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方言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千工坝桥通天潜 在钟祥城东南十里,今九里回族乡肖店村一组有一个老地名韦家台,旁边有一条小河流,当地人称为长河,它是上游的九湾河与南湖的连接河段,在长河的西出口有一座名叫千工坝的古桥,静静地躺在水中,见证着这里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千工坝桥是钟祥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古桥,民国版《钟祥县志·卷三建置·桥梁》记载称:“昔极坚固,二十四年被水冲坏。曾省吾有记,今半没土中矣。”查明万历年间曾省吾《千工坝石桥记》可知,嘉靖皇帝龙飞郢中以后,二圣寝庙成为万民朝宗之地,“冠盖之所骏奔,车马之所辐辏,吏民之所征会,商贾之所流通,雄视他郡”;加上东南有郢靖王、梁庄王墓地,“祭祀所必经”,还是“潜、沔、景、随、郧、襄诸邑,四通八达之孔道”。潜指潜江县,沔指沔阳州、景指景陵县也就是现在的天门,随指随州,郧指郧阳府,襄指襄阳府,意思就是说这里是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千工坝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修建的。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有渡曰千工坝,东接溪涧诸水,西汇汉江枝流”,因为没有桥梁,所以“每秋夏雨涨,溢注漫衍,遂为巨津,行者有望洋之叹”。 在千工坝旁边居住着一位知名人士,名叫曾省吾,他曾经巡抚四川立下过战功,在担任工部尚书期间,因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受到牵连,籍没家产后靠朋友接济,耕读于此。一天,驻守承天府的守备太监孙政有事外出,偶尔经过这里,看到商人与行旅过河犯愁的情景,感慨万千。孙政,新城人,内官监太监,万历十三年任承天府守备太监。守备太监是宫廷内臣的外差,号称“三千里外亲臣”,有调度地方军政的大权。孙政当时找到住在千工坝畔的曾省吾,就修桥的事情征求意见,曾省吾告诉他,“不桥将病涉者日众,桥即木与无桥同,必计长久,非石不可”。孙政知道曾省吾的意思是说,要么不修,要修就修一座经久耐用的好桥。孙政非常赞成曾公的想法,只是石桥花费太大,谁能够承受这个任务呢,难道“是其在我乎”?曾省吾现在的处境,孙政自然心知肚明,二人会心一笑,修桥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千工坝桥动工于万历十五年三月初,竣工于本年腊月十五日,历时近十个月时间完成。两岸由砖石护坡,桥中分出五孔,“而纵横石其上”。石桥修建期间,由右少监薛奉、右监丞张林、镇抚刘栋在此监督工程,孙政也多次亲临其地,“屡省厚劝,以迄於成”。所谓千工坝是指过去修坝花费的工时,而桥梁花费的人工和金钱不计其数。石桥修成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见过无数桥梁的曾省吾这样评价说:“跨壑凭广,若卧波之虹。五方之众,肩摩踵接。游其上者莫不额首叹曰,斯为孙公之桥乎?”孙政虽然修桥有功,但不贪占其功,说这“是不过宣圣主优汤沐之余意,守臣何有哉”! 千工坝桥在明承天府及清安陆府治郢期间,一直在正常发挥作用,直到民国二十四年汉江发大水,才将该桥彻底淹没于水下,枯水季节人们还能探摸到它的存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一睹芳容。


