳头大小时就再也不肯长了。

对于这次的失败,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有所得。虽然是失败了,却收获了一些经验。比如瓜类等植物不应种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容易受渍;种子不能太埋深,容易影响出苗;土质不能太差,若先天不足,即使你后天再努力,收获也不会太好;唯一让我疑惑的是,这次的失败,会不会是出在种子上。所有,若想种好作物,土、肥、水、种、缺一不可。



无题

文学 2014-01-05 阅读 5356 回复 4
这个冬天不知怎么了,本应是数九寒天的日子,却让人闻到了春天的气息。虽然人们常会发出冬天到了、春天还远么之反诘,但毕竟现在正是隆冬季节,而那春天尚在途中。然而,看今日之情势,那春天好似加快了脚步,生了越俎代庖之心了。
元旦中午,我出门去办事时,虽然穿的是很薄的棉袄,但走在马路上时,却仍然感到有些奥热,而解开衣扣时,却又感觉有些冷。正当我犹移之际,却看到对面走过来一群小伙子,他们虽然穿的衣服是五颜六色,而其装束却都相似。一律那种薄汗衫式的内衣,外罩一件很薄的外套。那外套还敞开着,衣摆随着走势,几乎被风吹到了身后,其胸腹都袒露在阳光之下。看罢他们的装束,我不禁怀疑我的眼睛来。莫非已到暮春初夏时节?而我环顾四周,却仍然是木凋草枯,一派残冬景象。我不得不佩服起他们来。难不成真如老辈人所说,年轻伢身上有团火,丢到水里也一区么?

都说男伢身上有团火,但也有不输男同胞的女生。多年前,我就曾经看到过一位。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一个冬天。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当时我正老妻、当年的未婚妻在采办结婚用品。在那小城街头,突然看到一个女生打着阳伞,靓衫短裙,远看其腿,似未着一丝,近看才知穿着皮肤色的长袜。其身材高挑,衣着单薄而时髦,于大雪之中,款款而去。在这满街的棉衣队里,十分惹眼。当时我们穿着棉衣都觉得冷,而她穿成那样,还那么自然,就不怕冷么。当时就有人说,这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呢。莫非,这就是美丽冻人的由来?

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是不太怕冷的。只是我们没赶上好时候。那时候是一进冬天,几场老北风,雪就随即而至,气温也就下来了。还没等进九呢,大家就都拿不出手了。那时候,由于物质匮乏,而大多数家庭孩子都多,虽然穿的衣服都是全棉的,但大多是老大穿了给老二、老二穿了给老三,以此类推。那棉袄棉裤,不仅样式不漂亮,而几经移换,那棉花便板结了,也就谈不上热乎了。更有些人家,由于伢多大人又忙,那棉衣便很少洗,其穿的久了,那油垢和着灰尘粘在棉衣上,一块一块地,就像剃头铺里的当刀片,初穿在身上时,还有冷飕飕的感觉。因此,那时候,虽然很多孩子看起来都穿着厚厚的棉衣,但走起路来,总是一副勾腰缩背,瑟瑟发抖的样子。很多都冻得清鼻涕老长。即使你有件把好点的衣服,像穿出来显摆显摆,人家又会说你是“穿的像油子、冻得像猴子”。

真的事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啊,不仅有漂亮的衣服,还赶上了这暖冬,不用受那“美丽冻人”之苦。想想我们,真是廉颇老了啊,虽能吃饭,却已畏寒矣。

