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菱角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2022-07-23 20:51:0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县城人才引进”相关的话题这两年逐渐升温。“人才引进进入事业单位的人才们,有多少人后悔了”这一提问,在知乎上有669万浏览量,前几条高赞留言下差不多都有一千多条回复;另一条“县城人才引进发现是坑,要不要走”的提问,也有近90万的浏览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名校硕博生挤进县城,在名校毕业生的光环下,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否人尽其才、给基层带来变化?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选择到县城工作的博士和硕士,聊聊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多位采访对象告诉南都,到县城后,他们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如何落地。有人原本以为回到县城,就能摆脱“996”的命运,没想到进来后也自行“卷”入其中;有人发现,要融入县城,“首先你要忘记你是一个博士”,而在基层真正推动一件事,关键时刻还需要捡起来博士这个身份;有人遭遇不顺心,县城晋升之路困难重重,想拿到最初承诺的待遇也并不那么容易。还有的人最终还离开了县城。从大城市回到县城的一位名校生发现,在县城里,没有人跟他讨论罗永浩以及互联网上的新词;他参加了多次相亲,相亲对象来来回回也是县城体制内的那些人。最终,他决定向一个南方的城市出发,重新开拓自己的人生。和父母隔着一碗汤的距离 如果不是穿梭在县城的政府大楼,张卉宇和你在任何一线城市看到的都市丽人并无两样,穿着精致,行色匆匆。在海外读完国际传播硕士后,她曾一心想留在英国,并且已在伦敦获得了一家传媒公司的offer。“回到老家宁乡是我最没有想到过的选择,我也从没想过进入体制内。”她告诉南都记者,她的闺蜜们有的在奔驰公司工作,还有人已经定居巴黎,和身边人相比,自己选择回到中部县城工作生活实在是“非主流”。同样做出非主流选择的,还有北大光华学院管理学博士姜海纳。他从一开始就选择去基层。他告诉南都记者,和自己同批毕业的博士近七成去了高校,剩下的去了中央部委、国企等大平台。更多引领姜海纳来到乡镇工作的动因,是名校生下沉到基层的公共服务理想。他主动向南都记者提起,在北大念书时,一位老师对他影响很深,那是位在体制内工作了多年的退休领导,来到北大当兼职教授。“他说为什么选择来北大上课,其中一点是看到这么多人才都选择出国,或都选择去金融机构。而他很清楚我们的国家在做什么事,基层需要什么样的人,他希望在课堂上影响一批哪怕一两个人,愿意去基层服务社会。”姜海纳回忆说。在不少采访对象看来,县城启动人才引进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吸引本地高学历人才回流,家乡、家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看到湖南省长沙县人才引进招聘公告的时候,在深圳工作的肖鹏立刻意识到,这是自己回到家乡的一个机会。他经过了一番理性分析: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又在一线城市企业工作多年,定向选调的渠道接触不到,如果考公进入体制,从普通科员一步步做起,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接触到的信息面和晋升空间都很有限,这样意义不是很大,而人才引进能让他一进来就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今年3月,肖鹏如愿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成为县城体制内的一员。张卉宇也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动心了,老家宁乡县城人才引进口碑历来不错,“民间的说法就是你会很受重视,会有一个好的平台和发展。”未来到底去哪儿发展,越来越多人在大城市和小县城之间纠结。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汤森告诉南都记者,和他同一批参加县城人才引进的硕博生中,有人已经拿到了腾讯、华为等offer。对方告诉他,大厂虽然挣得多,但同时也要面临残酷的“中年职场危机”。汤森称,相比本科和硕士生,博士们看待第一份工作往往更加慎重。“我们大部分博士毕业都快30了,没有那么多冲动跳来跳去,还是想找个有前景的地方长期发展。”而回到县城,还意味着拥抱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多位采访对象向记者展示了周围人普遍的生活状态:能在同龄人在和别人在一线城市合租的时候,自己很快住上县城的大房子。和父母虽然在一个小区,但又不住在一起,最好只隔一条街,忙的时候可以不开伙,直接去父母家吃,忙的时候孩子有父母带。“等你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就知道和父母隔着一碗汤的距离,彼此能够相互照顾这件事有多么重要了。”张卉宇说。在县城的“第一课” 硕博生来到县城,“如何落地”是很大的考验。