金花滩,又名金划滩,位于丰乐镇金划滩村,是一个流传久远的地名。
明成化年间,文武奇才王越贬谪郢中期间,曾经游历金花滩,写有一首《金花滩》诗,盛赞在此殉难的金花小姐是“生死无惭女丈夫,贞魂怒作蛟龙吼。”在其诗题后进一步注释说:金花滩“在汉江五十里,古有二女号金花小姐,遇敌战败,胁之不从,凿舟沉水,故有此名。”在另外一首《石城晚眺》中,也提到了金花小姐,诗云:“故事从教故老传,老怀感古倍凄然。山头白乳高僧塔,水底金花小姐船。楚些有人招宋玉,吴门无客觅梅仙。青林只隔方城外,极目遥空一缕烟。”王越(1426—1498),字世昌,浚县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初授陕西监察御史,景泰三年任浙江监察御史。天顺间供职都察院,后为山东按察使,又为右副都御史、大同巡抚、提督军务。成化初由右副都御史升为左副都御史、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以军功封威宁伯,寻加太保。成化十八年(1482),宦官汪直得罪,言官弹劾王越是其同党,王越被夺爵谪戍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三个以荫功得官的儿子也被削籍为民。弘治元年(1488),王越陈冤,罪名被赦免,回祖籍浚县居住。直到弘治七年,王越再次陈冤,经廷议功过,复职左都御史总制西边。著有《王襄敏公集》,可谓是“以文入仕,戎马一生”。
金花小姐生平不详,金花滩得名于金花小姐,这是不争的事实。王越生活在距今500年前,当时他就称金花小姐为古人,说明金花小姐生活的时间更为久远。明代金花滩地名,多次出现在承天府知府王禹声的《郢事纪略》中,这是一部记载兴都冤案的书,说的是明万历二十八年五月至六月,矿税太监利用亡命之徒,在郢中地区访拿大户进行敲诈勒索,当地居民聚集万人上街控诉,事后守备太监调动数千军队进行武力干预,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民变加兵变的严重暴力事件。该事件历时一个多月,造成四十多名儒生被打受伤,十九名士民蒙冤受难,其中两人客死狱底,三名官员罢官丢职,史称郢中激变,又称兴都冤案,这是神宗皇帝因贪财好货搞得天怒人怨的最好见证。
涉及金花滩的部分这样记载,万历二十八年五月十三日,矿税太监陈奉带着一帮打手,分乘四十艘大船泊于城北汉江东岸的金花滩,他们在此有两个任务,一是设立金厂,将拘拏富户敲诈搜刮的金床、金盆等什物,在此化为金锭,便于上解。二是私设刑所,敲诈本地富户。居民毛廷柏是当地首富,无赖们将他家十二人同时钞禁,污称毛家在宜城龙王洲开采过矿金,逼献家财四千两。在这个临时刑所里,他们一家受尽了折磨,毛廷柏遭铁尺打其一臂,长男毛镕挂上钓竿,下临汉江百尺,一坠即死,次男毛镔、毛三各夹打一套,次妇许氏遭轮奸几乎死掉。他们家族出面请人帮忙,用五百两银子贿赂在兴王府做事的沈事问,希望从中通融,结果只同意减免一千两,硬是让毛家为此案倾家荡产。
因为矿监陈奉驻扎在金花滩搜刮民财激起众怒,作为兴都激变的重要历史见证,金花滩比以往更加知名,清四库文献中就两次提到金花滩,一次在《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五;另一次在《湖广通志》卷八。在后来的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人们渐渐淡忘了金花小姐怒沉匪船及那段矿税激变的悲壮记忆。新中国建立后,又有人附会出一个新的神话故事,说一只蜘蛛用吐的丝拉着一条金划子沿江往上游艰难地爬行,一个在岸边干活的农夫热心上前帮忙拉纤,一用力将丝给拉断了,金划子因此沉入江中,故又讹变成今日的金划滩之名。(侯书云)