好想来一场大雪

文学 2014-01-01 阅读 5902 回复 15


现在的冬天,雪是越来越少了。这不,都已进了腊月了,还没见雪的影子,真是令人有些扫兴。每天看着这昏黄的天空,好怀念好怀念小时候那些下雪的日子。真盼望着能来一场大雪,让天空变的明净,让大地不染一尘。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的雪可比现在要多多了。一进冬天,大家都盼望下雪。虽然那时候的冬天是异常的寒冷,且我们也知道,雪后会更冷,但大家还是会抑制不住对雪的渴望。而那雪,却也常不辜负我们的期望,总能不期而至。有时候,她们像羞怯的少女,总是在夜幕的掩映下,悄悄地降临到人间。等我们早起打开大门时,她们已铺天盖地般将人间装扮的一片素洁;有时候,她们又像得意的舞者,于众目睽睽中,飘飘洒洒,天女散花般地尽显她们的魅力。在人们欣赏她们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她们便就会将大地覆盖的严实。使那沟壑遁形,草木敛迹,青山隐隐,白雪皑皑,一派银色世界。大家也仿佛置身世外。唯有那鸡鸣狗吠,缕缕炊烟,昭示着尚是人间。
据老一辈人讲,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下过一场大雪,那才谓之大。据说一夜之间,雪便封了门了,足有人把多深。我们当时听了,是多么的羡慕呀,可惜我们迟生了些年,没能赶上。只能是空叹息,生不逢时啊。我们所见的最大的雪,也不过深及膝盖。当时我们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也见过大雪了,还曾感叹:“好大的雪呀!”而听他们一说,这就只能算“小”雪了。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的冬天是非常的冷,因此我们也都喜欢赖床。然而一听说下雪了,大家都一“纠”就起来了。为的就是看雪。我最喜欢看那尚无人迹,茫茫雪原上原始荒野般的鸟兽印迹。那丫丫叉叉,来来往往,横七竖八的,自然是鸟们的爪印了,而那状如梅花,或直或弯的,应该是黄鼠们的脚印了。我们也常会顺着那些梅花点追踪,总想探个究竟,虽都是无功而返,却还是乐此不疲。还曾听大人们说,大雪后,兔子的眼睛特别怕雪光,所以它们只能躲在雪窝里,即使被人发现后,也跑不快,很容易就能抓到。我也曾起过上山逮兔子的企图,只是那个时候太小,而那被雪覆平的山上又潜藏着危险,这企图终没得逞。看了鲁迅先生的《故乡》后,我又对那雪地罗雀特感兴趣。只是从那后,雪也好像和我作对似的,总是下的不够大或不够长,难以达到要求,每次都是让人空欢喜一场。因此,每当雪后,我们只能玩些打雪仗、滚雪球、扑雪像、堆雪人,等一些传统节目了。有时候大家也会恶作剧的将捏成细小的雪团乘人不防丢进其背后内衣领里。当雪团顺势往下滑时,那个滆人劲,都是个透背凉。

我也特喜欢雪天的夜晚。那平时很黑的夜晚,在雪光的映照下,就会变得非常亮堂。那夜幕也会将白天耀眼的雪光变的柔和起来。虽然远处的景物似被涂上了些许模糊色彩,只能看个隐隐约约,于朦胧中,好像更美。那雪天的夜晚,虽然显得有些清冷,而于这清冷中,也别有一番韵味。

我之所以喜欢雪,还有一个说不出的理由。那便是大雪过后,就能名正言顺的在家休息烤火了。小时候,我们都特别忙。即使放学回来也 有做不完的事,而一下雪,尤其是大雪,那地上所有的东西都被盖在了雪下。再说,那时候也都是穿的棉鞋,有的甚至还穿着单布鞋,常常会被雪水侵湿,而大雪后可做的事情也不多,即使偷偷懒,大人们也不会责骂的。所以只有生上一堆火来烤鞋和取暖了。那时候的烤火也特好玩,不仅可以温暖身体和手脚,耳和嘴也能得到享受。因为烤火时,不仅有小孩,也常常有老人参加。有老人的地方也就不会缺“古话”了。大家除了听古话外,嘴也不会闲着。什么烧红薯啊、烤蚕豆花生啊、有的家里还有糍粑和香肠可烤。那蚕豆和花生在焖火的烘烤下,常常会突然“砰”的一声,像放鞭炮一样,炸的火灰四溅。虽然常常会将衣服弄脏和烫个小洞,大家仍是乐此不疲。有时实在无烤的东西了,大也会冒着被狗咬屁股的危险,拿胡萝卜来烤了吃。因此,每当烤火时,大家一个个都忙的是不亦乐乎。

