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流金岁月曾经的家

流金 2021-04-14 阅读 5159 回复 15

燕来燕又去

流金 2019-06-13 阅读 7821 回复 9
去年的春季,一对燕子来到我家,它们共同努力,一天不知道要往返多少次,不知疲倦的,历数半个月的时间,勤劳的用小嘴一点一点的从野外衔来泥土和草根,和着自己的唾液在我那陈旧的楼房的屋檐下,一层一层的筑起了它们的爱巢。
当燕巢筑好后,一对燕子在这新家里享受着自己辛勤劳动造就的家的温馨。除出去寻觅食物外,便在巢内卿卿我我,并有了爱的结晶----燕蛋。从此之后,这对燕子便用自己的体温,轮换不断的昼夜对燕蛋进行孵化,经过无数个昼夜,四个小燕雏便破壳而出。
小燕雏的诞生,给我家带来了些许的热闹。每天天一亮,就叽叽喳喳,一对大燕又不辞劳苦的你来我往,在旷野里为小燕雏去捕捉食物----昆虫。每当大燕捕捉食物归来,小燕雏就聚集在窝缘上,张开那张嫩稚嘴,等待大燕将食物和水放进口中,小燕雏尽情的享受着它们父母关爱和呵护,那场景温馨和蔼场。动物界的温馨和蔼也是那么的令人心动,也像我们人类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女是那样的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奉献着博大的父母之爱。
小燕雏在大燕的精心呵护下,不断长大,纤细的乳毛退却,羽毛逐渐长满全身,经过一段时间,小燕雏也在大燕的带领下,学习飞翔。此时的小燕雏也变成了羽毛丰满、色泽鲜亮的小燕子了。小燕子不断练习飞翔,从窝中飞到窝外凉衣架、再到地上、再到旁边的屋上,每天都在不断的进步,飞行距离不断增长。
每天看见一群小燕子在院子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心情也甚是高兴,不由自主的每天站在燕窝下观看,看着小燕子一天一天的长大,我的心情也不禁愁然起来,因为这里毕竟不是他们久呆的地方,他们长大后要到大自然中去经历风雨,搏击长空,练就生存的本领。
最终,在初夏的季节,四个小燕子和它们的父母一起,离开了它们的燕窝,离开了我家,飞向了属于它们的大自然。
燕子离开后的一段时间,我仍然每天会在燕窝下站立一会,在心里感受燕子在家时候的情景。
一晃,过了秋天,又过了冬天,当燕子在我记忆的脑海里已经淡去了的时候,在春风吹绿大地、百花盛开、到处一片生意盎然的时候,一对燕子又如期来到了我家,这对燕子应该还是去年衔泥筑巢的那对燕子吧。
燕子的到来,给我又带来了惊喜,这次它们已没有去年衔泥筑巢那样辛苦了,它们安静的在窝内,直接在爱巢里和去年一样,卿卿我我,进行着繁衍后代的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每天我也静静的在燕窝下观看它们,尽量不打扰它们甜蜜是的生活。
现在,我每天又能听见小燕雏的叫声了,因为又有四个小燕雏诞生了。每天这一对大燕你来我往的在野外寻找昆虫,抚育它的子女。
每当看见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还有那剪刀似的尾巴,听见燕子的叫声,我会情不自禁的在心里哼起那首儿歌: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燕子虽小,确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益鸟,它不仅给人以吉祥之意,也发挥着保护农作物的作用,因为它以昆虫为食物,可以有效的消除农作物的害虫,保护庄稼。
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对燕子情有独钟,不惜笔墨,抒写了流传至今的经典诗文,宋代词人葛天明的“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魏鑫的“春夏戏庭落,冬日余空巢。忆昔南地暖,岂惧山水遥。我来高亭上,月明愈寂寥。槛外冰未解,相思满长宵。”现代诗人左河水的“离洋舍岛伴春归,捕食织柳衔泥剪雨飞。不傍豪门亲百姓,呢喃蜜语俩依偎”。
随着小燕雏一天一天的长大,不久,他们又将离我而去,飞向大自然,因为那是它们生存的广阔空间,是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虽有不舍,但仍然希望他们在大自然里茁壮成长。
期待以后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它们再重新回到我家,带给我惊喜和快乐。