最近钟祥耄耋老人王益文先生出了一本《兴王诗话》,拜读之余颇有感慨:老先生老当益壮精神可嘉,儿子孝顺协助帮忙值得称赞。然而好心并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许多问题恰恰出在帮忙校对文稿的儿子身上。如郢城二十景中的“龙凤港”,明明在钟祥城南四十里今柴湖镇境内,旧传楚王尝乘彩舫载嫔御游此。而书中却认定在城北敖河与直河汇合处。如“曲水依云”即曲水池,明明在郢中青泥湾,梁太清年间,竟陵郡守邵陵王萧纶雅好宾客,乐于诗酒,慕王羲之兰亭流觞曲水之胜,仿效而凿。其细流出樠木山下达升仙桥,其沙皆黄金色,为宋人淘金处因称金港。而书中却认定是汉水蜿蜒曲折绕城而过。该诗中“流连都似王纶者”中的“纶”字,书中解释为青丝绶带,实际上“纶”是指邵陵王萧纶。又如“龙爬峭壁”本来是指龙爬山,在钟祥城北二十里,上有龙爬痕。而书中认定是城东聊崛山。还有写《谒献陵二首》的作者周克昌,书中认为是民国国会议员及教育家。实际上该诗出自乾隆六年《钟祥县志》。真正的作者周克昌,字二周,清安陆府荆门州廪生。学贯经史,每试必冠军,未能得到大用。父死哀毁尽礼,以孝友称,卒年五十八。雍正十年,旌表建坊,崇祀孝义祠。如果像王老标注其他诗作者一样,写个生平不详就ok了,偏偏王老的儿子会用电脑,所以网上搜索的结果就搞成上述的张冠李戴。不知道该书用了多少网上的资料,请大家阅读时小心甄别。


目录兴献王其人其事上编楚辞:谢恩赐宝石/古乐府:山人劝酒/千里思/君马黄/枯鱼过河泣/凤台曲/幽涧泉/阳春曲/前有尊酒行/长相思/秋思/秋夜思/荆州歌/高句骊/白鼻騧/沐浴子/长安陌/塞下曲/结袜子/渌水曲/游女曲/相逢行/古玉阶怨/鼓吹曲/胡无人/四言:丙辰重阳登从岵山/五言古:恩赐祭器/恩赐响器/恩赐帐房/恩赐辂车/恩赐彩轿/恩赐藏经/小孤山/送黄新等还京/七言古:恩赐铜鼓/恩赐犀角/恩赐珍珠/天津望海/临清止观水戏/望高邮湖/丙辰重阳登从岵山/五言律:犀渚/九日登阳春台北望/丙辰重阳登从岵山/祷雨有作/时雨/咏茶/五言排律:立春/七言律:恩赐铜人/上谒诸陵/上谒太祖高皇帝陵/黄州竹楼/黄鹤楼/云梦泽/郢城二十景/九日登阳春台北望/丙辰重阳登从岵山/景星/庆云/瑞雪/寒冰/祷雨有作/雨晴/七夕/秋日即事/七言律:太皇太后寿旦/皇贵妃睿母寿旦/宫殿/京城/天生斯民/释奠/六经/书传/诗传/春秋/礼记/五伦书/五常/道理/刑赏/宰相/使臣/春日集讲堂/焚香/诸香/文房四宝/辞赋/衣服/蜀锦/拄杖/灯火/更漏/铜钱/箫管/竹笛/十八学士画/画松/画山水/游山水/禾稼/农家忙/山家/渔家/道观/四不出/灵芝/槐树/杨柳/梧桐/梅花/杏花/桂花/芭蕉/荼縻/海棠/石菖蒲/百花/百草/枇杷/橄榄/橘子/梅子/龙眼/荔枝/枣子/栗子/樱桃/石榴/葡萄/杨梅/西瓜/茶/神龙/狮子/马/鹿/灵龟/鱼/喜鹊/黄雀/七言排律:圣节/五言绝句:九日登阳春台北望/丙辰重阳登从岵山/祷雨有作/霖雨初晴/四时/元日/焚香/七言绝句:恩封就国/恩赐训章/恩赐符验/恩赐宝剑/恩赐珠袍/恩赐弓矢/恩赐宝带/恩赐廄马/恩赐象牙/恩赐湖池/恩赐龙床/恩赐田土/恩赐龙画/恩赐五经/舟次河西务蒙遣内臣赐御书金宝系腰诸品甜食/河决张秋/望济水/沛县歌风台/吕梁洪/戏马台/泗滨磬/圯桥进履/黄河/韩信祠/漂母祠/扬州琼花/发扬子戒水夫不许剥克夫役衣粮/观战船/采石/赤壁/九日登阳春台北望/丙辰重阳登从岵山/天/太极/阴阳/五行/四时/日月/太阳/月/日影/露/云/雨/风/虹蜺/甘露/景星/三阳/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阴晴/春雪/