虽然如今已没了少年时的心情,我也好想老天爷能来场大雪。不说其它,也来应应冬景吧。不说民间有“麦盖三床被,枕着馒头睡”的谚语。老天爷即使不怜苍生,这冬天不下雪,还是冬天吗。




狗趣

文学 2013-12-24 阅读 7897 回复 18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狗。虽然家里从没有养狗,但这半辈来,却不得不常要和狗打交道,而且还多是狼狗,甚至有时候还是朝夕想处。虽然没有被狗咬过,但小时候却是很怕狗的,不过,通过和狗的长期接触,也渐渐发现,它们虽然看起来很凶,却并不是那么可怕。
小时候,村里很少有人家养狗。第一次看到狗咬人,大约是小学三年级时在我们隔壁湾子里。那天早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上学路过那个湾子里时,听说有家的狗生了小狗,而狗窝就搭在大门边的干檐下,其中有个小伙伴就禁不住好奇心,毛着胆子去围观。当他刚接近狗窝时,就听呜的一声,那狗妈妈就对他冲了过来,他看势头不对,便拼命往外跑。两条腿怎么跑得赢四条腿,纵使他拼尽了小命,还没跑多远,就被那狗妈妈追上在腿上搞了一口。好在冬天穿着棉裤,伤的并不很,只是把他和我们都吓的不轻。从那以后,凡是路过有狗的村庄,我无不是诚惶诚恐,寒毛直竖。及至后来有一牛友经常带狗上山,且还三不三地逮只把野兔,我们虽然都十分羡慕,却也是敬而远之。
再后来参加第一份工作时,也遇到过一只恶狗。因为它家主人是我必须要找的人,所以经常要登它家的门,而每次到它家时,它都是异常凶狠,总是狂吠着往我身上扑。常常是在它家主人的呵斥和我自行车的左遮右挡下才能安全离开它的家门。所以,狗子在我心里的形象一直不好。直至在后来的工作中,和单位养的狗打交道后,才有了一些改变。
在家乡工作几年后,我便离开了家乡。在其后的工作中,因为单位有仓库,所以也养有狗,且都是狼狗。虽然它们看起来高大凶猛,我们却很少有机会和它们接近,即使我们要到它们势力范围内工作时,它们也都是被关着的。因此,它们虽然凶狠,却只能在笼子里枯狠,没谁怕它。直到有一天,我从前勤变成了后勤,管起了机关事务,就不得不直接面对它们了。甚至它们吃喝拉撒,生病就医,我都得去关心。刚开始接触时,心里确实有些发毛,总怕被它们咬着。时间一长,却发现它们不但非常听话,还很喜欢和人亲近。若你跟它玩耍时,任你揪它耳朵,踩它尾巴,甚至用脚踢它,它都不敢怎样。你若逗它,也特好玩。我们常常把花生米扔向空中,让它跳接,当它接的正带劲时,便夹杂着扔颗小石子,看它们那吐石子的失望样。我们也常常和它们比赛踩脚玩,你若踩它的脚,它也会迅速将脚抽出来踩你的,那就看谁快了。
它们最喜欢的是你给它们挠痒痒。看你不忙时,它们会主动睡在你面前露出肚皮让你给它挠。我们便常用脚尖在它们身上来回画,或用脚底在它们肚皮上摩挲。这时的它们,就像只小绵羊一样了,特别温顺。有时候,当我把脚放在它们肚皮上时,也会突发奇想,若这一脚踩下去,会是什么概念?只怕那一脚下去,就没有概念了。我唯一讨厌它们的就是,它们在和你套近乎时,喜欢跟在你后面,会阴不偷地添下你的手。因我是个喜欢动手的人,手上难免有小伤,还真怕被它们添后传上了狂犬病,那可真不是玩的。
其实,狗狗也和人一样,在不同年龄其表现也不同。它们也有喜怒哀乐,羡慕嫉妒恨。嫉恨别狗,它们也会报复。而它们的报复,却是致命的。如单位现在的一只狗,约一岁半,是我们从小养大的。它常常会和我们撒娇,虽然很听话,但也会偷懒,做错了事你训它时,它也像做了错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一副我有罪我悔过的样子。并看它平时很老实,而一旦有生人来,它的本来面目就露出来了。
  它的嫉妒心和报复心还特强。和它一起长大的还有一只土狗,由于土狗个小,单位的女生就常常去逗土狗玩,有时候还将吃剩的骨头去喂土狗,它在旁边看到后,就嫉妒的不行,有时甚至发狂,恨不得挣断铁链去咬土狗一口。有一天,它终于等到了机会。那天晚上,由于疏忽,先放了它,链子一解,它便扑向土狗,当即就咬上了土狗的脖子,在我们的踢打下,土狗才幸免于难。上个月,土狗做了妈妈,它却还没找到老公,本来就有些嫉妒,心里是恨恨的,而公司里的那几位女士们看到小狗好玩,便天天来看小狗,常常还将小狗们抱出去晒太阳,还抱在身上玩耍,显的特别爱怜,这又让它嫉妒的发狂。几天之内,它就将狗崽咬死了三只。任你训斥和打骂,它总是一副死狗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http://bbs.zxwindow.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12/23/044357r1cvlrhvzinzrprh.jpg