五十元的故事

流金 2019-05-16 阅读 8787 回复 8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的早上,单位退休老同志邀请单位的几个同事几十年的老朋友聚聚,早餐后时间还早,就在家里看电视。这时,屋外面传来了“磨刀”吆喝声,想着家里菜刀切菜滞钝,边喊了一声磨刀。
吆喝人停了下来,我边从厨房拿出两把菜刀打开院门,交给磨刀人,磨刀人看了看菜刀,说菜刀质量不好,而且刀太长,不好使用,并且讲了一些关于菜刀的基本知识,看似比较内行。师傅磨刀,我与他闲聊,得知他祖籍河南漯河,移民沙洋,从师一位铁匠师傅学打铁,出师后自己干起了,现在主要以打菜刀和游走沙洋附近县市磨刀兼卖自己打造的菜刀。
大概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两把菜刀磨好,每把四元,两把八元,见他的菜刀的刀型、质量还可以,顺便也买了一把,菜刀25元,加磨刀8元,总计33元,没有零钱,给了一张百元的,磨刀人找了50一张、10元一张、5元1张、1元2张计67元,说了声谢谢,我进院子,磨刀人走了。随后我也出门坐摩的到聚会地点,付摩的款5元。
到聚会地点后大约20分钟,老婆打来电话,说磨刀人找来了,说找钱找错了,错将50的当10元找给我了。听后,我说钱没找错,并叫老婆吧电话给磨刀人,在电话里跟他说明了他找钱没错,并将他找的几张钱一一告诉了他,让他好好回忆并把兜里钱好好清清随即挂了电话。过了会,老婆又打来电话,说磨刀人不走,硬说钱找多了,我当即将兜里钱全部掏出,当着同事的面清钱,只有一张50的,电话里同事也证明没有找错,但磨刀人仍然坚持找错了,要退给他50元,听后甚是恼火,叫老婆不理他。
晚上回去,老婆唠叨,说背时。我问咋回事,老婆说磨刀人不走,不断敲门,不得安宁,给了50元了事了,我感到很无语。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种,有人敲门,从窗户一看是磨刀人,只见他手里拿着钱说钱找到了,没有找错钱给我,来退昨天要的50元钱的,我打开院门,磨刀人说晚上清钱,50元找到了,昨天的事很对不起。
50元钱,事不大,但让我心情很不爽,老婆为了安逸,给了他50元,也就埋怨了老婆几句,事情也过去了。但是磨刀人将钱退回了,说明磨刀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良知的人,虽然游走四方,磨刀卖刀,辛苦挣钱,该自己的要,不是自己的还是不要。磨刀人的行为又让我对磨刀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了。想想,有些人为了钱抛弃良心,不择手段,挖空心思,而磨刀人虽然在没弄清真相的情况下要了不该要的钱,但当查清问题真相后,及时退钱道歉。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像磨刀人一样,都心怀诚善,主动纠错,心地敞亮做事做人,何愁我们的社会不和谐,我们的生活不美好。