春风/春日/春晴/春郊/春花/秋风/中秋有云/九日遇雨/游春/探春/春日即事/夏日即事/悲秋/与侍臣秋日登楼/对菊/松下吟/冬日即事/祷雨有作/久旱遇甘霖/祈雨有感/久雨/七言绝句:太平气象/大明一统/圣寿/朝庆/诏书/早朝/朝回/宫殿/彝伦/三教/体用大道/忠义/贤才/读书/写字/作字/字学/书简/劝学/勉学/诗/遗书/易传/洪范/孔门弟子/忠臣/大臣致仕/翰林院神童/闻谪言官/阁老/大臣/学士/廉使/参政/隐士/诗人/儒士/公子/樵夫/耕农蚕妇/酒家/城市/馆驿/江楼/水阁/台池/琴台/书堂怀古/闲中乐事/寄友/忆友人/偶成/理琴/鼓琴/伯牙遇子期/诸葛武侯/善恶/金丹/古神祠/鬼神/瑶琴/锦瑟/玉箫/笛/古剑/倭扇/扇/桧/柏/青松/翠竹/竹/桂/梅花/花/蔷薇/芝/河边花/莲花/葵花/桂花/茉莉花/山茶花/蜡梅/杜鹃花/玉簪花/牡丹/荷花/秋菊/芙蓉/蟠桃/桃子/柑子/西瓜/藕/荔枝/李子/麒麟/凤凰/鹦鹉/雁/翡翠/诗余:行香子•景星/庆云/龙/凤/鹤/龟/春/夏/秋/冬/增补:乐丰年/赐承奉正李静斋稷诗/赐致仕贤相李静斋写照诗/下编一、疏:陈五事辞谢敬皇帝疏/请迎养孝惠皇太后疏/问安太皇太后上敬皇帝疏/问安太皇太后疏/太皇太后崩奉慰敬皇帝疏/论备御北虏疏/进银助边疏/论抚驭御苗夷疏/再进银助边疏/议寘鐇罪疏/请征剿流贼疏/奉慰毅皇帝巡边疏/二、序:易经直讲序/书经讲章序/诗经疏略序/重刊少微通鉴节要序/纲目忠谏节要序/小学傍训序/养正录序/本草考异序/本草食品便览序/本草食品续编序/医方选要序/跋/外科集验方序/跋/恩纪诗集序/后序/含春堂稿序/后序/女训序/三、记:乐丰年记/四、铭:古端溪竹月砚铭/五、墓表:封中兵马指挥蒋斅墓表/封孺人吴氏墓表/六、赋:阳春台赋/汉江赋/附录:一、兴王妃蒋氏《女训》/ 二、嘉靖皇帝诗文选读/ 三、钟祥帝王文化关联诗词/ 四、显陵地理环境和建筑的风水意义/后记


钟祥宾馆旧址开挖在即,希望文化部门给予关注。据我所知,这里北面是通往府衙和兰台的道路,路旁可能有古井及排水系统,南面是豪门住宅,后改为公署,清为安陆营驻地,出土文物主要有两大看点: 一是工部尚书曾省吾私宅。曾氏家族是从曾省吾抚蜀以后开始显达的,一门四世皆获朝廷褒封,且荫及子孙。在郢中旧察院街,原有两座牌坊,一名“两朝纶命”,为炫耀其祖父曾辉、父亲曾璠荣膺两朝封典而立。一名“父子进士”,为标榜曾璠、曾省吾父子南宫联捷而立。曾省吾担任兵部侍郎后,又出资在郢中兰台山下,修建了一座“少司马”牌坊,少司马为兵部侍郎的别称,用于显示自己在平叛中的用兵成就。这些张扬的举动,为后来的政敌找到了打击他的借口,连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也说:“省吾,居正所取士也,人贪而巧媚,小有文,其抚四川而借军兴乾没万计。”路人皆知的故事,焉有不败之理?万历十年十二月四日,户科给事中王继光参工部尚书曾省吾十罪:一街道工程冒破钱粮。二嘱托吏部干预选法。三滥荐将材把持武选。四接受贿赂阻坏盐法。五躭嗜宴乐蔑弃礼法。六差派买办科害铺商。七荒淫偷暇旷废职业。八废格诏令苦累部商。九罔上行私市恩受谢。十会推吏兵尚书不得。甚至对于曾省吾大肆进行人生攻击,说什么“其貌类狐鼠,心似豺狼,倚势凌人,薰蒸之气可畏,招权纳贿,溪壑之欲难填,人心共愤,国法难容。”面对朝臣的讨伐,曾省吾有口难辩,当即被万历皇帝勒令致仕。曾省吾被抄家之后,其位于南门内的宅第充官“抵赃”,改作公廨衙门。不知道房屋下面是否有藏宝密室,值得关注。 二是阳春门城楼。这里靠近阳春门,阳春门即南门,其城楼改造工程从嘉靖十八年开工建设,到嘉靖二十年工程完结,历时两年时间。这是一座按照京城九门标准修建的带瓮城的双门双城楼建筑,二劵门相对冠以重楼,以石累基,墙体皆用砖砌,月城门额上仍然镶嵌着“阳春”二字,正楼之上悬挂“显亲达孝”四字出自嘉靖皇帝手笔,金碧辉煌格外耀眼,引得无数游人为之夸赞。嘉靖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原任翰林院侍讲学士闲住廖道南游览郢中后,情为景所动,挥洒一篇《显亲达孝颂》进献给嘉靖皇帝,表达了对这位孝子皇帝的无限赞美与敬爱。高大的城门遗址附近可能还留有“镇城之宝”等建筑物证。