那三只小狗的死,那狼狗虽然是罪魁祸首,但也不能全怪它,那狗妈妈也有一定责任。那狗妈妈也许是初次做妈妈缺少经验,也许是因为太年轻玩性大或缺乏责任心,它尽力守护十天后,就赖不住寂寞,常常于深夜丢下还没睁眼的孩子们去外面玩耍。不说旁边有个虎视眈眈的大狼狗,那毫无防护能力的小狗们,即使一只小小的老鼠,也能伤害它们。还有那几位女同事,更是始作俑者。因为据我们观察,她们白天抱着玩的次数最多的,就是晚上最先遭殃的。其实那狼狗也很好安抚,就是当你在和其它狗玩的时候,不要忽视它就行了 。即使那些新来的员工,只要逗它一两次就熟了。
前段时间,我还遇到了一件好玩的事。夏秋的时候,每到休息时我就喜欢去钓鱼,且都是天不亮就出发。而每次路过一个工地时,总是被那工地养的三只狗追咬。它们总是追着我的车子咬,我停它们也停,我走它就追,有时候硬是追到你脚边来,真是令人不胜其烦。那一天,突然想起一个养狗的朋友曾给我说过,狗这东西也是欺软怕硬,只会扒着门框子很。那天从那经过,又看到那三只狗扑到公路上来了,我就骑着车直对它们冲了过去。这一下还真把它们吓着了,它们看到我气势汹汹的样子,一个个被吓得屁滚尿流似的夹着尾巴哀嚎着跑回家去了。从那以后,我再经过时,它们就只会站在家门口干叫,再也不敢追出来了。

俩嘎是哪个,在搞么事啊
http://bbs.zxwindow.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12/25/042406t40ikq8hihn80qzx.jpg

哎那是哪个 不照了 还照 照 照 照个么鬼 你没听说过狗脸不试毛吧

http://bbs.zxwindow.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12/25/044320one3b0nn33kqffz1.jpg



