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哥哥

来了就关注一下,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咖啡盖

灌水 03-24 19:25 阅读 3837 回复 0

宛如仙境

旅游 2020-05-10 阅读 5685 回复 6

惊蛰已过,疯长月余的头发已经盖住了耳朵。前段时间还盼着光阴渡口,万山花开,这两天已是浓香吹遍无人知,繁华寂寥谁赏识?
相比寂寥,无数逆行者的壮举,为这个凄冷的冬天,添上了悲壮绚丽的精神底色。而近日,一些朋友反馈的复工困境,却一次次刺痛本已紧绷的神经。
有个不是段子的段子:说一再延迟复工,可以复工了,企业没有了,还有些人,在做返工准备的时候,企业已经不需要人了,可以永远不复工了。其实,这就在我们身边真实不虚地发生着,虽说荆州、咸宁都已经开始陆续解封了,但很多人会发现已经“无工可复”,或者企业不在了,或者你被裁员了。
正如那位焦虑的浙江老板所言:没批准复工,担心员工回不来,我睡不着;批准复工没员工,我也睡不着;现在复工,订单没了,没活让他们干,
我更睡不着了。
所以,当大多数人在讨论何时开工、如何开工的时候,对两类湖北人来说,讨论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等待他的,可能是“无工可复”。对此,应当引起湖北政府部门与社会高度关注。
两类湖北人可能“无工可复”
人群一:
中小型技术研发企业主和单一订单依赖型企业主

1、中小型技术研发企业主
A公司是武汉的一家研发外包企业,公司不大,只有10多个人,主要以研发人员为主。因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产品,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上周技术研发部一位骨干的电话,让企业主陈某夜不能寐。
“他跟我说抱歉,因武汉迟迟不能复工,已被一家上海公司相中,即日将从常州老家赴上海上班,不来武汉了。”电话里听得出来,陈总焦急万分。
“好不容易从外地高薪挖回来的技术骨干,辛辛苦苦花几年时间磨合的团队,眼睁睁地看着散了。”
“即使现在武汉复工了,再找一个合适的技术人才,再打造一个团队,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每天一想到复工,一个脑袋三个大。因为一个关键环节的断裂,整条链子都有可能散了。”
无独有偶,2月28日,在采访光谷生物城一家生物技术研发企业时,这位企业家也不无担忧的说:“光谷少部分企业在复工,但现在好多核心技术人员,还是进不了城,回不来,许多依然开不了工。”
“现在高端生物技术研发这块儿,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最怕的是这些核心技术人才被苏州、杭州、南京挖走了。我们有几个员工都收到信息,那边挖一个教授级高工奖励10万。”
“再拖一拖,光谷生物城苦心积累了十年的领军人才,有可能都流失了。必竟对研发型高科技企业而言,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没人啥事都做不成,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想办法把一些核心人才保护起来!
2、单一订单依赖型企业主
B公司是一家为大型国企做配套的武汉民营包装企业,公司95%订单主要依赖于两家大型国企。
“正月初十,对方就来函开始要货,也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前后延期了两次。我们拿着函件找了区里,希望能够申请小范围提前开工,但迟迟没有结果。
“上周来函明确告知,在外省找了替代的供应商。好不容易靠着多年的品质与口碑换来的大客户,就这样流失掉了。我也能理解,我们可以等,但对方等不起,他的主管部门也要找他要产能。”
“另一家虽然还没有解约,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全年的订单都没有了,对我们来开不开工其实都没多大意义了,除了裁员,也没有其他办法,总不能坐着等死。”
当前,这两类企业主,不仅要和病毒抗争,和时间赛跑,还面临着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惨烈竞争。作为技术研发型公司,人才就是企业的命根子。对于单一订单依赖型企业,订单就是命根子。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如果企业赖以生存的命根子都丢了,即使放开了,也将“无工可复”,企业裁员,税收减少的多米诺骨牌将由此倒下。