http://bbs.zxwindow.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610/04/170751cgr5xf85jwrwf2rz.png


大明承天府
第一讲:水陆要冲设卫戍 郢王垦荒打基础1、明代藩封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2、郢中古城具备哪些封王的条件?3、郢王朱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4、郢王丧葬礼仪为何与众不同?5、明初郢中地区有哪些知名家族?第二讲:梁王礼佛建庙堂 兴王修文家国旺6、梁王朱瞻垍为什么胆小怕事?7、梁王为地方教化做出过哪些贡献?8、兴王受封郢中经历了哪些周折?9、兴王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0、兴王到底有多少个子女?第三讲:兄终弟及奉遗诏 王府摇身变皇朝11、为什么朱厚熜能成为皇位继承人?12、恭迎新皇登基的都是些什么人?13、少年天子在离开郢中时都做了哪些事情?14、新皇车驾因何受阻于北京城外?15、兴王府旧属哪些人得到升迁?第四讲:尊显所生议大礼 皇考终把兴王替16、嘉靖皇帝为什么要为父母议定尊号?17、大礼议中议礼各派经历了怎样的较量?18、显陵为什么没有搬迁到北京?19、兴王府和显陵在嘉靖时期由谁主持管理?20、郢中人朝武当为什么倍受尊重?第五讲:置府设县隆根本 龙潜汤邑地位升21、嘉靖皇帝为什么要提高郢中古城的地位?22、承天府名和钟祥县名是怎样得来的?23、兴都驻扎有哪些派出机构?24、承天府地区有哪些历史文化内涵?25、各州县有哪些独特的风土人情?第六讲:嘉靖南巡定规制 兴都百姓称孝子26、嘉靖皇帝为什么要南巡郢中?27、南巡路途中有哪些故事值得关注?28、回到家乡的嘉靖皇帝做了哪些事情?29、嘉靖皇帝父母是如何合葬于显陵的?30、显陵的地理环境和建筑有哪些风水意义?第七讲:承天大府选能官 古城旧貌新颜换31、首任知府是按照什么标准建造的承天府衙?32、为筹备南巡而累死的承天知府是谁?33、御笔“显亲达孝”匾额悬挂在郢中哪个城门?34、府城所在地主要有些什么名胜景观?35、有哪两部地方志受到嘉靖皇帝特别重视?第八讲:人才辈出竞名噪 文韬武略领风骚36、四朝元老孙交有哪些传奇经历?37、“石城五凤”刘洪父子有哪些与众不同?38、抗倭英雄钱錞的尸骨安葬在什么地方?39、救驾有功的陆炳为什么死后遭到非议?40、商大节和张汉为何同时被追赠为兵部尚书?41、少司马牌坊主人曾省吾有哪些功过是非?42、武状元张大德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第九讲:太监搜刮惹众怒 知府挺身活受苦43、皇庄的收入主要用在哪些方面?44、嘉靖皇帝及子孙给承天府带来哪些改变?45、在承天府横行霸道的是哪些太监?46、兴都激变究竟是怎么回事?47、显陵珍宝三次被盗的来龙去脉?第十讲:闯王克城玉石焚 百年繁华瓦砾横48、承天府经历了几次怎样的大灾害?49、过境流民为何不忍祸害地方?50、显陵攻防战经历了怎样的惨烈?51、闯王李自成是怎样攻克承天府城的?52、明末清初郢中地区如何由乱变治?