雾与霾

文学 2013-12-21 阅读 6873 回复 20
那天回家,从早晨起来就感觉天是雾蒙蒙的,即使出了太阳,也没多少改观,而那本应明亮的阳光,反被那雾气搅的昏黄。即使到了十点多钟,四周的景物仍然有些朦胧,就如眼生云翳一般。于是,我就问故乡的有人,这是雾么?平时都这样?他说是雾,平时也都一样。结果那天一整天的是那样,我想,那不是雾,而是霾。不想,家乡这块净土,也没能逃脱大环境的改变。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不但有雾,且其起的还很频繁。但多是在春夏之季,秋冬却少见。小时候,我们也特别喜欢喜欢雾天。雾在我们那里又被叫着“罩子”。每当早晨开门看到大雾弥漫时,便会高兴的感叹一声:“啊,下罩子了!”随即就会到雾中行走一番。那雾有形却无质,浓厚却又轻薄。遇到微风时,你能看到它们翻滚的身影。雾浓时,莫说山川隐形,飞鸟敛迹,甚至伸手不见五指,与人想遇,也是只闻起声,不见其形。它们总是以模糊的面目出现,但若你想抓一把来看看它们的真模样,那你就得徒劳了。它们唯一所留下的痕迹,便是你头发和眉毛上的小水珠。夏天的清晨,也常常会出现一种薄雾。它们常常漂浮在小河和近水的村庄上,飘飘渺渺,犹如仙气。我们放牛时,就经常看到这样的雾。它们常常出现在山下的河面上,依河而走,氤氤氲氲,令人不忍离去。记得一次路过一个山村时,也看到过这样的情景。那山村依山而建,门口是一湾农田,当是那就漂浮在村庄和农田之上,逶迤有数百米。后经初升的阳光一照,于氤氲中现出淡紫来,真如紫气东来,天生福地哟。当时我就想,莫非此出要出贵人?不知出了也未。不过,不管大雾小舞,或浓或淡,一经阳光,它们都会销声匿迹,还天地一片清明。
小时候那空气也是着实的好,一年四季,天地清明,空气清新。春天,莺飞草长,鸟语花香,山是清的,水也是清的,明净的空气中,也弥漫着鲜花的清香;夏天,山川田野,一片浓绿。尤其是雨后,碧空如洗,彩虹当空,连数十里外那云台观上那冉冉飞云都清晰可见,夜空中,我们也常常看着银河,听老人们讲那古老的传说;秋天,更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天空是一片瓦蓝;冬天的天空,也是异常的明亮。冬天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在远处田间觅食的鸡们突然拍打着翅膀,惊恐的鸣叫着,往家里飞奔。若你抬眼望去,就会发现于天际间有个小后点在向这边移动,不久,一只鹞鹰就会出现在你面前。雪后的冬天,也异常的美。铺天的大雪,将大地盖的严严实实,夜晚也如白昼。使这世界变的一尘不染,天地一片空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个叫霾的家伙,借披着雾的外衣,悄悄地侵如了我们的生活。使空气变的浑浊,使世界变的模糊起来。不知何时,那蓝天白云才能回到我们的视线中来。
http://bbs.zxwindow.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12/18/0424104fcf0yyj4022c2z0.jpg

http://bbs.zxwindow.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12/18/042412z88d8tt8e0tntnm1.jpg