扑面而来的县城生活,把很多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有人原本以为回到县城,就能摆脱“996”的命运。但真正来到体制内后,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基层干部总被问同一个问题,“每天这么忙,到底在忙些什么?”“其实没想到政府机关也可以这么累。”初到县城几个月,肖鹏正处于和体制内的磨合期。在此之前,他在大城市过着一种高效且自律的生活。因为一进来就被单位委以重任,他这些天几乎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11点,过去雷打不动的健身习惯只能暂时放在一边。对内蒙古人张凤超来说,方言是他来到县城工作的一道坎。宁乡话被网友誉为“湖南最搞笑的方言”,听懂需要颇费一番功夫。2008年人才引进到这里后,这位中南大学高材生被派到街道和乡镇,先后负责过政法、征地拆迁、城建城管多项工作,“跟老百姓交流,他讲一句宁乡话你讲一句普通话,你自己就会觉得别扭。”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通过人才引进到县城之前,冯杰曾在北京金融机构工作过三年。第一站来到乡镇党政办后,他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很多村民直接冲到办公室,来了以后就一句话,“我要找你们书记和镇长!”哪怕仅仅是两口子吵架这种小事。他告诉南都记者,村民有个朴素的理念,反正有事就找政府,不会考虑职能分工。他清楚地记得,有位老人家来到办公室找到他,说郎崽子(湖南方言中的女婿)对自己不好,一定要郎崽子给他写一封道歉信。冯杰一边安抚,一边联系村干部一起上门协调。事情解决了,眼看着老人把身上皮带取下来,里面有个拉链。“他居然把折在皮带缝里的钱要拿出来给我,我当然没有要,但我觉得他们很朴实。”顶着名校光环,姜海纳融入县城的速度很快。来到县城后,几乎所有人介绍他的时候都会加上一个前缀“北大博士”,如果不够,那就再加上几个字“光华学院的。”姜海纳笑称,融入环境的秘诀就是“首先你要忘记自己北大博士的这个身份。老想着这个事儿,你很难跟别人融合到一起去。所以别人说你是博士怎样怎样的时候,我都会开玩笑含糊过去。”就像他在社交媒体上给自己取的网名——“姜还是老的纳”,一下子把“海纳百川”的意境瞬间拉到地面。感觉落差挺大的,有想逃离的冲动 这两年,“县城人才引进”相关的话题逐渐变得火爆。在知乎上,“人才引进进入事业单位的人才们,有多少人后悔了”提问下面,有669万浏览量,前面几条高赞留言下,平均有一千多条回复;另一条“县城人才引进发现是坑,要不要走”的提问,也有近90万的浏览量。在北方某县城工作的周伟注意到,这几年,来到家乡工作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不乏人大、厦大等名校硕士。和很多北方小城市一样,他的家乡也正处在转型的迷茫期,面对新来到县城高学历人才的踌躇满志,周伟则给出善意的忠告,“小心被‘画饼’。”“刚上班,很多人通过人才引进到单位,感觉特别受重视,什么活都给你干。但是你干两三年,尤其是等提过一波干部之后,你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体制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事业编就决定了他们的晋升之路困难重重。不少县城都会在招聘公告中称“表现优秀者有机会调任公务员”。但实际上,从事业编制转到公务员条件很复杂,在县城很多人在排队还排不上,对于外地人来说更加困难。“地方小,资源少,择偶很受限制。”不止一位采访对象告诉南都记者,不少硕士博士因此有想逃离县城的冲动。“感觉落差挺大的,”陈明(化名)告诉南都记者,现在想来,她曾经一度陷入过对体制的“盲目迷恋”。她说,周围人都在考编制,研究生毕业后自己感觉没有着落,很焦虑,于是“天南海北地去考试”,最后选择了离家车程一个半小时的县城,“当时想的就是先随便选个单位先进去,‘曲线救国’,没想到一进去就很难出来。”她所在的县城曾是国家贫困县,才摘帽没多久。“我感觉这里还停留在我小学时候,一直没怎么变,大家的思想观念不很开放,身边同事也比较老派。”陈明感觉,自毕业后到了县城,自己似乎在无形中被束缚。一方面,观念慢慢被同化,自己的世界似乎越来越狭隘;另一方面,工资到手4000块,“钱又限制了你的活动半径”,导致整个人越来越封闭。当然,还有县域体制内大龄未婚青年最苦恼的,婚恋问题。“找对象很难,相亲了很多次,没有合适的,身边不少女孩顶不住催婚压力就嫁了。”她说。县城的生活同样让周伟感到苦闷。比如,他发现,当时自己班里学习比较差的几位同学回县里当老师了,一想到未来自己的孩子可能交给他们教育,这让他难以忍受。让他不能忍受的还有县城文化生活的匮乏。小县城没有图书馆,没有展览,没有夜生活。小县城老龄化严重,“你走在路上,碰到的年轻人很少,还基本都是在体制内工作。”有段时间,周伟下班后没别的事,就和同事们吃饭喝酒聊天打发时间。他发现,身边的人不关心国家大事,甚至不关心省内的事,“聊的话题出不了这个县城。”周伟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沉默。有一天在办公室,不知道谁突然提起来罗永浩,办公室一个80后同事说,“我知道,说法律的那个。”周伟认真解释,罗永浩是做锤子手机的,有同事接着问“锤子手机是什么?”还在单位同事的热情推荐下,周伟也参加了多次相亲,发现未婚男女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人。遇到心动女嘉宾,一想到这意味着可能要彻底留下来,他退却了。