说不完的功名利禄,道不尽的恩怨情仇。这是一个即将用电影展现地方历史文化的鸿篇巨制,期待再次轰动世界。——在嘉靖皇帝初即位的时候,一天嘉靖皇帝在处理完手头的国政后,心血来潮地对身边的司礼监太监张佐说,走带我到内库去看一看。张佐知道嘉靖皇帝想看看累朝储积的宝物,于是赶紧跪奏道:“内库自有历年册籍可查,不必万岁亲阅。”嘉靖皇帝听他这么说,知道此去也是多此一举,于是打消了去内库的念头。待嘉靖皇帝独处的时候,其他诸内侍问张佐,刚才阻止皇上去内库此为何意也?张佐回答说:“这宝货易以炫人,不当与爷爷经目,恐启其聚敛之心也。”意思就是说嘉靖皇帝看到哪些稀世珍宝,容易启发聚敛之心,这样不利于治理国家。俗话说的“玩物丧志”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玩物丧志的魔咒,在他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那里得到了印证。——“兴都激变”就是矿税太监利用亡命之徒,在郢中地区访拿大户进行敲诈勒索,当地居民聚集万人上街控诉,事后承天守备太监调动数千军队进行武力干预,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民变加兵变的严重暴力事件。该事件历时一个多月,造成四十多名儒生被打受伤,十九名士民蒙冤受难,其中两人客死狱底,三名官员罢官丢职,史称郢中激变,又称兴都激变或兴都冤案。这也是神宗皇帝因贪财好货搞得天怒人怨的最好见证。(兴都激变的发生及处理过程大约3万字篇幅省略)——因为矿监陈奉在荆花滩搜刮民财,激起众怒,作为兴都激变的历史见证,时人便将荆花滩改名为金花滩。在后来的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人们渐渐淡忘了那段矿税激变的记忆。新中国建立后,又有人附会出一个新的神话故事,说一只蜘蛛用吐的丝拉着一条金划子沿江往上游艰难地爬行,一个在岸边干活的农夫热心上前帮忙拉纤,一用力将丝给拉断了,金划子因此沉入江中,故又有了今日的金划滩之名。


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仅是一位高高在上倍受人们敬仰的帝王,还是一位能书会诗儒雅闲情的文人。嘉靖皇帝的孙子神宗皇帝朱翊钧曾经这样评价他爷爷:“尝观前代人主训辞可传者无几,且往往出臣下拟撰,惟我皇祖淋漓洒翰顷刻千百言,累牍连篇,咸抒心所自得,无暇思构。其微词奥义有前圣未发,六籍未备者”。事实的确如此,我们可以从世宗宝训中看到他的学识真是“圣智超悟非一般人所及”。古代帝王除了宋高宗署其室为“损斋”,可能为其别号外,大多不闻别号。而朱厚熜却一人拥有三个别号即:“尧斋”、“雷轩”、“天池钓叟”,这些名号大多见于他的书法和诗赋的落款上。 嘉靖初政时,尽管日理万机,但朱厚熜的闲暇爱好还是以诗为伴,多与大学士费弘、杨一清等辅臣在一起交流切磋。有时朱厚熜写成一诗,或请辅臣帮忙更定,或令他们唱和以进,一时传为佳话,据说礼部尚书李春芳有“拱极众星为玉饵,悬空新月作银钩”的诗句颇得朱厚熜赏识。后来议礼大用者张璁等自愧不能写诗,就上章攻击费弘以小技希恩,朱厚熜虽然没有诘责张璁辈,但所写出来的诗作比以前少了,以至于今人仍为之惋惜。如果当时不是张璁的影响,朱厚熜写诗的兴趣也许不会转移到痴迷斋醮之务上,也就不会在“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造嘉靖皇帝,万寿无疆”这些青词颂扬声中走完他的一生。尽管如此,嘉靖皇帝一生还是作了不少诗词,著有《明世宗肃皇帝御制诗赋集》七卷,从我们选录的部分诗词中,相信大家可以看出他的与众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明人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七记载:“《交事纪闻》纪世宗御制送毛伯温南征诗: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金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莫能逃。太平颁诏回辕日,亲与将军脱战袍。《损斋备忘录》则太祖送总兵杨文征蛮诗也。雁翎刀曰吕虔刀,末云: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庆百劳。备忘录作于弘治中,交事纪闻之附会,不言可知。然太祖制集无之,又见宋时一小说云是哲宗送大将征夷,则其来久矣,然哲宗事亦不足信,盖野人之谈三变矣。”王世贞,字符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迁为青州兵备副使。其父王忬以滦河之战失利被严嵩构罪杀害,隆庆改元,为父讼冤得以平反。后任大名府兵备副使、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博学多才,诗、文、诗论、戏曲皆有造诣。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李死后独操文柄二十年。著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四部稿》等。尽管这首诗后来被改动编进了《千家诗》,列为朱厚熜名下,但根据王世贞的考证,我们认为该诗应属史书附会。

