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请使用手机APP发布,去快速安装

文凭贬值之后:普通家庭子女的大学抉择之困

前天 18:54   发表于 情系钟祥   阅读 9395   回复 31
        又是一年高考录取季,千家万户的灯火下,普通百姓家庭正面临着一个带着焦灼的抉择:倾注全家多年积蓄,供孩子踏入大学之门,究竟是否值得?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另一句古训同样掷地有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这两句箴言在时代巨浪中激烈碰撞,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大学文凭的光环正在急速褪色,那曾经“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通道,如今竟成了一条布满荆棘、代价高昂的险途。
        曾几何时,大学确是一道坚实桥梁,承载着农家子弟跨越城乡鸿沟的希望。彼时国家不仅免学费,更包揽分配,寒门学子以“苦读书”叩开命运之门,知识转化的力量清晰可见。如今环境变迁,政策转向,大学不仅不再免费,更需家庭付出几十万巨资。这笔投入不再是通往确定未来的门票,而更像一场押上全家积蓄的豪赌。
        赌局结果如何?冰冷的现实令人心颤。某外卖平台数百万骑手中,高学历者与初高中毕业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争抢同样的订单。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一对父子:父亲含辛茹苦跑外卖八年供养儿子完成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学业,最终儿子却同样踏上送餐之路,与父亲并肩骑行在风雨街头。这绝非个例,而是时代困境的缩影:那张耗费巨资换来的文凭,在市场价值的天平上正急剧失重。
        究其根源,结构性的壁垒与教育本身的问题共同编织了这张困网。大学扩招如潮水般涌入,泥沙俱下,部分毕业生素质与市场所需脱节,部分学生亦在宽松环境中蹉跎了光阴。更令人忧心的是,某些优质岗位资源如工商、税务、烟草、石油等,无形中筑起高墙,普通家庭子女若无背景支撑,常被挡在门外,空余望尘莫及之叹。当教育投入与就业回报之间难以平衡,大学便仿佛退化为庞大的消费引擎——家长倾其所有供养教职员工,间接带动校园周边经济,却唯独难以保障学子未来的饭碗。
        在此困境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那条被过度神化的独木桥。笔者在沿海城市打工二十余年,先后从事教育、环卫,编辑、制造业等工作,见证了大量大学生就业现状。事实证明:普通家庭的孩子若无特殊禀赋,不如及早习得一技之长。传统制造业中那些人工智能难以完全替代的精湛手艺,如精密加工、特殊焊接、传统工艺修复等,反而提供了一条更稳妥的生存之道。当政府部门开始倡导大学生进入家政、环卫等传统上被视为“低门槛”的领域,这并非简单的“降格”,而是社会对多元价值与务实路径的重新评估。
       当然,大学之门并非应当全然关闭。尖端科技的前沿探索、复杂理论体系的构建,仍需精英人才的智慧火花。我们不得不承认天才的存在,一些人生而即为某个领域的天才,高等教育正是他们施展天赋的殿堂。然而,对于普通家庭的大多数孩子,衡量大学价值的标尺必须回归现实:投入巨额资金与数年青春,换来的知识技能能否在就业市场上真正“变现”?当才华无法转化为安身立命的资本,空守一张难以兑现的文凭,远不如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及早锤炼生存与发展的真本领。
        时代洪流浩浩荡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单一价值评判已然松动。当文凭的货币价值不断缩水,普通家庭更需以清醒目光重新丈量那条通往大学的道路。现在的大学它不应是家长们盲目的信仰,而应是基于孩子们的特质、家庭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理性权衡。
       与其将有限的血汗钱孤注一掷于可能贬值的学历符号,不如支持孩子寻找能真正安身立命的“硬功夫”——无论是机床上锻造出的精湛技艺,还是市场中锤炼出的务实本领。在人工智能步步紧逼的今日,唯有那些机器无法复制的匠心、温度与创造力,才能成为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基石。
        大学之路,可以是选择之一,但绝非唯一通途。当千军万马挤向的独木桥开始摇晃,是时候抬头望向更广阔的天地——那里并非荒原,而是无数条通向尊严与价值的不同路径。
  • 回复3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真情永存 最后回复于 10小时前

粉丝 25

前天 19:22

粉丝 22

前天 19:29

粉丝 76

前天 20:48

粉丝 39

前天 21:14
:这个才是理性思维的了。
昨天 22:20

粉丝 0

昨天 04:28

粉丝 24

昨天 07:58
:那个行业都要交学费的
昨天 08:11
:真正能考上好的大学,根本不需要家长多少钱,反而很多能赚钱的!家庭条件、子条件不够优秀非要挤进去,不要怪别人收割了!
昨天 09:15
 你见过交完学费啥都学不到的行业吗?
昨天 11:40

粉丝 37

昨天 08:07

粉丝 28

昨天 08:21

粉丝 33

昨天 08:31

粉丝 61

昨天 09:06
:民国时期,上大学需要填报家庭收入的,只有家境富裕、学习优异的学生才有可能读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进而出国留洋。比如,钱学森、杨振宁、许渊冲、熊向晖等等。
昨天 10:50

粉丝 72

昨天 09:32

粉丝 61

昨天 09:34

粉丝 14

昨天 10:16

粉丝 40

昨天 10:21

粉丝 3

昨天 10:25
:说的好。同意。
昨天 10:35

粉丝 12

昨天 12:48

粉丝 278

昨天 12:56

粉丝 65

昨天 13:17

粉丝 1

昨天 14:02

粉丝 40

昨天 15:08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