当初回到县城,周伟本来是为了和家人更近,但他发现,“我的爸妈、姐姐,几乎所有人都想在我的婚姻上做一下主,我感觉我的人生被控制住了。”周伟说。追寻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无论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县城,多名硕博生都对南都记者表达了同一个想法:追寻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来到县城短短几个月时间,肖鹏每天会思考很多。“我的家乡产业结构还是以重工业为主,高端的服务业还很缺少,大家很辛苦赚不到可观的收入。”肖鹏对市场的变化敏感,此前及早从房地产撤身离开,也是因为提前看到行业风向的变化。在他看来,政府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解决很多企业的融资问题,企业就代表着就业;比如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无论是当地倚重的工程机械还是汽车零部件,周期性都太强,需要提早想好下一步依靠什么发展,怎样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告诉南都记者。回到县城之前,肖鹏已经是企业高管,曾有人羡慕他在大城市从事金融工作,但他并不留恋这些。“那些高高在上的甲级写字楼,后面是很好的海景,这些就是你想要的全部东西吗?实际上你在里面就知道上楼要挤很久的电梯,也不透气,这些都是给外面的人看的。人要追寻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在很光鲜的地方。”肖鹏说。姜海纳告诉南都,他很清楚,对于博士来到基层这件事,太多人会对他说:“小伙子不错,有胆量有魄力!”但这是否真的是对自己的认可?不一定。但对此姜海纳觉得无所谓,“我从来不避讳在任何情况提及自己是一名乡镇干部。”他称。谈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名校生来到基层,姜海纳觉得,“高学历劳动力大量增加,从人才供给角度,我觉得不是内卷,而是外溢,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也符合发展的整体需要。”姜海纳参加工作后发现,这些年来,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都和过去的脏乱差的形象有了很大不同,这一批回到基层的人已经站在了前面发展的基础上。过去农村地区支撑了城市的发展,接下来乡村振兴或者城乡不平衡的矛盾要解决,县城、农村地区需要一波变化,也需要一批人才涌入。眼看着越来越多年轻高学历人才下沉到县城,周伟也觉得,回县城不一定是件坏事,到县城体制内工作,心理上没有什么压力。不过他还是建议想要回到县城的年轻人,认真审视自己的决定,对即将面临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有所准备和规划。陈明告诉南都记者,工作几年后,身边已经有不少人准备或已经“跑路”。而她自己也准备遴选考试,如果遴选不成功,她想辞职离开体制内。周伟开始了一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抗争”:他决定卖掉在县城的房子,每天逼着自己下班看书,憧憬向南方的一个二线城市出发。“这样我才有种接下来人生能由自己来掌控的感觉。”他说。(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汤森、肖鹏、陈明、周伟为化名)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王森 发自北京
2022-07-11 20:17:07 来源: 澎湃新闻  余秀华被家暴后分手 男方赔礼道歉近日,余秀华被男友杨槠策家暴一事引发关注,事发后当地警方、妇联以及残联介入。7月6日,余秀华在其微博中提到,杨槠策对她很好,但就是脾气暴躁,曾掐她脖子、扇耳光。此后,杨槠策回应媒体称,他确实打了余秀华。因为余秀华酒后失态,辱骂他的家人,他才没忍住。7月11日,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双方在湖北当地警方调解下达成协议:杨槠策向余秀华赔礼道歉;余秀华不再追究此事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及经济赔偿等。“目前双方已分手,双方一直未领证,也没有共同财产。”该知情人士表示,余秀华不想影响男方未来的人生,给他留案底,也是为了男方女儿考虑,所以放弃了法律诉求和经济赔偿。杨槠策在给余秀华的三页道歉信中写道:他审视了自己的过激行为,对余秀华说一声“对不起”,他对自己的家暴行为感到恶心;对余秀华的父亲也说一声“对不起”,没能活成他女儿的拐杖,还变成了(让)他更加牵挂、痛心的心口之石。在道歉信的最后,杨槠策表示,“我俩痛定思痛,都要静下反思,要收口、收心、收性。”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得的《钟祥市公安局石牌派出所治安调解协议书》显示,2022年7月5日晚,余秀华酒后与其男友杨槠策发生争吵,杨槠策在二人争吵时开视频直播,7月6日余秀华看到该视频后便与杨槠策进行理论,后二人发生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杨槠策多次打余秀华耳光。另:2022年6月上旬,在神农架时,余秀华因杨槠策收他人所发的520元及1314元红包,双方发生争吵,杨槠策用手掐余秀华脖子。 