走马观景

文学 2013-12-12 阅读 5340 回复 9


因七号要到老家办事,我怕时间来不及,便提前于六号就赶到了钟祥。下午一点,火车到站。想想时间还早,虽然只在县城待过一年,且还是在三十多年前,但还是想来个故地重游,便决定来个走马观花,徒步进城。
走出火车站,虽已是冬日,这正午的阳光却还是有些炙烈。阳光下的站外,也是十分热闹。出站的,等客的,人来人往,路口也被大大小小的车辆堵的严严实实。
我穿过人缝和车隙,走在这陌生的路上,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底,不知道有多远,能到那里。管它呢,顺着大路,肯定能进市区。于是,我便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东张西望地向前走着。还好,走了十多分种,便走到了职高那里。当看到对面的金汉江时,我便打住了方向。到了这里,市区也就不远了。
展眼四顾,这里已是模样大变。身后的造纸厂已被整齐的房屋所代替,昔日那荒凉的山路,也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穿过马路,我便撇开大路,走进了金汉江门前的那条小道。这条弯弯的小路,虽然也增加了不少现代元素,却还是显得有些幽静。尤其是高架桥下的那一溜菜地,让人幽幽如身在世外,特别难忘。
转过前面那个山嘴,眼前便豁然开朗。人民医院门前已一改旧时那局促局面和灰色基调,变的高大宽敞和明亮了许多,几乎让人难识其本来面目了。我继续沿着那条下坡路往下走。记得这条路的尽头是个分叉,左转到寺坡,右转到小东门街,穿过东门街,就到了那最热闹的主街了。走在这条路上,虽然两边已是商铺林立,但它还是留有很多旧时的影子。
走到坡下,在旁边一馒头店里看到一种饼子,长长的,焦黄焦黄的,上面还有一道道的刀印和芝麻痕,觉得新奇,便买了两只。这一吃,味道还不错,外焦里嫩的,特别爽口,且一只就将我搞饱了。
我提着饼子边吃边走,看到前面有个买菜的小巷,便一头钻了进去。进去不远,便是一条小街,凭记忆,应该是东门街旁边的那条小街。这街就热闹了。真的是商铺林立,鳞次栉比。吃的喝的,穿的戴的,古的今的,土的洋的,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且很多商品和铺案都摆到了街上,使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面变的更窄了。
当快转到街口时,远远看到前的一辆机动三轮上,好象是一车劈柴,我不禁想,莫非咱钟祥也复了古,又有人买柴火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车葛根。那葛根是又粗有大,小时候虽然也曾经挖过,却也重没见过这么大的。车上还装有机器,可以现买现榨。真不愧了咱葛粉之乡了。
走到街口,一道铁皮墙便横在眼前。本想到那最热闹的中心大街看一看,看来是看不成了。失望之余,只得到那条好象叫“码头"街的背街去转转。当转到那条街时,才发现,背街已不背了。不仅两旁是商铺林立,街上更是车水马龙,想过马路都不太容易。想到这条街也能进”海子河“菜场,便索路而上,还真叫我找到了入口。
因为我这人有个毛病,每到一地,喜欢看当地的菜市场,里面不仅有蔬菜,还有飞禽走兽和一些新奇的东西,同时也能略微了解些当地的风土人情。进得菜场,那里的变化好象并不太大,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旧时的模样,只是物资要丰富多了。
其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只是时至午后,顾客并不多,摊贩们也都三五扎起了堆。当走到一个羊肉摊时,看到那新鲜的羊肉十分诱人,刚一站下,那正忙活的老板娘便抬头招呼,我也就顺便问了个价。我指着面前的一大块羊后胯,老板娘说十二块,当我正诧异怎正么便宜时,老板娘又指着旁边的一块说,那个二十四块,接着就解释,这个是绵羊肉,那个是山羊肉。听完,我就立马为那”喜羊羊“们抱屈呀,大家都是羊,区别咋就这么大呢。
走到那鱼摊前,也被那老板幽了一默。当我走近鱼摊时,看到摊前有一大盆小鳜鱼,它们一只只驼背五少爷似的乌泱泱挤在水面上,这情景我确实没见过,便多看了几眼。这是突然从旁边麻将堆里跑过一个人来问我要啵,我说看看,他看我转身欲走,便连忙说:”看、看、看不要钱!“
不觉间,这一转就过去了个把时辰。只是在这熙熙人群中,无一相识,攘攘街市上,无一席地。心中还想继续,腿脚却已频频提出抗议。不得已,只得依依离去。这一转间,我还注意到一个情景,虽然此景他处也有,但咱钟祥特别多,那就是麻将。你看那,街头巷尾,市场商店都有它们的身影。从踏上这块土地和离去,它们在我眼前就没消失过。我还发现那麻将打的都很安静,不是我印象中吵吵嚷嚷的形象。不过,这也说明咱们钟祥人富裕、清闲和豁达呀。不然,那有时间和资金去玩呢,还玩的那么从容。