相关链接:1、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七http://wenxian.fanren8.com/06/14/10/28.htm2、朱棣吧_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37165925903、是“朕与将军解战袍”还是“朕与先生解战袍”?_明朝吧_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p/9387316284、惊:《千家诗》中竟然有嘉靖皇帝的诗(赏析) - 兰台文苑 钟祥论坛http://bbs.zxwindo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3987&extra=page%3D1


2015年,钟祥东方红广场正式启动建设,一副美好的蓝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欣喜之余,也让我对东方红广场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一番用心查找之后,竟然获得了惊人的发现,原来这里作为城市广场已经正常使用了800余年,不仅见证了古城的历史变迁,而且保留着许多重要的人文故事。下面就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广场情势做一些初步探讨,算是一个抛砖引玉吧。 郢中古城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700余年,春秋时名郊郢、郢中,又称楚别邑。秦时属南郡,汉称郢县或竟陵县地,三国时,吴在此设石城戍又称牙门戍。此后历代帝王都很重视这里的建置与控制,从西晋到清末的1600多年间,这里一直是竟陵郡、郢州、承天府、安陆府治所,也曾以长寿县和安陆州为县州名。明朝曾有郢靖王、梁庄王和兴献王受封在这里,特别是嘉靖皇帝出生龙飞于此,以“钟聚祥瑞”之意赐名钟祥,更为郢中古城发展带来空前繁荣。 东方红广场地处城南位置,作为古城出行的主要通道,是最能聚集人气的地方。所以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是一片开阔之地。宋政和五年(1115),乡人黎亨继考中进士,因为善于上疏陈述时务而受到徽宗皇帝表彰,赐同状元恩例,家乡人民在郢中南门大街修建了一座状元牌坊,成为当时人们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郢中最早的广场雏形。明万历年间《承天府志》卷十九,不仅记载了状元坊的来历,还称该牌坊“弘治时尚在安陆州城。”清代的《钟祥县志》及《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五都有状元坊的记载,比较历代旧志的图标位置,发现状元坊就建在今天的东方红广场处,成为古城重要的文化符号。 真正把状元坊附近建成大广场的是南宋时期。北宋末年,金兵入侵猖獗,宋徽宗、钦宗二帝贪生怕死,成为女真贵族的俘虏。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政权册封宋济南知府刘豫为“子皇帝”,史称伪齐帝,定都河北大名府,并把京东、京西划归伪齐管辖。绍兴三年(1133)十月,伪齐占据襄阳后,派部将李成攻陷郢州,知州李简弃城而去,伪齐以京超为郢州知州。绍兴四年岳飞上书朝廷,主张北伐收复郢州、襄阳等六郡,得到朝廷允准。同年五月初五日,岳飞率军来到郢州城下。时州城坚固,而据守的伪齐将京超又骁勇强悍,有“万人敌”的称号。岳飞骑马环城视察地形,同时派张宪去劝说京超归降,京超恃勇拒降,执意决战。次日拂晓,岳飞布阵停当,发动总攻。一时战鼓雷动,喊声震天,岳飞的军队奋勇争先,搭人梯攻破郢州城,其战斗场面异常惨烈。史书用“满城都是火,伪齐无处躲”来描述,守敌7000余人被歼,京超见大势已去,只得跳崖自尽。岳飞率军乘胜前进,仅两个月就收复六郡失地。 为巩固胜利成果,南宋朝廷在郢中建立后勤保障基地,郢州太守张松奉旨建仓宇二百余间,分东西二仓,储边用军粮,一时江淮湖湘粮饷押至,石城之下,舳舻相衔,好一幅热闹的支前场面。淳熙十年(1183),巡边大臣赵汝谊又来郢建大军仓三十间,储备军用物资。淳熙十三年,郢州太守张孝增建厢禁、守御各营房九百间。在征集新兵急需训练场地的情况下,状元牌坊以西的空地就被开辟为演兵习武的大军教场,简称大教场,又称演武场,并一直沿用到元朝末期。地方志关于宋元时期的地图上,都有大军教场的明确标示。 明朝钟祥城区建有承天卫,其前身是安陆卫,是明朝郢中地区最早建立的军事单位,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二月初一日。