该协议书显示,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杨槠策向余秀华赔礼道歉;余秀华不再追究杨槠策因此事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以及经济赔偿;此协议为一次性调解,无任何遗留问题。该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时生效,对已履行协议的,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再处罚。不履行协议的,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予以处罚;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该协议盖有石牌派出所公章,并有当事双方签字,落款日期为2022年7月8日。杨槠测致歉:对不起余秀华及其父亲 事发后,杨槠策在短视频平台上陆续发布了多条道歉短视频以及此前和余秀华在一起生活的视频。有网友猜测,他们或许已经复合。7月11日,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双方已经分手,并未复合。据该人士提供的《道歉信》显示,杨槠策在信中表达了对余秀华及其父亲的歉意。杨槠策在给余秀华的三页道歉信中写道:审视了自己的过激行为,对余秀华说一声“对不起”,对自己的家暴行为感到恶心;对余秀华的父亲也说一声“对不起”,没能活成他女儿的拐杖,还变成了(让)他更加牵挂、痛心的心口之石。道歉信中,杨称,他们曾经彼此深深地相爱,也同时深深地彼此伤害。他觉得三生有幸遇到余秀华,和她在一起的日子喜怒哀乐都有,但静静回味一下,还是高兴大于悲伤,尽管还是用这样一种大家讨厌的方式离开。“我向你致歉,向那些牵连进来的(人)致歉。”杨槠策在信的最后又写道:“说过多次的话,还要说一遍,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带情绪,用夹杂粗话的方式沟通。一生很苦短,不能伤害自己又不能伤害别人,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为什么我们不能说让别人高兴的话呢……我俩痛定思痛,都要静下反思,要收口、收心、收性……说是致歉信,但还是说了很多废话,希望你看了之后不要和文字生气,你真的很棒……”该致歉信上有杨槠策的签名和手印。落款时间为2022年7月8日。澎湃新闻多次致电杨槠策,对方已关机。7月10日,余秀华发微博称,目前正陪父亲在医院(治疗)。11日,她再次发文说,最让人绝望的不是任何事情,而是失眠。“从那一天到此刻,没有合眼,我感觉眼睛里就要渗出血,我不会死在酒上,而是没有办法睡眠上。” 余秀华2014年因“一位脑瘫患者的诗”成名后,其个人生活也一直备受关注。19岁那年,余秀华辍学回家,在父母的安排下,她早早嫁给了上门女婿——大她十几岁地四川人尹世平。2015年12月14日,余秀华与尹世平离婚,结束了长达20年的婚姻。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讲朝鲜韩国人的起源跟湖北有关,后来查了下资料,居然还提到了咱钟祥,称韩语的调调跟钟祥地区的方言很像。哈哈,钟祥人有学过韩语的说说吧。以下为节选:朝鲜韩国人,有非常多的证据能够证明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包括一些权威的学者也持这种观点。比如韩国研究朝鲜半岛历史特别出名的朴时亨,在他的著作《历史科学》就讲到过,他认为韩国人的祖先来自中国湖北,也就是先秦时代的楚国为什么他会如此认为呢?打开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图,我们可以发现,韩国的很多地名与现在湖北的一些地名是一样的。韩国的都城汉城,以前的名字是汉阳,叫了上千年,之后改成汉城,现在改成了首尔,湖北省会武汉最开始也叫作汉阳。此外,韩国最大的江叫做汉江,汉江的源头在太白山。而在中国湖北也有条汉江,汉江的源头也叫作太白山。 更甚的是,韩国很多的地名,如襄阳、丹阳、江陵、黄州等等,与现在湖北的地名基本上一样。曾经东晋灭亡以后,衣冠南渡,到了长江以南,很多人依然用以前的地名来命名新地方的城市,就是寄托对故地的思念。所以韩国人是不是也是以前的湖北人,迁徙过去之后,用故地的名字呢?这种推测是很符合情况的。我们中国研究朝鲜半岛历史很有见地的学者曹中屏在论文《朝鲜半岛的史前陶器文化》中也表达过异曲同工的看法。结合《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在秦灭六国的时候,楚国原先征服的辰国、卢国等部落不愿意被秦朝统治。于是举族迁移,迁移到了当时朝鲜半岛的南方当时朝鲜半岛荒芜一片,这些移民建立了72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最后逐步被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控制。而三韩逐步兼并成为辰国,连名字也是先秦时期的叫法,当时的朝鲜半岛格局就是北方是箕子朝鲜,南方是辰国。这些来自楚国尤其是江汉地区的移民,在选择地名的时候,几乎是将家乡的地名全部照搬,才有了现在的韩国地名。因此,从这一点来说,韩国祖先来自湖北也就是先秦时期的楚国是有很大可信度的到了现代,韩国的国旗是武当太极八卦,而韩语的调调也跟钟祥地区的方言很像,都不得不让人相信这种推测啊!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