人群二:
大龄、残障等就业弱势群体

在正常情况下,超过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以及残障等弱势就业群体本就是一个社会难题。不过,其中总有些还是能找到一些普工、搬运、门卫、钟点工等工作。
但这场突入其来的疫情,对湖北弱势群体就业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笔者接到多位原来在外省就业弱势群体反映,单位已经告知重新调整了岗位,不用再去了。
还有位省内爱心企业家告诉笔者:原来厂里常年安置有数百位残障人士就业。但受这次疫情冲击,资金吃紧,订单减少,已经决定裁减绝大多数,只保留正常劳动力岗位。
而这些被裁掉的残障人士,可能正是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战隐患所在的一个缩影。
疫情之下就业分析: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脱贫攻坚的压舱石。随着近年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机器换人计划的推高效推进,加上中美贸易战、大棚房整治等,对制造业、外贸进出口和农村就业市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体看就业形势趋于紧平衡状态。
但本次疫情,导致企业开工复工普遍推迟,劳动者的返岗务工相应延后,旅游、餐饮等服务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市场招聘需求下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势必会增加,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就更为突出。无疑让本就趋紧的就业雪上加霜,陡增难度与不确定性。
很多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人,对疫情给商业带来的摧毁效应该记忆犹新,当时,很多优秀的企业没有熬过去,不复存在。这次疫情破坏性比非典更坏,这次疫情对湖北人的影响大于任何一次,不少湖北人都被当做“瘟神”,被拒之门外。
根据教育部官网信息: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即使研究生扩招,按照往年的报录比4:1算,341万报名考研的人数,录取人数最多也就是85万人,剩余的789万人将何去何从?大学生尚如此,对弱势就业群体又将产生多大的挤压效应?
据有关机构估算,假设失业率按照非典时期回升0.2%,失业人数将增加至1082万人,相比2019年约增加40万人。如果疫情超出预期,失业率升至1%,则失业人数将增加至1240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198万人。
另据燃财经调查:30.4%的企业表示将会减员缩编,29.68%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工资,复工首周招聘职位数量同比下降71.66%,目前大约有17%的人宁愿拿着基本工资也不敢贸然跳槽。更有一些公司开工首日即裁员500人,众多行业巨头也纷纷降薪。
综合有关媒体的最新报道:
戴姆勒(奔驰母公司)裁员大“扩容”,最终裁员人数或将高达1.5万人;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西班牙世界零售大会透露,未来10年京东通过自动无人化运营员工将从现在的16万减少到8万;
到大年初三,新辣道、和合谷、权金城等弘毅及百福旗下14个品牌关停门店400余家,其中新辣道鱼火锅更是关停了中国大陆所有门店;
餐饮巨头西贝告急:“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现实!
当然,这些反映的还是被平均后全国的情况,对文章开头提到的两类湖北人而言,痛苦指数无疑更甚,说2020年是“湖北人最难就业季”一点都为过。
古往今来,人民所追求的,不外乎安居乐业。如无业可乐,随着经济收入的“失血”,自救能力的丧失,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幸运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迅速出台多项政策应对。但是对文章开头所说的两类湖北人而言,这些政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精准的对策。
对此,提出以下十条建议与忠告
1、对湖北范围内的技术研发型企业,尤其是涉及“一芯”驱动的核心技术企业(4条建议):
一是要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通过组织部、科技局、人社局、开发区、产业园区,及时调研、掌握其技术人才流失和缺口情况,施行“一企一策一团队”,专人对接,协同服务,及时协助企业做好政策衔接和申请,从“内防流失,外强引入”两个方面,做好企业关键研发岗位“及时返岗稳岗”,通过“保姆式”服务,“定向滴灌”,让企业心无旁骛搞研发;
二是对重大课题、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环节研发企业的技术骨干人才,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参照“城市合伙人”制度,给予相应的个税减免、教育、住房、医疗等系列保障;
三是在评先表优、参政议政方面,在原来更多关照高新技术研发企业主、创始人的基础上,适当向企业技术骨干倾斜,提升核心技术骨干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四是由招才局牵头,借鉴工信部的“领军人才”、农工业农村部的“领头雁”计划,光谷的“瞪羚计划”启动“硅谷天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武汉市“招才大使”的作用,加大对核心技术骨干人才的引进与梯次培养计划,强力“筑巢引凤”,为湖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血液”。
2、对单一订单依赖型企业主(3条建议):
一是政府主动作为,送政策上门,尤其是加大阶段性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稳岗补贴和纾困帮扶力度,减轻企业因订单流失,造成的阶段性困局,充分发挥政府的系统组织和信用背书能力,通过官方渠道和媒体及时发布企业的供需信息,协助企业开源,从而实现稳工稳岗;
二是动员商协会和行业组织靠前服务,充分发挥商协会网络体系和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积极拓展新的客户;
三是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稳工自救”,通过“外抢订单、内强技术和管理”,开源节流,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和“爬坡过坎”能力,鼓励引导企业灵活用工,通过降薪不裁员、减工时不减岗等措施,攻克阶段性“失血”,尽力稳岗保就业。
3、大龄、残障等就业弱势群体(2条建议):
一是把保障贫困线上挣扎的弱势群体的就业作为湖北2020年脱贫摘帽的重中之重,从省级层面高度重视,全面及早发动部署“弱势群体就近就业”计划,快速部署到村一级组织,借当前各地还没有完全解封,宣传已经下沉第一线,很多农民工还滞留湖北的时间窗口,尽早拿出具体对策措施,压实地方责任,摸清底数,精准施策,打好“阵地歼灭战”;
二是继续加大下岗职工、大龄、残障人群社会保障保底能力,继续发挥“千企帮千村”作用,号召有能力有爱心的企业,通过“千家企业万名爱心岗”计划,为弱势群体提供工作岗位。必要的话也可效仿湖北当年“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保万民”行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点对点服务,切实缓解社会最弱势群体和底层人士的就业矛盾和压力,确保脱贫摘帽交出经得起考验的完美答卷。
对两类老乡的一条忠告:
这是一个灾难的时刻,也是勇者辈出的时刻。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饱带干粮,晴带雨伞,最终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疫情,面对“无工可复”的考验,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主动积极应对,不等、不靠,不挑、不拣,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先活下来。
要充分认识到:危与机、祸与福历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灾难和危险或许无时不在。只有健康和学习才是永远不贬值的投资,要利用好一切时间和机会,加强锻炼和学习,强壮自我身体,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可能利于不败之地。只有你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才不会被时代抛弃。【转自楚商智库】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灌水 2019-11-25 阅读 2.2万 回复 7

周黑鸭盒子

灌水 2019-09-30 阅读 4128 回复 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