又见大雁

文学 2013-11-24 阅读 4754 回复 4
那天下午,我正坐在塘边钓鱼时,突然从空中传来“啊~啊~”的声音。那此起彼伏的声音,悠扬而响亮。听到这似曾相识的声音,我陡然想起,大雁!这是大雁的叫声。于是,我便举起头来,眯着眼,努力地向空中搜寻。来一搜,还真叫我搜出两群大雁来。它们相距不远,一队排成一字,一队排成人字,优雅地扇动着翅膀,于日光影中,徐徐向南飞去。我的目光,也一直随着它们,直至它们消失在南天苍穹。这也是我离家几十年后的第一次又见大雁。只是这雁群与儿时相比,好像小了很多。
对于大雁,我们儿时的每个秋天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农谚有云,八月十五雁们开,雁的头上带霜来。因此,每年中秋节一过,我们就盼望着大雁的归来。其实,真正等到大雁时,中秋已经过去很远了。那时候的雁群不断大,也多。每天都能看到好几群大雁从头上飞过。而每当有大雁飞过的时候,小伙伴们便根据不同的阵型,扯着喉咙向空中喊道:雁、雁、摆个人字<一字>给我看,我请你吃蒸肉饭!”那大雁似对蒸肉饭不感兴趣,因为不管我们怎么喊叫,它们总是不为所动,仍然我行我素地冉冉而去。小时候,对于那大雁们不是一字就是人字的队形也很不理解,也是长大后才知道,那雁群是个团结的队伍,也是个尊老爱幼的群体。之所以排成一字或人字,是因为迁徙路线长,消耗体力大。为了使老弱和幼雁不掉队,便由年轻力壮的大雁排在头上,用它们扇动翅膀的气流,来托起后面的老弱,使它们飞的轻松些,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好跟上队伍。
关于大雁的传说和故事,也有很多。有好的,也有坏的;有美好的,也有残暴的。比如“鸿雁传书”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十九年。汉使每每向匈奴小人,匈奴王总推说苏武已死。最后不得不假借鸿雁传书,才迫使匈奴放还了苏武。还有那陈留王《洛神赋》里的翩若惊鸿,着实令人遐想啊。然而,我们小时候在乡村所听关于大雁的故事,就要残暴多了。比如在民间流传的薛仁贵的故事,说他没当兵时,就是在汾河边以射雁为生的,而他的儿子小时候也在那里射过雁,而且还射的还是开口雁。只是当时我们也有个疑问,那大雁飞那么高,他们的箭能射那么高?还那么准?不过疑问归疑问,当时还是赞叹他们好本事,羡慕的不行。还有个故事,那就更残暴了。说是上世纪中叶,那时候雁群都很大。迁徙途中,当它们看到有合适的栖息地,就会停下来过夜,每停必是遮天蔽日,乌压压一片。因此,便会让人生出贪欲来。打雁,就成了人们获取财富的途径之一了。据说,大雁虽然团结,其群体里也有等级之分。其地位最低的,便是那些失去了伴侣的孤雁,每天夜里的哨兵也自然就是它们了。若发现有雁群在附近过夜时,人们便会趁夜深人静时,抬着一种小炮似的土铳去打雁。由于孤雁十分警觉,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大声鸣叫着报警。为了接近雁群,偷猎者们也有办法,那就是循序渐进法。他们先潜伏在较远的地方,用一根点燃的香头在夜空中快速地一晃,雁哨看到火光,就会大声报警,将雁群惊醒。雁群被惊醒后,先是查看一番,看没有危险后,又继续睡去。如此这般,三番五次后,当雁群仍然没有发现危险时,便会暴怒地将孤雁乱叨一番。那孤雁被叨几回后,便再也不敢言声了。如此,那偷猎者们便可以放心大胆地接近雁群了。据说那铳声一响,便有数百只大雁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那场面,是尸横遍野,血肉模糊,令人惨不忍睹。
据说,鹅是大雁的近亲。看那日渐凋零的雁群,怕只怕若干年后,我们或我们的后人,只能思雁睹鹅了。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