父亲的棉裤

流金 2019-01-05 阅读 9613 回复 3
进入冬天,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为了保暖避寒,人们纷纷穿起了美观、轻便的保暖内衣、羽绒服等防寒保暖服装。
每年当我穿上冬季服装的时候,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父亲的棉裤。
父亲的棉裤,是一条传统的老式大裆棉裤,分裤身和裤腰,棉裤里外及裤腰都是粗布缝制而成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只有从电影、电视剧的镜头里面见过,现实中都已经看不见了。打我记事起,父亲的冬天就是穿的这条棉裤,穿的时候,裤腰打对折,然后用一根同样是粗布的裤带系上。这条棉裤究竟是什么时候缝制的我无从知晓,却知道他穿了几十年,上面的补丁很多,一个摞一个。由于补丁多,我想棉裤也不轻。
父亲其实不止这条老式棉裤,还有一条新式的棉裤,那是大嫂给他做的,但是,他很少穿,一般只在春节过年才穿几天,年一过完,他就换下新式棉裤,穿上他那条带补丁的老式棉裤。
父亲一生穿着不讲究,都很节俭,不跟时代,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他都有带补丁的衣服裤子。虽然衣裤旧且带补丁,但没一件是垮起的,洗的发白,破了的都补得整整齐齐的,用他的话说,穿衣不在新旧,衣服破了也不要紧,只要补好、洗干净,不是破破烂烂的,穿的整整齐齐,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有精气神。他的衣服破了都是他自己缝补,七十多岁时,他还带着老化眼睛补他破了的衣服。
父亲虽然对衣着不跟时代,但是,对待子女,他还是尽量让我们穿的整齐、得体。所以,我们兄弟姐妹的穿着虽不跟时代的,但是一定是干净整齐的。记得二哥穿着不太讲究,有时衣服脏了破了也穿在身上,父亲很是不满,经常嚷他、发他的火。
父亲一生节俭,但为人善良,从不让帮自己的人吃亏。听二哥讲,上世纪的五九年吃食堂,正是最困难的时期,粮食紧缺,家家吃不饱。有一次,父亲托一个拉板车的人从他工作的地方顺便带点东西回家,他曾交代母亲说,别人帮忙将东西带到家后要请别人吃饭。,有一天正是吃晚饭的时候,那个人将东西带到我家的时候,正是食堂开始打饭时间点,刚好家里有一钵子面糊糊,母亲就端出来给那个人吃,二哥和大哥去食堂打饭。大哥大些,头脑灵活些,怕饭打回家那个人还没走,所以在食堂将饭打好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外面等了很一会才回家,结果那个人将一钵面糊糊吃完了还没走,母亲知道那人还没吃饱,又将食堂打的饭盛了一大碗给那个人吃了,那个人吃饱了才走。结果,那天晚上一家人都没吃饱,大哥气的大哭了一场。
父亲一生谦和,关心家人,从不与人计较得失,他们兄弟三人,大伯大妈在解放前就去世了,留下一个姐姐,父亲将她抚养大,在她将要出嫁时,不幸患病,由于当时缺医少药,不治身亡。一个弟弟,因为读过书,有文化,在解放后,政府为新办教育,招收一些有文化的人到学校从事教师工作,叔叔符合条件,但他舍不得小家庭,父亲很坚定的要求他去工作,并亲自将他送去参加了工作,为了让叔叔安心工作,他将叔叔家的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帮忙打理,解除了叔叔的后顾之忧。
1991年,叔叔患病,经医院检查为肝癌晚期,住进了医院,父亲知道了非常伤心难过,80岁的他,隔三差五的杵着拐杖,在母亲搀扶下,走到医院去看望叔叔。每次去看叔叔都强忍伤感,拉着叔叔的手安慰他。但是,一出病房就和小孩一样的失声痛哭。叔叔患病后三个月便离开了人世,对父亲打击很大,此后,父亲精神状态每况日下,就在当年的冬天,父亲因高血压也中卧床不起了,在叔叔去世后三个多月后,他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去另一个世界和他的兄弟们相聚去了。他卧床期间,天气非常寒冷,连续下了几场大雪,在大雪消融、天气晴朗,所有的道路都干巴后,他才离去,这也许是因为他一生的谦和善良,老天爷对他恩赐,让他在去另一个世界的路上没有泥泞。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8年了,他一生平凡平淡,为他的儿女鞠躬尽瘁了一生。虽热没能给子女留下物质财富,却留下了谦和为人、善良待人、诚实做事的家风。
每当进入冬季,穿上现在的“棉衣”,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父亲的棉裤,父亲慈祥的面孔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愿父亲九泉安息!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