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巡礼

11-07 14:13   发表于 文学   阅读 1250   回复 1
大洪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巡礼
黄叶斌

乙巳年重阳节前夕,教育局机关老干部党支部组织退休干部,前往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拜谒“大洪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在这里,我发现了三个意想不到的惊奇。

这是一幢坐南朝北的四合院形制的经过翻修的砖木建筑。在四面环山林木葱茏的环境中,它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百余年的历史烽烟与惊心动魄的峥嵘岁月。在一块红色行书纪念馆的横幅匾额下面,赫然悬挂着十几幅隶书体的木质匾牌,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中共鄂中区党委、中共江汉区党委、红三军襄北独立团、红九军第二十六师、中共鄂中区党委、中原解放区江汉军区司令部、新四军第五师三十七团、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野战医院;还有被荆门市和钟祥市分别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校现场教学基地”、“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等匾牌。这些匾牌,将历史凝缩成为一篇可见可触可感可思的精彩华章。这么多的机关曾经驻地于此,是我的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奇。

推门而入,来到一块方圆约二十平米的空地,只见在透明的有机玻璃下面,绘制着一幅大洪山革命历史旧址地图——好像地方革命斗争星火燎原、队伍由弱到强所经历的屈辱、抗争、坚韧、困苦与胜利的密码,就贮存于此,等待后人去探寻与挖掘、继承与弘扬。在家乡的红色土地上,竟然有这么多的革命据点和遗址,是我的第二个意想不到的惊奇。

依次从东西两厢进入纪念馆内,一件件历史文物、珍贵照片、文字解说、书信资料、回忆录影印件和图片示意,将我们的思绪带入到烽火连天的革命斗争场景之中。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李先念、贺龙和陶铸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在此地战斗过,有108位开国将军和近150名省军级领导在此地浴血奋战过。还有近万名钟祥籍的党员和群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吧,钟祥参加北伐战争的第一个中共党员是张华,钟祥县(部)委第一任书记和农民协会委员长是费必生,湖北省第一个建立县(部)委的中共县级党组织是钟祥。1927年的“五·二八”惨案,钟祥二百多名党员被敌人杀害;由谢威组织领导的荆钟京游击纵队不断发展壮大,并被编入红六军第二十四团;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与红三军在此地会师,并留存于一张旧照片;贺炳炎任团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襄北独立团,曾经在此地的群众家中为伤病员养伤;江汉军区独立旅第二团,曾经在此地粉碎国民党军大规模“扫荡”,歼敌200余人;还有那粗糙简陋的红军斗笠和蓑衣、兵工厂的制炮模具、锈迹斑斑的马灯、笨重的发报机……这些物证揭示着革命岁月的艰辛与荣耀。陶铸曾经于1939年赋诗一首《大洪山打游击》:“寇深日亟已无家,策马洪山踏日斜。风自寒人人自瘦,拼将赤血灌春花。”可见,坚定的信仰与信念,是大洪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前赴后继的制胜法宝之一。在家乡的红色版图上,这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再现,是我的第三个意想不到的惊奇。

面对那些浸润着血雨腥风的历史文物和斑驳模糊的旧照片,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是欣慰的。驻足凝神的瞬间,我们仿佛听见了先辈英烈的呼唤声与深情的告白。事实证明,经常回望历史,缅怀先烈,对于营养我们的大脑,强壮我们的肌体,丰富我们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的心灵对话与告慰英魂的新时代风貌,是我们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必然选择。如今,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大洪山革命斗争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一定会实现!
(写于2025.10.31 约1400字)
  • 回复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26

11-08 11:3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