当时朱元璋为巩固攻克安陆府的成果,在郢中城内西北建立安陆卫机关,即今钟祥中医院附近,调飞熊卫亲军指挥王志为指挥使,后有吴复、蒋遇春等先后接任。安陆卫初建时,下设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各有千户、镇抚、百户等将官统领,属湖广都司,后划归郧阳行都司所辖,隶五军都督府之前军都督府。洪武中溪洞苗民叛,加上老马刘盘踞随州大洪山,所以就将安陆卫左所官军全部调往永定卫,前所百户张胜、朱真所领官军拨守随州。永乐间设立漕运,又从四所官军中抽调走1030名定拨驾船儧运京储。天顺元年(1457)五月,设襄阳护卫指挥使司,右所全伍隶属之。另外,还有轮戍靖州和补征广西等地造成的伤亡减员,所以到嘉靖初年安陆卫实际可用官军人数大约只有3000人左右。明初,这里的教场因为紧靠汉江,位置偏低,容易遭水淹,无法满足驻军人数增加后的操练需要,于是卫所教场改迁新址分设两处,一处设在东山济灵庵附近即现在的新报恩寺后面;一处设在朝宗桥附近,都称教军场,简称教场。清初又将朝宗桥附近的教场迁至护城河西,称为西教场。原来的大军教场空闲下来,除了保留牌坊附近的一部分仍然称为大操场用于民间习武和官方举办重大活动外,西南边的部分在万历十五年(1587)丁亥改建为白鹤道观。 修建道观是因为广场东北边缘原有的玄妙观,在嘉靖年间修建皇家道场元佑宫时,与长寿旧县衙一起被占用,所以郢中乡绅募捐在此修建了这处新道观。过去广场周边树木繁茂,常有白鹤群栖其上,新建道观因此取名为白鹤观,六十年后即清顺治四年(1647)丁亥,白鹤观又一次获得较大规模的重修。白鹤在历史上被公认为是一等的文禽,明清两朝给白鹤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文官的补服,一品文官绣丹顶鹤,把它列为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因而人们也称白鹤为“一品鸟”。同时,由于白鹤的寿命长,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道观取白鹤之名,跟黄老道学不谋而合。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这里还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道教著作中说张道陵可骑鹤往来,因此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经过修炼,灵魂和肉体可以升天长生不死,从而达到神仙的境界。这也是钟祥人追求人生长寿的精神寄托,与钟祥长寿之乡的美名相得益彰。 晚清至民国,白鹤观虽然在战乱中逐渐败毁,但大操场作为民间习武和官方举办重大活动的场所,一直发挥着聚集人气的作用。据健在的老人回顾,1945年抗战胜利后,钟祥人民在这里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跟当年嘉靖皇帝回乡时的迎送场面一样,将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永不消失。(侯书云)
战国后期,钟祥有两个文化名人,一个是宋玉,再一个就是莫愁女。钟祥莫愁女的史证非常丰富,最早记载莫愁女故事的人是南北朝时期的臧质,这位在钟祥石城担任竟陵郡守的地方官,闲暇之时喜欢写诗作曲,留下了一段浓墨重彩的音乐佳话。《石城乐》和《莫愁乐》就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一首诗中这样写道: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此后新旧唐书等数十种历史文献,都清清楚楚地记载了莫愁女是钟祥人的历史事实。 而南京莫愁女,在宋朝以前没有任何相关的文字记载。只是到北宋晚期,有一个叫周邦彦的词人闹了一个小小的乌龙,他在《西河·金陵怀古》中,将石城莫愁的典故错用到石头城南京身上,才第一次有了南京莫愁女的记录。这也难怪,从臧质咏石城莫愁到周邦彦用错典故,前后相距600余年。 钟祥石城最初是三国时期吴国在这里修建的一个军事堡垒,因有牙门将镇守,称为牙门戍。后来西晋都督羊祜占据以后,在这里因山增筑,垒石为城,改名为石城戍,从此石城之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南京有石头山,在旧府治西,依山为城,于是就有了石头城的称谓。石城和石头城,一字之差所以才造成了这个历史误会。
对于周邦彦的疏忽,宋朝和明朝多次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明朝有一部志书叫《金陵志》,这是南京的地方志,上面明确记载:莫愁湖是引用古乐府“莫愁石城西”而得名的,后面又进一步说明:其实莫愁楚产,石城楚地也。由此可见,南京的莫愁湖,也是纪念的钟祥莫愁女。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