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与土鸡蛋

前天 23:19   发表于 流金   阅读 2901   回复 4
     那天晚上和老婆去走路,在路边看到一个卖土鸡蛋的 ,看她生意还不错,老婆便也买了一版,也许是因为我对鸡蛋兴趣不大的原因,吃起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是价格不算太贵,吃个心安也不错
     记得在一零年之前,我们每次回老家都会带十斤土鸡蛋回来。只是后来一个收土鸡蛋的朋友告诉我们,真正农户所散养纯吃粮食的土鸡蛋已经几乎没有了,所谓的土鸡蛋也都是半土半饲料的土鸡蛋,我们就再没有在老家买过土鸡蛋了。其实从每次回老家的情形也能感觉得到,鸡犬之声相闻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了,已经很难得看到在地里刨食的鸡的身影了。没了鸡,自然就没有蛋了。
      说起来,我们可是吃过真正的土鸡和土鸡蛋的。小时候,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养有一大群鸡,差不多都有二十只左右。虽然年年都有淘汰,且也年年有更新。即使上世纪七十年代割尾巴也没能割掉。
      那时候,鸡都是放养的。每户家里靠院墙边都有个鸡屋,下面是鸡笼,每天晚上鸡们都会按时上笼,等鸡都上了笼后就得把鸡笼们关好,若不关好就会有黄鼠狼等觊觎鸡的动物来光顾。若它们一来,就会有流血事件发生。而一旦发生了流血事件,所损失的就不是一两只鸡了。那可是是个令人心也疼肝也疼的事了。
     鸡屋的上面是鸡窝,是鸡生蛋的地方。鸡窝也很简单, 即用烂筲箕或砖头堆个圆圈,铺上些稻草就成了。莫看它简陋,它可是农家烟酒及盐和酱醋所在。尤其是产蛋旺季之时,更是‘’个个大‘’声不断,非常热闹。
     为了保证鸡群的产蛋量,每年都得更新鸡群。那些已经不能生蛋或产蛋已经很少的老鸡,一般都会在过年或平时来了很亲的客人或家里有要事时被杀掉。而为了补充种群数量,每年从初夏开始,就得繁育新的鸡苗。
     繁育鸡苗有两个途径,即自然繁育和到合作社买鸡苗。自然繁育的鸡苗其成活率一般都很高,因为有鸡妈妈带,其鸡苗基本都能长大,而买的鸡苗,尤其是初夏气温还不太高时买的鸡苗却很难成活。虽然如此,大家还是都喜欢去买,因为只要十能成一二就赚了,且春末和夏初所买的鸡苗,当年就能产蛋,且产蛋率还很高,几乎一天一个。
     自然繁育的鸡苗虽然成活率高,却有些麻烦。当鸡有了抱窝的意念后,它们就会整天趴在鸡窝里做抱窝状,嘴里还会发出“呵呵呵”的叫声。即使这样还不能让它们抱窝,还得观察几天。因为有些鸡意志不坚定,抱到中途后会跳窝,这一来一窝鸡蛋就废了。
     当估摸着鸡不会跳窝后,就会拿一只箩筐来放上稻草扒成窝后再放上十几个鸡蛋,然后将抱鸡母放在上面就行了。这时的鸡妈妈是很温顺的,它会老老实实的趴在窝里,还不时将肚子下的鸡蛋翻一翻,使其能均匀受热,以便其顺利出壳。为了防止老鼠和黄鼠狼的骚扰和侵害,平时得用东西将鸡窝罩起来,但每天要按时将它们放出来吃食喝水和拉屎。就这样二十多天后小鸡们就会出壳了。我们有时候也会出于好奇去打开鸡窝去看小鸡出壳的情况,看到有出壳困难的小鸡也会忍不住去帮忙。这时候的鸡妈妈似乎知道我们是来帮忙的,非常温顺,你若实在太过分了,它也只是用急促的呵声来表示抗议,但一旦小鸡出齐后下了地,你若再想玩它的孩子,那它就真会叨你,有时候还会撵着叨。
     那时候的土鸡蛋都是很标准的,除了很少的畸形蛋,一般的鸡蛋都是十二个一斤。要问我为啥那么清楚?因为我经常卖鸡蛋。当年若想买文具和书本啥的,就会在回家吃完中午饭后带六个鸡蛋到集北头的食品门市部,往秤盘上一放,三毛六就到了手。
     那时候的鸡蛋也很紧俏。记得八一年时,我们的单位和省客运公司的汽车售票点搬到了一起。常常看到武汉到我们公社的汽车一到,司机们匆忙的将车检查打扫后,顾不得到招待所休息就会到附近的农家去买鸡蛋。
     那时候的鸡,是货真价实的土鸡,蛋也是妥妥的土鸡蛋。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洋鸡。
  • 回复4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5

昨天 06:56

粉丝 94

昨天 10:26

粉丝 18

昨天 18:56

粉丝 4294

1分钟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